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篇 長期發展

本篇由7篇文章構成。

《“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之間的經濟發展:任務、挑戰與應對方略》指出新中國成立后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創造了舉世矚目的經濟增長奇跡,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完成在即。面對邁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新征程,中國需要明確經濟發展的四大階段性任務:“十四五”末真正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躋身高收入國家行列;到2035年人均實際GDP較2020年翻一番,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到2050年人均實際GDP較2020年翻兩番,達到發達國家平均水平;持續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規模,基本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不過在此過程中,中國將面臨經濟增長動力減弱、增長速度與增長質量之間存在矛盾、中等收入群體收入增速較快下滑以及外部環境趨于復雜四大挑戰。為此,中國需要從充分發揮特色優勢、合理規劃發展路徑、貫徹新發展理念與構建新發展格局,以及加快推進中國經濟學理論體系建設四個維度構建邁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新方略。

《從單一公有制到公有制為主體的混合所有制》梳理與總結了中國生產資料所有制形式和結構的演變過程。中國共產黨在建黨之初的設想是國民革命勝利后建立單一的公有制。在戰爭年代,由于根據地和解放區主要在農村,黨對所有制結構的探索與實踐主要集中在土地問題上。新中國成立后的“一化三改造”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其主要特征是單一的生產資料公有制和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改革開放后,中國共產黨對所有制形式和結構進行了大膽探索和大刀闊斧的改革,通過引進外資和發展個體經濟、私營經濟,逐步形成了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所有制格局。進入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進行了新的概括,建立了公有制為主體的兩個層次的混合所有制結構。這種公有制為主體的混合所有制的探索和成長過程正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活力和發展動力不斷增強的過程。

《新發展格局解析》通過對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理論地位、發展條件和戰略部署進行解析,提出新發展格局理論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最新經濟理論成果,體現了中國共產黨進行理論創新和戰略調整的與時俱進精神。通過分析我國所處的發展階段環境、條件變化,說明構建新發展格局戰略是事關我國經濟全局的戰略決策與深層次變革。通過分析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部署,說明這個理論和戰略的根本目標是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通過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形成強大國內市場,以我國高質量、創新型發展的確定性,應對國際和外部發展日益增多的不確定性,為中國未來15年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奠定堅實基礎,讓中華民族以昂揚的姿態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人口老齡化與養老金的可持續性研究進展》指出隨著“人口老齡化”問題日益嚴重,各國如何維持養老金制度的可持續性是當前迫切需要研究的問題。養老金制度涉及的問題眾多,本文聚焦經濟增長和社會福利兩個角度來研究養老金制度的可持續性問題。首先,本文總結出了養老金制度可持續性與經濟增長的關系。其次,本文結合代際和代內公平問題,探究了養老金制度可持續性與社會福利的關系。再次,本文從人口老齡化的兩個直接原因——預期壽命延長與生育率下降兩方面,綜述了對養老金制度可持續性的沖擊。最后,本文總結分析了我國養老金制度的現狀,提出了我國養老金制度改革的若干建議。

《從人口普查觀察近年來我國人口流動的新變化》基于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分析了我國人口流動最新變化、主要動因和影響。與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時相比,近年來,我國人口流向保持基本穩定,中西部省會城市吸引力增強;人口省內流動明顯增加但出現分化;流動人口老齡化、從業人口向非生產性服務業轉移;流動人口消費“本地化”趨勢增強,代際消費模式差異明顯。大規模流動人口在延續人口紅利的同時,其新變化也將影響我國消費結構和產業投資方向,加劇大城市與中小城市房地產市場的分化,加大大城市公共服務供給的壓力。對此,應加快制造業轉型升級和科技創新,推進流動人口市民化進程,通過規劃和政策,增大和優化公共產品供給。

《知識溢出、吸收能力與經濟增長》基于羅默經濟增長模型梳理了知識溢出、吸收能力與經濟增長的數理邏輯,從理論上闡述知識溢出對經濟增長的作用機理,并利用2006—2017年中國30個?。▍^、市)的面板數據,檢驗三者之間的數量關系。理論研究表明,知識溢出與吸收能力對經濟增長有重要作用,且吸收能力在知識溢出與經濟增長的關系中起重要的調節作用。實證研究發現,知識溢出與吸收能力均表現為對經濟增長的正向促進作用;知識溢出與吸收能力的交互項顯著為正,表明吸收能力在知識溢出與經濟增長的關系中發揮正向調節作用。因此,為實現經濟持續、平穩發展,應不斷鼓勵技術創新,提高區域自主創新水平,促進區域間的交流與合作,充分發揮知識溢出和吸收能力對經濟增長的積極作用。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要注重“三個統籌”》提出碳中和宣示具有重大戰略價值和深遠意義,實現碳中和遠景目標要注重“三個統籌”:一是統籌好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兩步走”戰略與碳達峰、碳中和承諾,把握好能源革命的節奏。在我國基本實現現代化之前,更加注重經濟發展與能源轉型的平衡,在2035年之后加速推進能源轉型。二是統籌好風電、太陽能發電建設與靈活性電力資源供給,加快推進電力系統轉型,搭建能源轉型的另一重要支柱。避免可再生能源與火電“比翼齊飛”式的能源轉型和只把注意力集中在風電、太陽能發電建設“瘸腿”式的能源轉型。三是統籌好能源系統與能源體制的“雙轉型”,構建基于市場的機制,而不是單純地依靠行政手段。

主站蜘蛛池模板: 竹山县| 富阳市| 北海市| 大石桥市| 蓬安县| 迭部县| 竹北市| 辽阳县| 中卫市| 罗城| 孟州市| 石阡县| 安多县| 宁阳县| 合水县| 永嘉县| 丰城市| 于田县| 乡城县| 呼玛县| 永寿县| 宁德市| 北流市| 英德市| 潮州市| 英吉沙县| 伊川县| 阿城市| 沿河| 黑水县| 始兴县| 沂水县| 清水河县| 买车| 张家川| 炉霍县| 宝应县| 黄龙县| 兴城市| 株洲市| 林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