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5章 七十五章:煉焦(求收藏,求追讀)

實際上,對于技術流失這種可能,趙桓早有預料,甚至提前做過安排。

比如將造炮,造槍的作坊集中,并用圍墻圍起來,比如修建封閉的街坊,將這兩個作坊的工匠集中起來居住生活,加強封閉街坊的保甲巡邏……

這些事情,趙桓都是交給李剛負責去做。

實際上,政事堂的相公們,對槍炮的重視還要超過趙桓。

一來,趙桓早就知道,鑄炮,造搶,幾千工人參與,以這個時代的管理能力,無論怎么做,都不可能防止技術的泄露,除非敵人根本不知道該技術的存在。

就像十八、十九世紀的歐洲一樣,任何新技術,只要出現在戰(zhàn)場上,就會很快傳遍大半個歐洲。

宋軍最喜歡的神臂弓的制作技術其實就來自西夏。

趙桓對槍炮技術的擴散,是早就有心理準備的。

二來,相對于朝上諸公,趙桓更清楚,韓世忠他們的勝利,主要依靠的其實是騎兵。

如果只有槍炮,而沒有新式騎兵,開封城下的金軍雖然最終大概率也會退去,但那必然經過持久的攻城戰(zhàn),太原和真定的收復也不會那么順利。

趙桓搞出的槍炮其實并沒有比明末明軍所持有的火器更先進。

裝備差不多火器的明軍打不過后金鐵騎,那沒道理裝備了同樣東西的宋軍就能打過人數更多的金軍。

所以,騎兵才是最關鍵的。

但這騎兵……趙桓估計,以金人玩兒騎兵的素養(yǎng),他們甚至都不用來宋軍這邊偷,光是看過宋軍騎兵的戰(zhàn)場表現,他們就能弄出差不多的東西。

所以,趙桓雖然囑咐李剛要注意槍炮技術保密,那也不過是想著能把技術擴散推遲一天是一天,從來沒想過能完全做到。

但朝中的相公們和趙桓的想法不一樣,在東水門城樓上見識過大炮的威力之后,相公們就把這種東西當成大宋的護國神器了,對于北邊韓世忠他們取得的勝利,也都認為完全是大炮的功勞,甚至有人對韓世忠,李孝忠封侯都頗有微詞,認為有了大炮,哪怕是他們去,也能贏!

在這種思想之下,相公們對槍炮技術的重視程度你就可想而知了。

趙桓本來只要求把工廠圍起來,相公們直接把工匠住宅和工廠集中在一起,全都圍起來了!

雖然仍然有工匠失蹤了,但這種做法依然體現出了他的效果。

工匠失蹤的第二天,將作監(jiān)就發(fā)現了失蹤。

李剛震怒,調動禁軍大索全城。

你別說,還真抓出了不少據說是金人的奸細,但……失蹤的工匠始終沒有找到。

……

這幾天煩心事不少,但對趙桓來說,也有好消息,他沒有費太多心思的煉焦爐一次就弄好了……

在和兵器監(jiān)的一些大匠的交流中,趙桓發(fā)現,這個時代的工匠其實非常清楚,碳煉鐵比煤煉鐵更優(yōu),若要鍛造上等兵甲,需用碳煉鐵!

隨著植被被大量破壞,北宋中期開始,就開始大量采用煤煉鐵。

北宋的四大鐵煉鐵基地磁州,邢州,萊蕪,徐州,都是既產鐵又靠近煤礦的地方。

北宋冶鐵業(yè)的興勝,也和用煤炭煉鐵有關。

因為煤炭的熱效要高于木炭,使用煤炭煉鐵有助于增高爐溫,提升煉鐵效率。

但同時又因為此時,河北,京東,淮南植被還沒有完全被破壞,這些地方依然能夠部分用碳煉鐵。

不像后來的明朝,北方植被全面破壞,炭煉鐵只能全靠南方,煉鐵中心也南移到了廣東佛山。

所以宋朝在擁有大量用來制造農具的煤煉鐵的同時,也不缺用來制作兵甲的優(yōu)質鐵料。

至于為什么煤煉鐵比較差,就不是這個時代的人所能知道的了。

趙桓當然知道其中緣由。

了解鋼鐵性能的人都知道,硫和磷是鋼鐵中的有害元素,合格的鋼鐵中,硫和磷的含量,必須低于一個標準數值,超過了,就是劣質鋼鐵。

硫含量超標,會增加鋼鐵的熱脆性,大幅度降低鋼鐵的鍛造性能。

所謂熱脆性,就是指你把鐵燒紅打算鍛打,結果一打他就裂了,自然不堪使用。

磷含量超標,則會增加鋼鐵的冷脆性,當溫度降低后,這種不合格鋼會變得像玻璃一樣脆弱。

用這樣的鋼鐵制作盔甲,在北方遇到低溫,防御能力會急劇降低。

中國古代戰(zhàn)爭又大多發(fā)生在北方,發(fā)生在秋冬季節(jié)(中國古代戰(zhàn)爭的主動權大多是時候都掌握在北方游牧民族手中,而他們一定會在秋高馬肥的時候向南發(fā)動劫掠,搶劫物資好度過嚴酷的冬季),冷脆的危害你就可想而知了。

在絕大多數天然煤炭中,都含有大量的硫,磷元素,直接用煤煉鐵,會將這兩種有害元素混入煉出來的鐵當中,導致所煉之鐵既熱脆又冷脆。

這就是這個時代的煤煉鐵質量不佳的原因。

現代鋼鐵也是用煤煉的,但并不是直接用原煤煉鐵,而是用焦煤。

煉焦就是用原煤生產焦煤的過程。

具體來說,就是利用硫,磷沸點低的特性,用高溫煅燒的方法,將原煤中的硫,磷蒸發(fā)排出。

趙桓根據現代煉焦爐的原理,設計了一座煉焦爐。

所謂煉焦,說白了,其實就是將煤炭隔絕空氣進行加熱。

最簡單的煉焦爐其實就是中國民間的燒炭窯,用煤炭代替木柴,放進燒炭窯里燒,也能將煤炭中大部分的硫磷排出,不過這種原始的做法會浪費大半煤炭,煉焦也不夠徹底。

現代煉焦爐的基本原理就是,料室和加熱室如同夾心餅干一樣層層相鄰,加熱室內是S型來回分布的加熱道,兩層加熱室夾著一個料室……

為了節(jié)約能源,煉焦爐的加熱室都會配著儲熱室。

趙桓現在當然不用考慮什么儲熱室,節(jié)約什么能源,降低什么成本,這些東西等他能批量煉焦的時候再說吧。

他模仿現代煉焦爐的結構,設計了一個用磚和水泥搭建的煉焦爐。

這煉焦爐兩米高,三米深,橫向一共十一層,每一層大概兩尺寬,一層加熱室,一層料室……間隔分布,最外側是兩個加熱室。

加熱室最下面是火爐,火爐上面是加熱道,所謂的加熱道,你可以理解為火爐的煙囪,這不過這個煙囪不是直向上的,而是被故意砌成了S型,一折一折的向上走,盡量讓火爐加熱的灼熱空氣在加熱室里走過更長的距離,將更多的熱量留在煉焦爐里。

料室是一個沒有隔檔的大空間,最下面是兩條鍛造的鐵軌,鐵軌上是一個鑄鐵輪子的鐵架小推車,推車上面是一個用熟鐵板鉚接而成的大料斗,料斗幾乎和料室一樣寬,一樣高,料斗兩側開著密密麻麻的小孔,煉焦時,這些料斗里會被裝滿煤料,順著軌道推入料室。

料室門被封閉后,加熱室下面的爐子就會被點燃,開始對煉焦爐進行加熱。

每個爐子前面都有一臺大型的風箱,這些風箱由水車帶動輪軸,輪軸帶動鑄鐵的大凸輪,凸輪帶動連桿,由連桿推動風箱向著加熱爐內鼓風……

經過大半天的加熱后,等到料室上面的出煙口不再冒出黃色的煙霧后,就說明,煤料中的硫磷已經被蒸發(fā)的差不多了,就可以出料了。

紅熱的煤料被拉出料室后,要立即用冷水澆滅,否則煤料碰到空氣,回立即燃燒起來……

相對于高爐,煉焦爐就簡單太多了,工匠們第一次就弄成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信阳市| 三门县| 东宁县| 兴海县| 公主岭市| 鄱阳县| 临高县| 南华县| 正宁县| 图木舒克市| 无为县| 钟祥市| 新田县| 郎溪县| 永宁县| 莎车县| 彭山县| 茌平县| 商水县| 井陉县| 通道| 泸定县| 揭阳市| 安泽县| 萍乡市| 康保县| 溆浦县| 文山县| 鄂尔多斯市| 漳州市| 宁夏| 蒙自县| 宿州市| 兰州市| 霍邱县| 乡城县| 敦化市| 独山县| 永昌县| 山阴县| 绩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