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替員工端一杯茶(2)
- 造物先造人:松下幸之助的經營哲學與做人理念
- 德川
- 3391字
- 2014-12-04 21:49:59
但松下覺得部屬比自己偉大,覺得剛剛進來的實習工都比他有學問,有知識。有的員工的字寫得比他好,有的比他會說話,身體又健康,都是了不起的人。這些人要當他的部屬,為他工作,怎能不感動他呢?
這些感謝的心意,他無法用語言表達出來。然而員工的心靈感應卻是有的,他們積極擁護孱弱的松下,主動加班,勤奮工作,使公司發展到今天的規模。
從這個觀點來說,經營者把部屬視為比自己偉大,能發掘每一個人的優點,用理解的態度來對待每一位員工,是事業成功的一個重要要素。
用物質保障刺激人
即使是清真教徒,也不能餓著肚子誦經。
——松下幸之助
員工有了安定的生活保障,才能發揮十二分的努力,勤勉工作。精神的力量是以物質的力量為后盾的,即使是清真教徒,也不能餓著肚子誦經。安定員工的生活,解除后顧之憂,才是員工動力的永久源泉。
松下幸之助從福特公司那里了解到“高工資,高效率”原則,對此,大為贊賞那些做出成績以及值得獎勵的人。以后,松下便以此原則為基礎,逐步改革工資制度,提高工資水平。其實,在這之前,松下電器員工的平均工資在同行業中一直處于領先水平,這也是它吸引人才、穩定員工的重要原因。
從1965年11月開始,松下電器著手建立自己的住宅制度。該制度規定,每一個職工達到35歲時,可擁有一套自己的住房。具體辦法是:本人存款達到一定數額,公司就給他一倍的貸款,再加存款利息,這筆錢可建一套住房15坪、空地50坪的住宅,所有權歸本人。
松下電器公司的養老金制度規定:根據職工個人志愿,把退休金改為終生養老金。從57歲退休起,15年內可領取基本養老金,以后便改為終生養老金。養老金加上保健金,可保證達到退休前工資的60%。這樣,職工退休后不再到其他地方工作也可安度晚年了。
這些制度的實施,全面保障了松下員工的物質文化生活,它像強力膠一樣,將全公司20多萬顆心牢牢地結合在一起。
感謝應征者
善待不被錄用者,就等于善待顧客。
——松下幸之助
對每一位應征者,都應該以感謝的心情對待。將成為公司員工的,固然需要給人家一個好印象;對不被錄用的人,也應善待,因為他們將來可能會成為公司的顧客。
勞資矛盾,是自有勞資關系以來就存在的。這種矛盾,有時候濃得難以化解,矛盾的緣由無疑是雙方都有的,彼此彼此。
比如就人員的雇用與解雇來說,就有矛盾。在企業,往往是求職者少、不易招來員工的時候,采取一種低姿態,甚至有阿媚乞求之嫌,惟恐招不到人;反過來,公司發展了,條件好了,應征者蜂涌而至的時候,便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愛理不理。
本來,隨著勞動市場的變化,在揀選上靈活地適用不同的標準招聘,是無可非議的。但是,隨著這種變化,招聘者表現出不同的態度,尤其是高高在上的態度,就不應該了。松下是絕不允許這樣的。
松下電器發展初期,所雇用的人大多是小學畢業,且沒有什么招聘考試,覺得合用,通知一聲就可以來報到上任了。以后,隨著公司的不斷發展,標準越來越嚴格,程序越來越科學,而應征的人也越來越多。此時,人事部門的人們,不免顯露出一些大公司的嘴臉,給人一些高高在上的感覺。針對這種現象,松下嚴厲地指出,無論對于聘用者還是那些不被雇用的人,都應該善侍。尤其是對那些條件不夠,不符合錄用標準的人,更不能顯出“瞧你那副德性,還想來松下應聘”的神情來。松下要求自己的人事部門,必須秉持這種觀念來處理事情。
以感激的態度善待應征者,并不是沒有緣由的。最基本的一點是,既然來我們的公司應征,必然就對公司有些了解、信任、甚至關愛。而作為一個經營者,難道不應對這些人給以感激嗎?我們可以花成百上千萬的廣告費去讓大眾了解我們,而當有一批大眾對我們的了解要更深的時候,為什么不心存感激呢?如果再有信任和關愛,經營者真應該感激涕零了。
具體來說,善待那些將錄用的,是要讓他們在未進入公司的時候就對公司有一個良好的印象,這一點的重要意義,用不著多說。
善待那些不會被錄用的人,好多人往往不能理解:既然大家一拍兩散,又何必惺惺作態呢?松下不這樣看。他認為,有意來松下電器就職,就表明他對公司有一分關心。而且,盡管不被錄用,他以后仍可能一如既往地關心公司,成為公司獨特的顧客。善待這些不被錄用者,就等于善待顧客。由此來看,松下的這種獨特思路和獨到見解,是很有意思的。
適當處罰愉懶的員工
即使有一兩個比較喜歡摸魚的人,也不必對大家抱著警戒的心理,這才是正確的態度。
——松下幸之助
如果世上只有好人而沒有壞人那該多好??蓪嶋H上這是不可能的事情。對于這些做壞事的人,應當如何來應對他們呢?
松下曾經為這樣的事情傷透了腦筋。當時松下公司,還是個擁有50個人的小工廠而已。員工中有人不按規矩干活,那時松下剛開始創業,頭一次遇到這種事情,不知該如何處理,松下煩惱不已。
松下想,干脆就把這個員工辭掉算了,或者不予辭退而給予適當的處罰。哪一種方式好呢?以那時的社會來講,辭退一個員工是比較簡單的事情,只要有差錯就可以馬上叫員工走人??墒怯挚紤]這些員工是當初費了不少心血雇來的,如果因為有點兒不守規矩做事,就馬上予以開除,從經營者的立場來講,也實在不愿意這么做。所以,松下決定還是留他繼續工作,不予辭退的好,可是他做事不守規矩也著實讓人頭疼。
就在松下這樣思考時,一個念頭閃入腦海:日本的法律也不是不嚴格,可是平均每50個人還是有一個人犯罪。以國家的德威都不能完全消除做壞事的人,而且國家都可以容忍,像他這么一個小工廠的所有人,又怎么能不見賢思齊呢?所以,他決定對偷懶的員工給予適度的懲罰,而不是辭退。
老板對員工應該有適度的信賴,即使其中有一兩個比較喜歡摸魚的話,也不必對大家抱著警戒的心理,這才是正確的態度。
不要讓關心成了破壞
不去打擾拼命工作的部下。
——松下幸之助
我們每個人其實都有想工作、想幫人忙的天性。如果有人對你說:“玩吧,不要工作了。”你可能會一時玩得很高興,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你反而會覺得百無聊賴起來。
對于這種人的本性,松下認為,要讓部下發憤圖強地工作的秘訣,是不去擾亂部下的工作。因為,他們本來就想好好干的,經過你不必要的一再強調,他們反而會逆反起來,覺得工作索然無味,產生休假的念頭。
松下一直留心,不去打擾拼命工作的部下。但這并不是說,不注意他們所忽略的地方。做一個負責人,該說的話應該要說,但要注意說話的方式,不干擾他們的工作。
所謂不打擾部屬的工作,就是要信賴部屬,而由部屬自覺自愿地去做工作。你要用“你要做啊,你一定能做得好”這樣的話去鼓舞部下,放手讓他們去做。如果用這種態度做基礎,在工作的過程中,你的部屬有失誤,當然也不能姑息,只要不傷害他的自主性,就要提醒他加以注意的地方。這樣的話,你所期待的發展、成功的幾率就會大大增加。
平時很熱心催促部屬工作的人,現在應該多加反?。菏遣皇欠恋K了部屬的工作?
對立不如親善
誰不是松下大家庭的一員,誰就不是松下電器的員工。
——松下幸之助
“對立不如親善”,這是松下作為經營之神的聰穎之處。松下從舊式的家庭企業受到啟發,工人像是老板的家人,老板則像是工人的父親。經過改良,舊式的家庭企業模式也必定能適應新產業。
蘇聯十月革命的成功,全世界產業工人無不歡欣鼓舞。日本的工人運動,方興未艾。工人要求增加工資、參加普選、成立工會管理工廠等等一系列要求,無不使資產階級感到恐慌。
通常的法則,愈是大型工廠,愈容易發生工潮,這是因為產業工人集中的緣故。像松下這類小型工廠,工潮再怎樣轟轟烈烈,里面都靜若一潭死水。偏偏這時,松下萌發憂慮意識:如果我的工廠規模一大,難免不發生工潮,我該怎么辦?他進一步想:我的工廠受外界經濟氣候及自身經營狀況的影響,工人情緒波動,我又該怎么辦?
所有的員工若能團結得如一家人,松下電器才有希望。從這點出發,松下的理念逐漸明朗:“松下電器的員工都是松下大家庭的一員,誰不是松下大家庭的一員,誰就不是松下電器的員工?!?
松下設想成立一個類似工會的組織,在這個組織里,老板員工一視同仁。構想有了,松下卻為起什么名而大傷腦筋。一天,過去的朋友森田君來看望松下,他說:“你何必想得那么難呢?全體員工步調一致,就叫‘步一會’好了。這‘步一會’,還有‘一步一步腳踏實地朝前邁’的意思?!彼上滦母[頓開,道:“真是太好了!”
“步一會”的成立,使員工有了歸屬感,這標志著松下管理進入自覺階段。
“步一會”一步一步地完善,松下電器也一步一步地發展壯大。松下電器有今天,“步一會”功不可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