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實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路徑研究
- 李麗娟等
- 16字
- 2024-06-28 18:44:38
第2章 河南省境內黃河流域特點分析
2.1 黃河流域特點
河道指河水流經的路線。河流流域指的是面,河道指的是線。1973年,國家水電部公布數據:黃河流域面積752443平方公里,黃河干流全長5464公里,并把以往“黃河流經八省區”的提法,改為流經九省區,即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回族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陜西、山西、河南和山東等九省(區),最終黃河經過墾利縣注入渤海。黃河流域面積上中游占97%。流域西部地區屬海拔在3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中部地區絕大部分屬海拔在1000~2000米的黃土高原,東部屬黃淮海平原。黃河的西部和北部相對干旱,東部和南部相對濕潤??偟慕邓厔菔怯蓶|南向西北遞減,降水量最多的是流域東南部,年降水量達800~1000毫米,降水量最少的是流域西北部,年降水量只有200毫米左右。根據黃河自然地理特點,其概況如下:①黃河上游。青?,敹嘁陨蠈儆诤釉炊危泻0?260米以上的、儲水量47億立方米的扎陵湖和儲水量108億立方米的鄂陵湖。上游水量相對豐沛,水資源豐富。②黃河中游。中游的流域面積34.4萬平方公里,處于黃土高原,是洪水和泥沙的主要來源區。③河南滎陽桃花峪以下為黃河下游。流域面積2.2萬平方公里。河床高出背河地面4米至6米,具有上寬下窄的特點。
黃河水資源總量不到長江的7%,人均占有量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25%,是連接青藏高原、黃土高原、華北平原的重要生態廊道(張振偉、馬建琴,2008)。此外,煤炭、石油、天然氣和有色金屬資源豐富,是中國重要的能源、化工、原材料等基礎工業基地。黃河流域又是能源流域,是中國一次能源煤炭與二次能源電力最主要的生產供應基地,約占中國一次能源產量的40%(陸大道,2019)。隨著能源和原材料工業發展更為迅速,自然資源開發利用導致了資源耗竭與環境污染。黃河流域生態環境脆弱導致局部地區生態系統退化,水土流失嚴重,黃河水資源保障形勢嚴峻,存在綠色轉型發展等諸多亟須解決的重大問題。黃河流域在中國生態安全和經濟發展中具有重要的全局性和戰略性地位(王鎮環,2018)。在資源型城市轉型等傾斜性政策及大規模水利建設和水患治理等實踐推動下,黃河流域9個省區總人口3.4億,地區生產總值約20萬億元,分別占全國的約1/4,是中國重要的經濟地帶,事關國家生態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的興衰。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離不開黃河流域的核心支撐。黃河流域的生態文明意識形態及其所展現出的文化價值都具有重要的生態功能前提。黃河流域目前面臨的源基地問題、生態屏障問題、區域經濟發展極不平衡問題,都要求黃河流域必須實行規范的長期有效的綠色轉型發展、轉換新能源模式,縮小地區與地區之間區域發展的差異,以此保證可持續發展。必須對黃河的生態環境進行保育修復,使其具備國家生態安全功能,促進沿黃地區及北方地區的生態保護和經濟高質量發展,跨區域發展黃河流域,同時,全面總結黃河歷史,規劃提升創新文化,并帶動提升和增強國家整體文化的自信力和價值度,發揮黃河生態文明既有的光輝歷史,傳承黃河文化在中華民族大文化體系中的核心與支撐作用,讓黃河真正造福于人民,成為廣大人民群眾的幸福來源。要做好黃河保護和發展工作,發揮生態屏障優勢,樹立人水共生理念。
在鄭州召開的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是重大國家戰略,黃河重大戰略的提出,將成為推動我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新的重要驅動力(習近平,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