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三十三章:再敗
- 魂穿趙桓——睜眼汴梁被圍
- 老墨成仙
- 2202字
- 2024-07-03 18:00:00
雖然宰執們都不滿意,但宋朝體質上就有“將從中御”的祖宗家法,哪怕是樞密使也沒辦法真正的干預皇帝的軍事指揮權。
所以一旦皇帝堅持,宰輔們也沒辦法。
但話再說回來,趙桓這套方案,雖然主戰、主和的都不滿意,卻也都能接受。
在主戰派看來,皇帝這套方案雖然保守的一批,但至少是要救太原的。
主和派之所以反戰,是因為害怕失敗,所以干脆跪地求和,而皇帝的這套方案,至少以他們貧乏的軍事知識看不出失敗的可能。
實際上,趙桓的這套方案和張俊,韓世忠他們討論過,即使如此小心,韓世忠他們都不是很看好,但趙桓也實在是沒辦法,不救太原的話,他實在是不敢說,害怕太學生們跑來皇宮堵門。
堵門是小事,失了人心就是大事。
不過,這套方案在種師道和劉韐那里都得到了好評。
這兩人夸贊皇帝,當然不是為了拍皇帝馬屁,而是因為,以這兩人的軍事眼光來看,皇帝這套方案確實在一定程度上規避了宋軍的弱點和金軍的強項,拉進了雙方的差距。
劉韐是這個時代文臣種少有的知兵之人,宣和元年,童貫貪功,導致名將劉法戰死,就是劉韐收拾的殘局,遏制了西夏攻勢。
之前金國東路軍南侵,河北州縣望風而降者眾,作為宋金前沿的真定能保住,正是因為真定知府是劉韐。
這就是為什么劉恒會點名劉韐前往河東,擔任前線總指揮。
圣旨抵達河東后,除了張灝救父心切,稍有不滿之外,種師中,折可求等老將都十分振奮。
四月初,各軍各將基本到位,開始按照皇帝命令,于各地加固城池,囤積糧草。
五月初,劉韐和折可求,姚平仲,種師中約定,五月初十開始出兵,步步為營,向太原推進,甚至約定了什么時候,那支軍隊必須要抵達何處……
計劃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但到了五月十四,情況突然發生了變化。
作為河北河東最高統帥,身兼河北河東宣撫使的李綱突然下令,要求王淵,折可求,姚平仲,種師中四部放棄既定方略,加快步法,突襲太原!
而且這命令甚至還得到了劉韐的支持!
原因倒也不復雜,因為宋軍派往太遠地區的細作探得消息,粘罕率領西路軍主力北返大同修整,留下部將完顏銀術可繼續圍困太原。
這讓李綱和劉韐都認為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但他們不知道的是,留在太原城外的并不止完顏銀術可一部,還有完顏婁室,完顏活女,完顏速拔離等部。
只不過金軍留下部隊并不都在太原城外,其大部分都散布在太原周圍放牧。
收到命令后,王淵,折可求,姚平仲,種師中四部只能放棄既定計劃,加快行軍。
收到宋軍來犯的消息的銀術可從容不迫。
從平定軍,遼州,威盛軍到太原的道路都有狹窄難走的山路,銀術可派遣部將,或帶三千,或帶五千騎兵,先一步占領三路軍必經的險要之地,對三路軍進行阻擊。
他親率兩千鐵浮圖,一萬拐子馬,直撲折可求部。
折可求也是老將,雖然收到急令,卻也沒有火急火燎,依然穩步前進。
探馬提前三十里探到銀術可主力后,折可求立即布下大陣。
因為時間匆忙,折可求只以拒馬護陣。
銀術可依然采取老辦法,以下馬重甲強攻折客可求大陣側面。
折可求多次派人反擊,都被金軍下馬重甲打退,派騎兵驅趕,又被金軍騎兵接連打退。
最終,折可求眼睜睜的看著己方大陣左翼拒馬,被金軍下馬重甲清理的干干凈凈,兩千人馬具裝的金軍鐵浮圖如同鐵錘一般,狠狠的砸在折可求部的腰眼上!
折家軍崩潰!
擊潰折家軍后,銀術可稍加追殺,就撤軍而還,帶領主力又向東直奔太原東部。
原來,負責阻擋種師中的速拔離(銀術可弟)竟然沒擋住種師中軍!
種師中所率領的本就是西軍精銳,在開封時,又得到了趙桓偏向補充,此時三萬大軍中,光騎兵就有五千。
速拔離雖是金軍強將,但他這次帶領去遲滯種師中的只有五千騎兵,擋不住種師中也情有可原。
速拔離雖然擋不住種師中部,卻能遲滯其行軍速度。
種師中部雖然也有五千騎兵,但無論單兵質量,還是戰術戰法都不如金軍,只能勉強護住大軍,不能驅趕敵騎。
所以,當銀術可打敗折可求部回師時,種師中部只到榆次(晉中市),距離太原還有一步之遙。
銀術可和弟弟合兵之后,立即對種師中部展開進攻……
種師中部且戰且進,本就已經是疲兵,遭到金軍宛若天敵般的戰法進攻,表現并未必折可求部強,數個時辰即告崩潰!
這一次,銀術可沒有了后顧之憂,傾力追殺種師中部,從榆次一直殺到收樣,殺的送軍伏尸數十里!
種師中戰死榆次!
收到種師中戰敗的消息,王淵和姚平仲急忙縮回了威盛軍和遼州。
……
趙桓在開封收到河東戰敗的消息,氣的當場摔了硯臺!
同時心中生出深深的無力感,他忙活了半天,歷史又回到了原來的軌跡上,種師中還是戰死榆次!
短暫的沮喪后,趙桓迅速收拾心情,開始處理善后事宜。
趙桓親自召見了種師道,“種愛卿節哀順變!”
一頭白發的種師道淡然道:“將軍難免陣上亡,為大宋力戰而亡,端孺也算死得其所。”
趙桓嘆息一聲,“我已經下旨,追封端孺為少師……”
種師道躬身道:“我提種洌謝官家了。”
趙桓沉默許久,說道:“種相年級大了,本不該鞍馬操勞,但河東戰事,朕實在不放心其他人了……”
種師道,“官家,臣雖年邁,尤能騎馬……”
趙桓道:“好,種相即刻啟程,前往磁州,接替李相擔任兩河宣巡使,穩定河東戰局。”
“河東戰局最重要的不在太原戰場,而是要穩守汾州,靈石縣南北關,威盛軍,平定軍四處。”
“我意調劉韐王淵部移往平定軍,姚古部移往遼州,調解潛部入隆德府,范瓊部屯南關,種相帶兵進入隆德府,負責主持河東軍務。”
“金軍強,而我軍弱,我軍野戰難以匹敵金軍,種相到了河東,千萬要穩守城池,多修堡寨,再言救太原,要救太原,也應遵循之前的步步為營,結硬寨打呆仗的宗旨……”
“種相此去,我給種相三萬副新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