第88章 八十八章:弓
- 魂穿趙桓——睜眼汴梁被圍
- 老墨成仙
- 2197字
- 2024-07-30 06:35:00
為了達到“軟”的目的,軟弓一般弓臂較長,弓稍比較大。
這又導致了另外一個問題。
弓箭在彈射過程中,彈性勢能會被箭矢和弓稍共同吸收,箭矢和弓稍吸收勢能的比例,取決于箭矢和弓稍重量的比例,你可以粗略的認為兩者成正比。
也就是說,弓臂越長,弓稍越大,射同樣重量的箭矢,供稍吸收的勢能也就越多。
當箭矢的重量為零的時候……
就是我們我們常說的“空放”。
凡是射過箭的朋友都知道,你進射箭館,教練第一件事情就是警告你不要空放。
空放就意味著,你用全身拉開弓形成的能量,將會全部被弓臂吸收,變成弓臂的震動,這種力量非常強大,弄不好會把弓臂直接震斷,斷裂飛射的弓臂殘片對拉弓人造成傷害。
當長弓臂,大弓稍的弓,射很輕的箭的時候,箭矢分配的能量就會很少,大部分弓能都被浪費掉了。
所以,大稍軟弓一般都會配重箭!
但重箭有有個問題,箭矢越大,受到的空氣阻力就越大,動能衰減就越快,所以,重箭無法射遠!
所以說,大稍,軟弓,重箭,近射,這幾個詞語就相互湊在了一起。
反過來說,硬弓一般都是短弓加小稍弓,例如蒙古弓,土耳其弓。
硬弓一般配輕箭,箭越輕,空氣粗粒越小,箭矢越能將強大的勢能投射道更遠的地方。
現代土耳其傳統弓遠射比賽,最高記錄能達到八百多米!
歷史記錄中蒙古人能在百米外破甲!
這都是硬弓的優勢。
……
清弓這種號稱小型投矛器的家伙,就是軟弓發展的一個極致。
這種弓看上去又大又重又笨,遠射距離只有土耳其弓的三分之一!
但他近距離射擊的威力大的嚇人!
三十米內甚至能貫穿軋甲。
軟弓還有一個好處,就是穩!
沉重的弓稍雖然吸收勢能,卻也讓弓箭回彈變得更加穩定,射出的箭自然也就更加精準。
說到這里,有人可能注意到了,金人的軟弓精射,似乎和清兵的大弓近射十分相似!
實際上這就是生活環境造成的趨同。
蒙古人和土耳其人都生活在草原上,在開闊的草原你上,獵手和獵物的視野都很開闊,獵手根本沒有機會接近獵物,弓箭只有射的更遠,才能有跟多收獲。
金人和后來的滿人都生活在東北的叢林中,森林里視野受限,有過森林活動經驗的人都知道,在茂密的森林中,哪怕是在北方森林里,視野很少能達到三十米外。
在這種環境中,弓箭越穩,越精準才能收獲更多獵物。
對于在森林里射狍子練出來的弓手來說,十幾二十米的距離,是他們最舒服的距離,十幾二十米外,人臉大小的目標,是他們最拿手的靶子!
早期的火繩槍代替弓箭,并不是因為火繩槍比弓箭戰場效能更高,而是因為火繩槍成本更低!
弓箭的制作,特別是優質復合弓的制作,非常麻煩,往往以年為周期,弓箭后續的養護也很麻煩。
而火繩槍,只要有足夠的熟練工匠,就能很方便的批量生產,后期養護也很簡單。
火繩槍比弓箭更大的價格優勢,在于耗材的價格。
一個反直覺的事情是,箭的價格其實一點都不便宜,在古代,一支箭的價格,甚至可以讓一個窮人美美的吃一頓飽飯!
一顆火繩槍鉛彈的價格只有箭的十幾分之一。
而且,培養一個火繩槍手所花費的成本,也只有培養一個合格弓箭手的幾分之一。
但合格的弓箭手一旦培養出來,在戰場上的作用,確實是遠勝火槍手。
一個合格的弓箭手,在三十米內的近距離步射的情況下,人的面孔是非常容易射中的目標,而且他可以在半分鐘內射出超過十五支箭!
在這一點上,一分鐘兩發,最多三發的火繩槍手是絕對沒法比的,特別是在危急關頭,火繩槍很可能開一槍之后就廢了。
當然,火繩槍也有他的獨特優勢,那就是他可以擁有非常強大的破甲能力,在面對歐洲的全身板甲時,弓箭就有可能完全無法破防,而火繩槍卻可以輕易破甲。
但在以軋甲為主的東方戰場,這個優勢并不明顯。
在東方戰場,優質的弓箭,只要距離足夠近,也足以突破軋甲的防御。
明朝后期,因為布面甲的普及,明軍戰兵的披甲率非常高,從留存下來的原始檔案來看,關寧軍的戰兵披甲率甚至高達百分之一百二十!
也就是說,在每個戰兵都披甲的情況下,庫房里還有百分之二十的備用貨!
為了破甲,明朝后期的開元弓和滿人清弓都走向了一個極端,那就是大弓、巨箭、近射!
在滿清的檔案文獻中,清軍沖鋒動作后面,百分之九十所接的動作是射箭!而不是砍殺!
也就是說清軍的弓箭手經常沖鋒射箭,把弓箭當搶矛使!
也許有人奇怪,既然都沖上去了,為什么不拿把長矛,卻要把弓箭當長矛使?
首先,將弓箭當長矛,你的長矛的長度就能延伸到三十米外!
其次,比較反直覺的是,弓箭的威力,其實比長矛更大!
普通人用搶矛刺擊,很難發揮出自己的力量,想要戳穿軋甲,其實難度非常大。
就算是常年練武的人,也不敢保證,自己在戰場上每一槍都能發揮出自己的全部力量。
而弓就是一個極為穩定的力量轉換器,而且轉換效率極高,高達百分之八十以上!
也就是說,你用弓箭射擊,射出的每一箭,都帶著你八成力量的威力。
打一個不太恰當的比喻,一個力量為10的士兵,用搶矛去刺擊,打出的攻擊會在1~10之間波動,技術越差,波動越靠下,平均下來,可能連五都不到。
但如果他使用弓箭,每一箭的威力都是8。
誰優誰劣一目了然。
弓騎兵是所有騎兵中訓練難度最大的!
宋軍騎兵,本身有一定的騎射傳統,如果將宋軍中那些花費極大代價訓練出來的弓騎兵直接轉化成突騎兵,其實是一種極大的浪費。
而且,弓騎兵雖然打不過突騎兵,但相對于突騎兵,他們也有自己的優勢。
弓騎兵,特別是東亞的多功能弓騎兵,戰場適應能力比突騎兵更好,他們是戰場多面手,可以適應復雜的情況。
當然,這都不是趙桓想要訓練一支多功能弓騎兵的主要原因。
他想訓練一支這樣的騎兵的最重要的原因是,想看看接下來,金國騎兵會變成什么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