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讓她上封面
- 都重生了誰不是個文豪啊
- 問云何處
- 2004字
- 2024-07-27 23:18:02
看完畢意南給《燕京青年周刊》的特稿,張昭平由衷稱贊道:“金玲,你這次可算是挖到寶了,小畢同學不僅歷史雜文寫得好,對當下的時事熱點也有自己的獨特見解。”
金玲笑著點點頭:“是啊,我也沒想到,他不僅從這些新聞片段里抽絲剝繭,推理出事件的大致輪廓,還能從更深的層面剖析背后的原因,真是普通娛樂記者不能夠相提并論的。”
“這篇特稿雖然寫的是娛樂圈,卻不像那些花邊新聞,只知道制造噱頭,難怪他敢要三千元一千字!”
張昭平心里明白,這篇稿子一旦發布,帶來的收益是不可估量的。
算下來,這篇特稿要支付的一萬元稿費,實在是物超所值。
當然了,畢意南也一點兒沒虧。
要知道,2004年的時候,燕京的平均房價也不過4000元左右一平米,一篇文章賺一萬元,對于當時的大學生來說無疑是天降橫財。
“不過,馬上就要春節了,這樣揭露社會陰暗面的文章,登在雜志最醒目的位置,會不會不太好?”金玲作為資深的媒體人,有著自己的考量和顧慮。
“嗯,這個時間點,估計各家媒體都要開始轉變風向了。”張昭平思考了一會,繼續說道:“但是這篇文章要是不重點推薦的話,又失去它的意義了。你看這樣好不好?我們改到下期再發,你和小畢同學也商量一下。”
于是,金玲帶著主編布置的任務,撥通了畢意南的電話。
“阿南,我剛和張主編聊完,我們都對你的這篇特稿贊不絕口。”
“哪里,哪里。”
畢意南表面上客套了幾句,實際上卻早就知道這篇稿子一定會被采用。
“你也別謙虛了,稿費就按咱們之前定好的價格給你。不過這不是快過年了,我們覺得還是等到下期再發比較好。”
“我明白的。”
畢意南也注意到了時間問題。
沒辦法,“大過年的”這四個字,真是刻在幾代人的基因里。
所以,他既猜到了雜志社可能會做這個決定,也思考了一個備選方案。
“金玲師姐,我還有個想法,那不如做一期春節特刊,邀請童謠上封面。”
“讓童謠上封面?她現在可是處在風口浪尖上,影響好嗎?”
“師姐,咱們做媒體的,最重要的不就是影響嗎?至于,到底是好影響還是壞影響,又該由誰來定義呢?咱們做什么事也不可能讓所有人都高興吧。”
“我明白了,我這就去和張主編商量一下。”金玲隨即掛斷了電話。
畢意南的提議很大膽,但可能得到的收益非常高,金玲雖然覺得有些過于冒險,但還是決定第一時間匯報給領導。
實際上,這并不是畢意南臨時起意,異想天開。
在他的記憶里,正是這個“張國力之子打人事件”發生后,讓剛上大學的他第一次對“炒作”有了切身的體會。
當時,有一家叫做《東南西北·大學生》的雜志最先把握住了這個機會。
他們為了在這件事情熱度最高的時候刊登童謠的封面,直接讓她擠掉了當時原定的封面明星周訊。
考慮到2004年的時候,一個已經是家喻戶曉的明星,一個還只是名不見經傳的戲劇學院學生,這樣的決定可謂相當大膽。
這個童謠的封面也確實在媒體圈引起了軒然大波,消息一經報道,就有評論說,這是童謠與雜志聯手的舉動,是她為借挨打而出名的“炒作”“策劃”。
后來更是有媒體披露說,童謠是在張國力等家長級人物的授意下,出面報案稱黃定雨性侵犯。并且猜測,童謠上雜志封面是張國力“反撲行動”中的關鍵一步。
這個雜志的副主編隨即公開斥責這些言論:“一個時年十八九歲的女學生,怎么會付出血的代價來炒作自己?更怎會想到被打成那樣后找雜志繼續‘出名’?那些議論的家伙太有想象力了,或許他們才是策劃高手。”
他還解釋說,“張莫被勒令退學后,其打人事件余波未息,這個剛剛跨入20歲門檻的年輕女孩將要背負多大的心理壓力?曾經是癡男怨女的兩個新人演員,今后將如何對待演藝、對待學業、對待愛?我們雜志發稿僅僅意欲引發大家對此事的全新層面的思考。”
一番言論,表面上全是仁義道德,私下里都是利益算計。
到底有沒有“引發全新層面的思考”只有鬼才知道。
畢意南記得的是,作為一本知名度非常有限的雜志,《東南西北·大學生》用童謠當封面的那期,直接賣到脫銷,雜志社自然也賺得盆滿缽滿。
本著肥水不留外人田的原則,畢意南覺得應該把這個思路分享給金玲和張昭平一下。
當然了,他也僅限于提出建議而已,決定還是交給人家自己去做。
沒想到,僅僅十幾分鐘后,金玲就打來電話——
張昭平居然沒怎么猶豫就接受了畢意南的提議。
只能說,他可能自己早就動過這個念頭了。
另外還有一件事,當然就是封面文章了。
自然也是希望由畢意南來寫。
對于這個要求,畢意南早有準備。
雖然沒有坐地起價,要求更多的稿費,但也提出了一個自己的想法。
這篇文章他不打算署名自己,而是要以劉辰的名義來發表。
因為這篇文章會和他之前的特稿,形成完全不同的觀察角度。
一篇是戀愛傷痛:霸道總裁愛上我,但是總裁打人怎么辦?
一篇則是紀實文學,深入探討娛樂圈光鮮亮麗下的權力與欲望。
直觀來來,兩篇文章、兩種觀點、兩個作者都會給讀者一種打擂臺的感覺。
但是,誰強誰弱卻一目了然。
既然這樣,畢意南當然要作打贏的那個了。
總不能都署自己的名,被人以為是精神分裂吧?
從開始報道這件事以來,線索、資料都是劉辰幫忙查找收集的,他這個背鍋俠當的實至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