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五十五章:二翟
- 魂穿趙桓——睜眼汴梁被圍
- 老墨成仙
- 2108字
- 2024-07-14 18:00:00
詔安后的宋江一群人被安排進南下征方臘的隊伍中。
因為他們詔安的時間距離方臘敗亡已經不久,所以他們兄弟南下后也沒打什么硬仗,所以也就不像小說中那樣損失慘重。
宋江兄弟中的楊志比較特殊,其人本身就是犯罪軍官,在軍中原本就有人脈,在征方臘過程中,發了一筆小財,走通了西軍將門辛企宗的路子,進入了西序列,這些年步步高升,卻最終隨種師中敗亡于榆次,不過這一次他是戰死,沒有因為首先逃跑而被斬。
除了楊志,關勝也是宋江兄弟中混的比較好的,一來,此人落草之前也是犯罪的地方武官,如今詔安,之前的人脈就又續上了,二來此人因為長相威武,武藝出眾,受到張叔夜的提攜,如今已是正七品的武節大夫。
閑聊中,趙桓發現,宋江這人頭腦清晰,思維敏捷,他這些兄弟雖然已經各有前程,但卻依然以他馬首是瞻,顯然是對他相當欽服。
但趙桓也發現,此人身上有一種不合時宜的傲骨和執拗,而且不善掩飾,于言語中下意識表露出來,讓上位者不快,難怪官場混不出頭。
趙桓又和對方聊了一些軍事方面的事情,不由微微點頭。
對方雖然因為見識局限,所言頗有謬誤,但言語間也顯出比較深入的思考。
他決定給對方一個機會。
趙桓給宋江機會,倒不全是因為水滸傳。
這一年來,趙桓除了在河東,河北招募健兒,也曾派人在京西(河南),京東(山東)樹旗招兵。
也不是招募不到,但招來士兵的素質遠不如河北河東。
趙桓廢了一番功夫,才弄清為什么,在京東、京西招不到好兵。
原本這事并不復雜,很多人都知道原因,但趙桓問來問去,聽到的都是“京東,京西人羸弱。”之類的屁話,明明從京西京東招募來的多是老弱之人,難道京東,京西就沒有青壯?這不胡扯嗎?
在這個過程中,趙桓充分體會了一把,什么叫做“孤家寡人”。
作為皇帝,想聽幾句真話,還真是不容易!
好在他腦子不笨,多找人問,旁敲側擊之下,也弄明白了原因。
原因大致有兩條,第一,大宋歧視武人,當兵的地位更加低下,不到萬不得已,平民百姓都不愿當兵,更何況能騎馬射箭的富家子弟。
其次,如果沒有殘暴的金人做對比,大宋百姓對大宋朝廷并沒有太多熱愛之情……踴躍從軍的情況……不存在的!
這樣的原因,自然是沒有人愿意當著皇帝說出來。
在和宋江的交流種,趙桓聽出,這群人在京東地方游俠當中頗有聲望。
他和宋江約定,如果他們能招來一千騎兵,他就給對方官升兩級,授正七品的武節大夫!
如果宋江能招來兩千騎,就授他正六品的左武大夫!
如果他能招來四千騎兵,就授他正五品觀察使的美官!
這些騎兵不需要有馬,只要騎術過關,甚至騎術稍差,能養馬的也算!
并且,約定,他招募來的騎兵,全歸他統領,他手下兄弟,人人授予騎將,人人升官!
看著興高采烈的叩首而去的宋江一行,趙桓也是微微一笑。
如果宋江能招來一千騎兵,編入兩千會養馬的步兵,不用一年就能帶出三千突騎兵,勉強湊出一個騎兵師,如果能招來兩千,就能擴充出兩個騎兵師!給一些六七品的武官又算得了什么?
對于今天的大宋來說,步兵易得,騎兵實在難求!
別看張俊,韓世忠他們一年時間訓練了兩萬多鐵騎,但那其中有一半多都是一年前才學會騎馬!只能在騎兵連里第二、三排充數,真正能拿來當牌面的精銳騎士,只有七八千人,這還是趙桓仗著皇帝的身份,從第一次勤王的西軍中扣了不少人。
這一年中,從河北,河東招募的優秀騎手加起來也不過四五千人。
如今天下飄搖,各地州牧,鈐轄,見到好的騎兵,沒有不想留在手下的,能給他這個皇帝送來個兩三成,都算是忠心耿耿的。
整個宋國,也就只有陜甘兩地,有些不錯的騎兵種子,但那里的騎兵都是西軍將門的命根子,就算是皇帝,也難摳出來多少!
想到這里,趙桓就不由再次在心中感謝神宗皇帝的熙河開邊!
若沒有河湟之地,沒有良馬來源,沒有宕、疊、洮、岷、河、臨(熙)六州的騎兵種子,如今大宋的日子必定更加艱難,趙桓穿越而來,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經過宋江這件事的提醒,趙桓又派人去河南府請兩個人來京朝見。
他請的人是兄弟兩人,哥哥叫翟興,弟弟叫翟進。
如果說宋江是鄉下土豪的話,翟興就是威震一縣的真正豪強。
翟興,翟進兄弟原本是河南府伊陽縣(今洛陽市汝陽縣)的弓手頭目。
弓手,并不是弓箭手,而是宋朝的一種鄉兵,一般歸縣尉統領,是縣里維持治安,催收科稅的武力,和明清時期的衙役捕快生態位相當。
弓手頭目,就相當于明清的捕頭,算是縣里胥吏的一部分。
如果說宋江是鄉里被魚肉階層的天花板,那這個時候的翟家兄弟就是魚肉別人那個階層的地板,雖然看著相差不算大,但實際卻是天壤之別。
翟氏兄弟因為捕盜有功,補了保義郎(呼保義的那個保義郎,九品)和承信郎(從九品)。
補個九品官,看著不起眼,但對翟氏兄弟來說,卻是人生大事,從此之后,就從吏變成了官,成了可以縣里的縣尉平起平坐的巡檢。
巡檢統領縣里的土兵,和統領弓手的縣尉同級。
土兵專司捕盜,所以戰斗力比弓兵更強。
宋朝之縣,有縣尉的不少,有巡檢的卻不多,伊陽縣位于伏牛山北麓,多山匪盜賊出沒,因而設有巡檢寨。
如果沒有穿越而來的趙桓,此時這翟家兄弟應該已經因為偷襲收復被投靠金軍的漢奸占領的洛陽而聲明鵲起。
在洛陽被金軍再次攻破后,翟氏兄弟逃回到伊陽,于伏牛山中建立山寨抗金,一度傭兵數千,和陜州的李彥仙(李孝忠)遙相呼應。
在之后的歲月中,翟氏兄弟父子的抗金一直持續了七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