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管股權激勵合約、控股股東股權質押與資本結構動態調整:基于代理沖突視角
- 侯麗
- 1250字
- 2024-06-28 17:53:17
二、研究意義
(一)理論意義
第一,調整成本是決定資本結構動態調整的重要因素。從代理沖突視角實證檢驗高管股權激勵合約和控股股東股權質押以及兩者交互作用對資本結構動態調整的影響,可以間接測度股東和管理者、控股股東和中小股東以及雙重代理沖突引起的調整成本變化,有助于發揮公司治理內部因素在動態權衡理論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推動動態資本結構模型改進。現有文獻大多從靜態視角考察高管股權激勵與資本結構的關系,而從動態視角探索高管股權激勵合約對資本結構調整速度影響的規律,有助于擴大研究范疇。以股權質押為切入點,研究控股股東行為對資本結構動態調整影響的規律,能夠更為直接地衡量控股股東的利己行為。本書把高管股權激勵合約和控股股東股權質押納入資本結構動態調整影響因素體系,有利于全面地理解資本結構變化規律,為尋找中國資本結構調整速度較慢的治理性因素提供經驗證據。
第二,豐富了股權激勵理論并拓展了控股股東股權質押經濟后果。以往研究大多將股權激勵合約作為一個整體,探討公司治理相關問題。本書實證檢驗股權激勵合約條款(行權條件、有效期、股權授予比例、激勵方式等)對資本結構動態調整的影響,豐富了股權激勵效應影響因素的研究,對股權激勵實施效果的改善具有重要參考價值。已有研究從資金占用、盈余管理、信息操縱、稅收規避等方面考察控股股東股權質押后的掏空動機或防御控制權轉移風險動機對上市公司的影響。本書從公司資本結構動態調整角度考察控股股東進行股權質押后,其利己動機對上市公司投融資決策的影響,拓展了控股股東股權質押產生的經濟后果。
(二)現實意義
第一,對優化公司資本結構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高管股權激勵合約能夠促使管理者積極調整和優化資本結構:當實際資本結構高于目標水平時,“去杠桿”可以降低破產風險并緩解負債利息壓力;當實際資本結構低于目標水平時,則負債會發揮相機治理作用。通過資本結構的向下和向上調整,可最終縮小資本結構偏離目標程度,提升公司價值。因此,利益相關者應當積極鼓勵上市公司實行股權激勵,設計合理的股權激勵合約條款,促使管理者加快調整資本結構。
第二,對完善公司治理機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股權激勵合約既是優化公司資本結構的重要機制,也是緩解股東與代理人之間利益沖突的治理機制。控股股東股權質押會降低資本結構調整速度。此外,進行股權質押的控股股東通過股權激勵合約協同高管利益,為其掏空和防御控制權轉移風險行為提供了方便,導致公司治理機制扭曲。因此,監管部門應識別控股股東股權質押比例過高所產生的不良經濟后果,預防控股股東扭曲公司治理機制的行為,加強公司信息披露管理。
第三,對公司通過外部媒體渠道優化資本結構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媒體報道通過信息傳播效應和揭露功能形成輿論壓力,約束控股股東和高管的機會主義行為,有助于提高資本供給者與上市公司之間的信息透明度,從而弱化控股股東股權質押與高管股權激勵合約交互作用對資本結構動態調整的負向影響。媒體監督可以作為彌補正式法律制度不完善、公司信息披露不充分的一種有效的外部治理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