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銀行金融服務創新
- 曾圣鈞
- 1528字
- 2024-06-28 17:29:00
1.1 重新認識銀行
進入銀行工作前,與多數人一樣,我對銀行的理解和認識比較膚淺。雖然平時也看過不少介紹銀行的書籍,但直到實際工作一段時間后,才漸漸對銀行有了比較全面的了解。
銀行是國家金融系統的一個組成部分。在這個龐大的金融生態圈中,除銀行外,還有證券、保險、基金、信托、租賃、消費金融、理財子公司、AMC等機構,其中銀行的機構數量、業務規模是最大的。全國有銀行業金融機構4607家,從業人員380萬人,其中城市商業銀行135家、村鎮銀行1633家、貸款公司13家、股份制商業銀行12家、國有大型商業銀行6家、貨幣經紀公司5家、金融資產管理公司4家、金融租賃公司71家、開發性金融機構1家、民營銀行19家、農村合作銀行27家、農村商業銀行1500家、農村信用社694家、農村資金互助社42家、企業集團財務公司255家、汽車金融公司25家、外資法人銀行41家、消費金融公司26家、信托公司68家、政策性銀行2家、住房儲蓄銀行1家、其他金融機構27家。其中的民營銀行,也包含了我們熟悉的微眾銀行、網商銀行等互聯網銀行。全國有保險業金融機構235家,從業人員800萬人,其中保險集團(控股)公司14家、出口信用保險公司1家、財險公司87家、壽險公司75家、養老保險公司8家、健康險公司7家、再保險公司13家、資產管理公司27家、其他公司3家(農村保險互助)。全國有證券公司139家,從業人員33萬人,公募基金管理機構146家,從業人員8萬人。從經營業務的規模看,截至2022年第三季度,銀行業總資產達373.88萬億元,保險業總資產達26.71萬億元,證券行業總資產12.87萬億元,公募基金行業總資產達26.4萬元。
現在有很多人抱怨銀行“內卷”,不僅同業間競爭激烈,銀行內部競爭也多呈現白熱化。新的應聘者不僅擁有好學位,而且計算機和統計分析等綜合能力也很強。個別同學進入銀行擔心找不到好的崗位,其實沒必要顧慮職業的起點,因為銀行員工的職場歷程會有“一百萬種可能”。入門時的簡歷只是一塊敲門磚,入行后主要還是看實際的工作表現。我剛入行時就在柜臺工作,還管過庫房、檔案室和傳票。在儲蓄柜臺實習時,帶我的師傅很用心,她年年都是銀行標兵甚至是競賽冠軍,退休時也得到了不錯的待遇,畫上了圓滿的句號。她掌握的本領,正是來自在網點工作時,每天操作近200筆業務,枯燥的業務練就了“絕世武功”和足夠的耐心。
銀行屬于現代服務業,職員的服務意識是第一性工作原則,無論是對客戶,還是對同事,都需要給予足夠的尊重和支持。由于銀行客戶種類繁多,涉及公司、個人、金融機構三大類,不同客群都有相應的產品體系,也有不同的服務方法。我記得2005年分管公司條線的行領導在某工作會議時講過一個觀點:銀行的公司業務像種莊稼,春種秋收,精耕細作,只要規劃得好,當年可見到收成;金融機構業務像打獵,只有熟練、敏銳、經驗豐富的獵手才能抓得住稍縱即逝的機會,選人用人很重要;個人業務則像種樹,要持續地培訓和引導,前人栽樹后人乘涼,積累了足夠的感情,業務才會主動過來。三類客戶的服務邏輯不同,但工作原則一樣,沒有捷徑可言。
如今,銀行服務客戶的體量也非常龐大(見圖1),不僅有中國的14.12億人口,還有眾多跨境客群,1.2億市場主體中涵蓋了8200多萬個個體戶、3800多萬個中小微企業。因此銀行客戶經理需要練就“十八般武藝”,不要求樣樣精通,但態度要端正,言談舉止要適當,文筆要過關,報告要有邏輯,最好業余練好一門才藝。在公司方面,面對不同行業客戶時,需要了解企業和行業的情況,提前備好功課,與客戶會面時要回答很多問題,從宏觀經濟、行業到微觀產品等。同時要掌握財務分析方法,讀懂企業的數據。銀行需要與客戶共同成長,幫助客戶經營、投資上取得進步。如果有一天,我們所服務的企業成為上市公司或躋身世界500強,這不僅是企業的榮耀,也是銀行和客戶經理的驕傲。

圖1 中國銀行業服務的客戶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