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十九章:名將紛來
- 魂穿趙桓——睜眼汴梁被圍
- 老墨成仙
- 2022字
- 2024-06-26 18:00:00
不過趙桓和這兩貨沉默的原因不同,他是早就知道,在另外一個時空,金人更加苛刻的要求,早就有心理準備。
不過他的沉默卻給了張,耿兩人錯誤的信號,所以在這個不合時宜的時候,耿南仲出聲了,“官家,臣以為,這個條件可以答應?”
李綱聞言都愣住了,他愣了片刻才問道:“如此多的金銀就是全國搜刮都不一定能湊齊,更何況京城?太原,中山,河間,三城還在我手,金人就已經兵臨城下,若失了三鎮藩籬,金人豈不是每月都能來一次?到那時,難倒每次都要給拿出金銀千萬,割讓土地?”
耿南仲道:“昔日澶淵之盟,一旦簽訂,就換來了百年和平,只要我國多加歲幣,金人必也會如遼人一般。”
李綱反問道:“那要加多少歲幣?金人牧馬河南一次就能索要千萬白銀,若無千萬金銀,金人豈能罷休?若每年給金人千萬白銀,我大宋又那來那么多金銀?”
耿南仲道:“若能換來金罷兵,即使千萬金銀也該舍得。”
李綱頓時被氣的啞口無言。
耿南仲一番話,也吧趙桓氣的肚子疼,但耿南仲畢竟是前身的老班底,基本盤,此時還不到踢開的時候。
他深吸一口氣,壓住火氣,開口說道:“金兩百萬兩,銀五百萬兩太多了,三鎮是開封的藩籬,也不能割讓,再去談……”
停了片刻,趙桓又說道:“也不急于一時,等兩天再去……既然金人喜歡琉璃,那就再帶幾件去……”
說完,趙桓離開了政事堂……
第二天,趙桓又單獨召見了姚平仲,詢問夜襲金營的事情,這一次,此人也不像上次那么積極了,顯然他也意識到,全開封都知道的消息,八成已經傳到金營了,畢竟城里還有金人的使者呢。
發現姚平仲都打起退堂鼓后,趙桓就直接明確否決了夜襲的方案……
時間轉眼就來到正月二十五,
從正月二十種師道抵達開封之后,各地勤王軍的抵達達到了高峰期。
正月二十五這天,西軍勤王軍一天就集中抵達了了三支。
這三支西軍分別屬于鄜延路,環慶路,和涇原路。帶領鄜延路援軍的將領名叫張俊!環慶路,和涇原的將領分別叫趙哲,馬千。
跟隨涇源路張俊一起抵達的還有一支民兵,這是來自熙河路鞏州的一個名叫李孝忠的百姓自散家財組建的一支勤王武裝。
這三路西軍一共大約有兩萬人,加上前兩天抵達的援軍,開封城的援軍一下子增加了三萬。
趙桓召見了新來勤王的西軍將領,也順便召見了自費勤王的李孝忠。
當四個身穿三色錦袍的武官走進大殿的時候,趙桓就問身邊近侍,“那個是張俊?”
張俊這個人在南宋中興四將中,名聲不算響,除了一些歷史愛好者之外,普通人知道此人的不多。
不過如果提起另外一件事情,可能大多數中國人都知道,在杭州岳飛墓前有四座跪像,其中兩個是秦檜夫婦,剩下的兩個人當中,有一個就是張俊,沒錯,此人是秦檜害死岳飛的幫兇之一!
另外,史傳張俊為將十分貪財。
但除開這些負面的東西,單從軍事能力上來說,張俊也算對得起他中興四將的名聲。
首先是明州之戰,當時宋高宗趙構被完顏宗弼追的上天無路,入地無門,只能逃亡海上,當時宋軍上下,沒有一支軍隊能阻擋金軍片刻,張俊受命守明州,竟于明州打退了金軍兩波攻擊,對金軍造成了較大的殺傷,令金軍連夜退去余姚,之后,完顏宗弼親赴明州,張俊在和對方打了一仗后,才放棄明州,逃往臺州。
明州之戰甚至不能算勝仗,畢竟張俊最終丟了明州,但這場戰役卻被南宋列為“南渡以來十三處戰功”之首。
就是因為,這是自從金軍入中原以來,宋朝將領第一次正面和金軍對抗并且旗鼓相當的戰斗!
除了軍事能力,張俊對宋高宗也比較忠誠,宋高宗搞南宋版的杯酒釋兵權的時候,張俊就主動配合,幫忙收了韓世忠和岳飛的兵權,高宗要殺岳飛,他也主動配合……
要不說人都是屁股決定腦袋呢?此時已經適應了皇帝身份的趙桓看張俊,怎么看,怎么覺得這人順眼,甚至比韓世忠還順眼。
實際上,張俊確實長得比韓世忠的那張大臉好看不少,他面孔修長,天庭飽滿,眉清目秀,身材很高,進來的四個武將個子都不低,他卻比第二高的李孝忠還要高了小半個頭,以趙桓目測,這人身高說不定在一米九往上。他個子高,身形還很挺拔,再配上他那張臉,賣相相當不錯。
看過張俊,趙桓又將目光移到李孝忠臉上,這人長相也不錯,國字臉,濃眉大眼,眼睛很亮,給人一種顧盼生姿的感覺,這種長相也許并不討女人喜歡,但在男人看來,就很有魅力,給人一種可以信任的感覺。
李孝忠的身形也很高,估計在一米八往上,身材不胖不瘦,十分勻稱,相對于四十出頭的張俊,他年輕了不少,大約三十出頭的樣子。
趙桓之所以如此關注此人,是因為此人也是兩宋之交的一位名將,而且此人在穿越小說中出鏡率極高,幾乎每本寫兩宋之交歷史的小說都會對此人大書特書。
李孝忠,自費勤王后,被封了個從九品的小官“丞信郎”,后來朝廷為了解救被圍的太原,任命李綱為兩河宣撫使,朝廷兩次救援太原,前后喪師數十萬,李孝忠忍不住上書彈劾李綱不知兵。
他一個小小的九品武官,竟然敢彈劾當朝相公,簡直就是在打文官的臉,所以他不但丟了官,還要被逮捕,他只好逃亡,又被朝廷通緝。
除了李孝忠,兩宋之交,還有另外一個名人也彈劾過李綱不知兵,那個人就是岳飛。
這李綱的不知兵,經過前后兩位名將的認正,大概是鐵板釘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