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一、現代幸福服務業的發展過程與特征

(一)現代幸福服務業的發展過程

服務業發展經歷了傳統發展階段、規模化發展階段、產業化發展階段和新興業態發展階段。傳統發展階段的服務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比很低,主要為住宿業。服務業在經濟中的地位遠比工農業低,結構比較松散。規模化發展階段服務業的從業人員占比和基金投入量增加,專業化的服務產品出現,大中型服務企業進入市場,內部分工細化,形成了專業的管理人員階層。產業化發展階段服務業的規模擴張加速,服務經濟概念出現,服務業在經濟中的產值增加且與其他產業互聯互通,服務生產與消費的關系密切化。新興業態發展階段服務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并且能與先進技術結合,從業人員素質有了明顯提升,服務業投資迅速增加,服務業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迅速上升,成為經濟發展的支柱力量。

當前,在技術和知識等力量的共同推動下,服務業在經濟發展中逐步取得主導地位,服務業與制造業、農業的關系不斷加強,服務業的信息化水平越來越高,推動服務業發展的要素越來越向技術、知識和人才傾斜、聚集。現代服務業在第三產業中占比上升較快。需要注意的是,現代服務業是我國特有的一個概念,最早出現于黨的十五大報告中(1997年),黨的十五屆五中全會(2000年)提出“要發展現代服務業,改組和改造傳統服務業”。從理論與實踐來看,現代服務業是一個相對動態的概念,是對第三產業的延伸和發展,具有高技術性、知識性和新興性的特點。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增長,經濟發展動力更多依靠消費的背景下,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滿足人們生活條件改善后對生活質量的追求、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人民生活質量和幸福感相關的產業越來越受到重視,以旅游、文化、體育、養老等服務業為代表的現代幸福服務業蓬勃發展。

(二)現代幸福服務業的發展特征

進入新的發展階段,中國高度重視現代服務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進現代服務業的發展。金融危機發生后,為促進產業結構升級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國家及各地區尤其是經濟相對發達的沿海地區和中心城市,更加重視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促進現代服務業的發展。當前,中國經濟發展動力正由投資主導轉向依靠消費拉動,這為現代服務業和幸福產業發展打下了基礎并提供了動力,多地將發展現代服務業尤其是發展現代幸福服務業作為經濟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現代幸福服務業已經不再是傳統模式的簡單延續,而是以健康、綠色、智慧等為特征的新興產業,現代幸福服務業高質量高水平發展有利于提高服務業發展質量,創造更多的創業、就業機會,可以更好地滿足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追求、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現代幸福服務業發展以服務保障經濟高質量發展、增進民生福祉為導向,價值鏈向高端延伸,現代服務業向縱深發展的特征日益明顯。

1.現代幸福服務業呈融合發展態勢

實踐證明,產業融合是實現經濟發展提質增效、轉型升級的重要舉措,服務業的跨產業滲透與融合已成為發達國家經濟增長和產業發展的新范式。在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升的過程中,中國政府始終以人民為中心,把為人民造福的事情真正辦好辦實。黨的十八大以來,在謀劃和推進改革的過程中我國始終強調,站在人民立場上把握和處理好涉及改革的重大問題,從人民利益出發謀劃改革思路、制定改革舉措,與人民生活緊密相關的產業越來越受到國家的重視。教育、健康、養老、文化、旅游、體育產業跨界融合發展也逐漸取得了重要成果。2018年,隨著文化和旅游部組建,各地文化和旅游機構改革也陸續完成,文旅融合體制機制進一步理順。老齡化的發展對康養產業的融合起到了助推作用,《“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給健康產業帶來重大影響,健康產業與旅游產業、體育產業的融合等呈現出巨大的發展潛力。國家發改委辦公廳、民政部辦公廳、衛生健康委辦公廳聯合印發《關于建立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重點聯系城市機制的通知》,也進一步促進了養老與文化和旅游等現代幸福服務業的融合發展。各行業的發展提升都離不開教育的支撐,現代幸福服務業之間的融合與跨界發展成為新常態下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

2.現代幸福服務業數字化水平不斷提升

推動服務網絡化、平臺化、智能化,加快服務業數字化變革,有利于完善服務業功能,促進產業結構升級,更有利于回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待。現代幸福服務業在總量不斷提升和投資不斷增長的情況下,緊抓數字經濟發展機遇,不斷運用互聯網思維和市場化、社會化機制,通過數字信息技術手段,促進服務業態、服務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創新。旅游等服務業通過與大型網絡平臺對接,與互聯網技術深度融合,大幅提升了傳統行業信息化水平,充分釋放了數字產業對經濟發展的放大、疊加和倍增作用。“互聯網+服務業”的新發展格局初步形成,“互聯網+”的邊界不斷拓寬,越來越多的行業開始進行“數字化”轉型工作。在線問診、在線教育等服務業被摁下數字化的“快進鍵”,“健康碼”進一步拓展了小程序生態,為長遠的數字化服務、數字化經營奠定了基礎。服務業數字化“新基建”將為推動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能、新引擎。服務業也有望通過全面數字化轉型實現彎道超車,成為助力宏觀經濟增長的重要抓手。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清華大學等聯合發布的《2020中國生活服務業數字化發展報告》指出,數字經濟與服務經濟的深度融合,拉開了中國生活服務業數字化發展的大幕,不僅極大地便利了居民生活,也不斷推動服務業及相關行業變革,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3.現代幸福服務業新業態不斷壯大

現代幸福服務業是具有低資源、低能源消耗和高附加值特點的新興服務業,健康、綠色、智慧是其主要的特征。現代幸福服務業的生產方式大多低能低耗、健康環保,能夠在為人民群眾提供相關產品和服務的同時,減少對生態環境的負面影響,是名副其實的綠色產業。現代幸福服務業不是資本密集型產業,其所使用的生產要素以人力資本為主,許多人都可以加入現代幸福服務業的創業隊伍中來,提供豐富多元的產品和服務。與此同時,隨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不斷增長,對個性化產品和服務的需求日益上升,現代幸福服務業可以不斷創造新的就業機會。因此,現代幸福服務業的快速發展有利于增加就業,讓人們在勞動中收獲更多幸福感。在當前我國“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催化下,提高服務業綠色發展水平,促進綠色產品消費,倡導綠色低碳生活方式,使得現代幸福服務業發展面臨新的機遇。隨著生態環境領域不斷拓寬,產業邊界將進一步模糊,現代幸福服務業的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涌現。生態旅游、休閑養老、遠程教育、健康管理、“體育+”等構建了一種全新、高級的體育生態系統,新的服務模式快速發展,消費渠道不斷得到拓展。現代幸福服務業的特性進一步凸顯,在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背景下,現代幸福服務業新業態不斷壯大,存在非常大的發展空間。

4.現代幸福服務業國際化水平穩步提高

當前,中國在堅守國家安全底線的前提下,加大開放力度,豐富開放內涵,深度融入全球服務業分工體系,以高水平對外開放提升服務業國際化水平。對外資全面實施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簡化外資企業設立和變更管理程序。推動教育、醫療、養老服務、保險等領域有序對外開放,逐步放寬準入限制。推動沿海沿邊內陸服務業全方位開放,發展高層次外向型服務業。在《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中,中方服務貿易開放承諾達到了已有自貿協定的最高水平。中國也在積極挖掘海外市場潛力,充分依托RCEP平臺,積極引導企業“出海”開拓市場,高質量服務于“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同時,中國各地依托自由貿易區,在現代幸福服務業國際化產品供給方面紛紛出臺相關政策予以保障,旅游業進一步完善與國際通行規則相銜接的旅游管理體制,深化文旅融合,全面提升文旅服務質量和國際化水平,滿足國內外人民對美好旅游和文化生活日益增長的需要。部分省份利用區位、氣候、資源優勢,結合“一帶一路”“健康中國”等重大布局,推動康養、體育產業的高質量、特色化、國際化發展。在教育國際化方面,中國更是取得了巨大成就,尤其是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領域,中國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發展道路,提升學校國際化能力,吸引世界各國優秀青年來校學習,鼓勵中外學生交流,加強中外人文交流,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使現代幸福服務業國際化水平實現了穩步提高。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察雅县| 伊宁县| 霸州市| 额敏县| 绍兴市| 家居| 图片| 荆门市| 库尔勒市| 马公市| 伽师县| 靖远县| 油尖旺区| 兴仁县| 马尔康县| 青岛市| 红桥区| 汝城县| 杭州市| 开平市| 阜新市| 大厂| 安远县| 巩留县| 青铜峡市| 玉环县| 岚皋县| 宁波市| 鄢陵县| 谢通门县| 德兴市| 景宁| 凤凰县| 石狮市| 钟祥市| 盐城市| 烟台市| 舟曲县| 太保市| 云安县| 铁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