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外開放新格局下陜西現代幸福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研究
- 劉俊霞
- 1369字
- 2024-06-28 17:10:02
第一章 緒 論
一、研究背景
當前,全球產業結構處于由“工業型經濟”向“服務型經濟”加速轉型的發展時期,現代服務業發展日新月異,發生了巨大變化。以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物聯網和新型終端技術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為現代服務業發展提供了更堅實的技術基礎和更大的發展空間,現代服務業呈現出“跨界融合”的新態勢與新特征。“十四五”時期,中國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國家大力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推動生活性服務業向高品質和多樣化升級,加快發展健康、養老、育幼、文化、旅游、體育、家政、物業等服務業,加強公益性、基礎性服務業供給[1]。國家一系列促進服務業創新與開放發展的舉措不斷出臺,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放寬市場準入,也為外資進入中國服務業市場、分享中國發展紅利提供了機遇,同時國內消費者和相關產業也能得到更多高質量、國際化的服務,這些開放舉措對加快中國服務業對接國際規則,提高其國際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服務業開放合作正日益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既需要物質基礎,也需要精神積淀和文化滋養。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和社會供給能力顯著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廣大人民的基本需求逐步得到有效滿足。進入新時代,我國人民群眾的“需求側”升級為“對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品質化、個性化、高端化,與人的精神文化需求相關的旅游、文化、體育、健康、養老及教育培訓等現代幸福服務業蓬勃發展。現代幸福服務業屬于《服務貿易總協定》(GATS)中的主要部門,是現代服務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中國現代幸福服務業的快速發展既拉動了消費增長,也促進了消費結構的升級。現代幸福服務業不僅可以更好地滿足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追求、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利于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隨著我國推進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和推動高質量發展政策的進一步落實,服務業尤其是現代幸福服務業將是社會發展水平提升的重要標志。瞄準國際標準推動中國現代幸福服務業高質量發展,大力提升現代幸福服務業國際化水平,培育現代幸福服務業在新一輪國際競爭中的新優勢,促進經濟結構向中高端水平邁進,是中國在新發展階段的重要舉措。國家發改委提出,“十四五”期間,要將現代幸福產業打造成為十萬億級的產業,現代幸福服務業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陜西處于國家向西開放的前沿陣地,近年來全力服務“一帶一路”建設,持續發力“一帶一路”交通商貿物流中心、國際產能合作中心、科技教育中心、國際文化旅游中心、絲綢之路金融中心“五大中心”建設,譜寫了合作共贏、追趕超越的新篇章。良好的發展環境與政策支持使陜西的文化、教育、旅游等產業在深度和廣度上有了更大的拓展。按照《陜西省“十四五”服務業高質量發展規劃》的要求,到2025年,全省服務業增加值將力爭突破1.8萬億元,服務業增加值占全省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50%左右,陜西現代幸福服務業發展在新的時期面臨重大機遇,包括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的機遇、大力實施工業化戰略的機遇、進一步擴大需求和承接產業轉移的機遇、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機遇等。促進現代幸福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是陜西落實擴大內需戰略,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抓手,是陜西在新發展階段提升經濟發展水平、推動經濟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