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原始森林回去后,林逸凡還是得面對現實的生活,如何融入彝鄉,成了她最大的難題。
林逸凡看得出來,向陽阿媽為家庭付出的最多,她早出晚歸,任勞任怨,生活上勤儉節約,家里的每一個人都理所當然地享受著她的勞動成果。
老銀匠從小就學做銀飾品,不會干農活。他家有許多田地,還有許多山地,所有的農活基本上都是楊玉英一個人干的,種不過來時,才請幾個人去幫忙做幾天。
在那個年代,能上學的女子不多,因為她們都不識字,所以連漢語都說不流利,沒辦法和外面的人交流和溝通,也就沒辦法出去外面打工。楊玉英也是那樣,她聰明能干,勤勞樸實,就是不會說漢語,她基本上都沒出過遠門。
向陽和林逸凡都閑在家里,有好幾次,楊玉英帶著他們去很遠的地里幫忙鋤地,林逸凡懷著孩子,阿媽不要她干活,農活大多是阿媽一個人做的,向陽也很少干農活。
林逸凡實在看不過去,忍不住問向陽道: “我從沒見過你和你爸爸做過農活,你們沒有學會做嗎?怎么都讓阿媽一個人做呢?”問完她想,一個女人為何要那么辛苦呢,又不是家里沒有男人。
沒想到向陽很自然地回答道:“男人是應該做大事情的,這種小事情又不能掙到很多錢,我是不會干的,如果這里有金子讓我挖的話,我肯定很樂意干的。”
他的回答讓林逸凡很不滿意,她覺得男子漢大丈夫要能屈能伸,在女人面前,男人應該心疼女人的,大事小事都要搶著干才好。
回家去的時候,她看著婆婆能用一個背籮挎一兩百斤重的東西,不是用肩膀背,而是用頭挎。
又驚訝地問道:“你們這邊的女人都是用頭挎東西嗎?”
“是??!她們都習慣了,以前只有男人才可以用肩膀背的?!毕蜿栯S口回答道。
楊玉英問他們在談論什么,向陽用彝族話翻譯給她聽后,阿媽笑著說自己已經習慣了用頭挎那么重的東西,干得多了,就鍛煉出來了。
向陽嘿嘿地笑著說:“我是背不動那么多東西的,說了也不怕你笑話,在我們這邊就是這樣,男人是不怎么背東西的,都是女人背?!?
對于向陽說的話,林逸凡深信不疑,她看到家里請人鋤地或者插秧的時候,請的大多都是女人,只有打谷子的時候才會請一兩個男人。那些女人大概都是三十到四十多歲之間的年紀,她們都能挑能背能垮很重的東西。林逸凡的心里產生了一種錯覺,地里的農活全都讓女人干了。
“那活兒全都讓女人干了,男人都干什么去了呢?每天走在路上,都能看到一排排挎著背籮的女人要么去山上,要么去地里,卻很少看見一個男人。”林逸凡心里產生了疑問。
“你們這邊的男人都干嗎去了呢?為什么農活都讓女人干??!”她沒完沒了地問向陽。
“男的都出去打工了,要過年過節時才回家。”向陽如實回答。
“我不太會做農活,你也不會做,那么以后我們在這里要怎么生活下去呢?”
“沒事,我以后去礦山打工養著你,”向陽還是很輕松的說道。
“像她們那樣嗎?老公出去打工,把她們留在老家,一年見兩三次,你出去打工后,把我也留在這兒,對不對,我可不想過那樣的生活,我要跟著你出去?!绷忠莘埠芸隙ǖ鼐芙^了。
向陽連忙辯解道:“放心,無論去哪里,我都會帶著你和我一起的?!?
林逸凡其實還是很喜歡田園生活的,只是如果讓她一個人待在那里的話,她還真是接受不了的。因為聽不懂他們的語言,沒法與他們交流,楊玉英聽不懂她說的話,她也聽不懂彝族語言,她們根本就無法溝通!
只有林逸凡和楊玉英在家時,她們常常鬧笑話,楊玉英叫她的時候她知道,只要一聽見“阿捫”(閨女的意思),林逸凡就知道是在喊她了,若是讓她去幫忙拿個什么東西,她準拿錯。
有一次楊玉英背了一袋米回家,要倒在一個簸箕里,她指著背上的米用彝族話對林逸凡說:“(阿捫),去樓上找一個簸箕來我裝東西?!彼粗牌攀稚系膭幼?,判定是讓她去樓上,心想她可能是需要一個大一點的口袋,或者簸箕,但是她找不到簸箕在哪里,當她手里拿著一只大口袋下樓時,她還背著米等在原地,看著她手里的口袋搖頭說:“錯了,錯了,不是拿這個。”然后她只好笨重地先把米放下,再自己去找一個簸箕……拿錯東西那是常有的事,但是阿媽從來不會因此而生她的氣。
彝鄉許多人家都喜歡叫魂,有些幾乎每年叫一次。叫魂時要找一個貝瑪去家里念經祈福,林逸凡認為那是在搞封建迷信活動,但是他們不那么認為。
林逸凡第一次加入她們叫魂時,就出問題了,貝瑪手里抓著一大把米,家里所有的人都背對著貝瑪,然后貝瑪把米撒向大家,嘴里呸、呸呸地吐著口水,還念念有詞地叨叨著什么,林逸凡終于還是忍不住笑了,向陽嚴肅地對她吼道:“你笑什么,嚴肅一點,不要笑?!?
那件事后,他警告地說:“林逸凡,你是漢族姑娘,可能不知道貝瑪在我們這里的重要性,貝瑪是德高望重的,家家都需要貝瑪,貝瑪如果討厭你,他想整你很容易,要是讓他知道你的生辰八字,他會詛咒你,甚至可以把你咒了得怪病,讓你生不如死!得罪了貝瑪呀,什么怪事都有可能會發生在你身上,所以得罪什么人都不能得罪貝瑪的,你給我記住了。”
“有這么嚴重嗎!我又不是故意的。”林逸凡被他嚇著了。
林逸凡其實真的很想融入他們,可是每次總要出一些狀況,她想也許需要時間把彝族的語言學會才能了解他們吧,只有了解他們,才能融入他們。
留在老家的日子里,向陽每天都有很多時間,他對林逸凡說:“這段時間我就負責教你學習彝族語言,并且跟你講一些關于彝族或者是我們家的事情,你就能更全面地了解我們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