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醉仙樓,賣野豬肉
- 滿級大佬之錦鯉福娃
- 星悅妹
- 2048字
- 2024-06-07 07:26:23
父子趕著牛車,半個時辰后,來到了鎮上,許老頭趕著牛車來到,鎮上最大的酒樓,醉仙樓的門口。
許老頭對著兩個兒子,說道:“你們兩個且在這里等著我,我去問問看”。許老頭下了牛車,就把牛繩,交給三兒子許文翎拿著。
許老頭這才往醉仙樓里走,剛走進酒樓,就有一個店小二迎了上來,店小二開口:“這位客官,您來的早了些。要不您等會再來吃飯可好,這時候大廚們還在收拾食材呢!”不愧是鎮上的大酒樓,店小二一點都沒有店大欺人。
許老頭滿意店小二的態度,這才開口:“小二哥,老漢我不是來吃飯的,我是來買野豬肉的,我們已經在家里收拾好了,不知貴店可要收野豬肉啊!”
聞言,店小二就喜上眉梢,心想:‘昨天掌柜的還在抱怨,最近都收不到什么好的野物,沒想到今天就送上門來了,又怎么可能不收呢!’
店小二連忙開口:“大爺,我們酒樓收野豬的,也收其它的野物,您要是有其他的野物,也可以帶來我們醉仙樓售賣的。對了,您先坐會,小的這就去叫掌柜的,來與您談野豬的價格”。
店小二說完,就風風火火的跑去后院,找掌柜的去了。許老頭也在大堂的,椅子上坐了下來,開始打量酒樓的裝潢。
大堂中央,是一張張擺放整齊的木質桌椅,桌面上雕刻著精美的花紋,顯得古樸而典雅。
四周的墻壁上,掛著幾幅字畫,筆觸流暢,墨色淋漓,透出一股文雅之氣。墻角處,擺放著幾盆翠綠的盆栽,葉片上露珠晶瑩,仿佛是大自然的饋贈。
此時的店小二已經來到,酒樓后院掌柜的房間,抬手敲了敲門。咚咚咚……店小二開口:“掌柜的,有個大爺來賣,已經處理好的野豬肉,您去看看給多少錢合適”。
屋里正在算賬的王掌柜,聽言說道:“好,我這就出來看看”。當王掌柜的看到,在大堂凳子上坐著的大爺時。
疾步上前,開口道:“大爺,可是您要賣野豬肉,給我們醉仙樓啊?野豬肉在哪里?方便讓在下看看嗎?”
許老頭看掌柜的,也如此的謙遜有禮。頓時對酒樓的好感,那是蹭蹭的上漲啊!
于是也不賣關子了,開口道:“是老漢要賣處理好的野豬肉,給你們醉仙樓。野豬肉就在貴店門口的牛車上,有老漢的兩個兒子看著呢!
當然方便查看,不過掌柜確定要在,醉仙樓門口看嘛?老漢覺得還是去后院查看吧!要不然多影響醉仙樓的形象啊!”
聞言,王掌柜的也覺得,大爺的話沒錯是這個理。于是點點頭道:“還是大爺考慮的周到,那麻煩您讓您的兩個兒子,把牛車趕到醉仙樓的后院”。
然后王掌柜有對店小二,說道:“你去把后門打開,就在那里等著,我這就隨大爺出去”。
王掌柜看著許老頭,開口:“大爺我們這就出去看看吧!然后順道一起去后院”。
許老頭點點頭,許老頭在前面帶路。兩個人出了酒樓后,來到牛車面前。老四許文琛只是掀開了床單的一角,王掌柜看到了,處理好的野豬肉,而且還挺新鮮的。
王掌柜開口道:“大爺,這野豬肉我們醉仙樓收了,先去醉仙樓后院吧!我們再詳談可好啊!”
許老頭開口:“掌柜的請你和我們,一起坐在牛車上,也方便為我們指路”。
聞言,王掌柜:“好,那我們就一起去”。四人都坐上牛車后,老三許文翎趕牛車,順著王掌柜指的路而去,沒一會就到了醉仙樓的后門。
王掌柜開口說:“就是這里了,你們把牛車趕進去吧!等會也能搬野豬肉,也能輕松一點”。
許文翎聽完點點頭,就將牛車停在了,醉仙樓后院中。王掌柜開口:“大爺,這野豬肉是已經處理的,也算是比較新鮮的了。
您聽我給您報一下價格,您聽一下看看啊!這野豬沒處理過,不新鮮的一斤30文錢”,新鮮的一斤35文錢。
處理過的野豬肉,不新鮮的一斤40文錢,新鮮的一斤45文錢。大爺您今天要賣的野豬肉,我給您算45文錢一斤,您看怎么樣啊?”
許老頭心里可是很高興的,面上卻是淡淡的,至于兩個兒子,第一次來賣野豬肉,毫無經驗。所以兩個人都有些麻了。
王掌柜還以為是,他們不滿意這價格呢!于是連忙開口:“大爺,在下保證45文錢,一斤野豬肉已經是市面上,比較高的價格了。您看……”
許老頭淡定點點頭,開口:“掌柜的讓小二哥稱一下吧!老漢把野豬肉賣給醉仙樓了”。
王掌柜松了口氣,最近的野物是越來越難收了,所以啊!今天看到這野豬必須得拿下。
掌柜的開口:“大柱啊!再去叫幾個小二來,來把野豬肉都稱一下,看看有多重,好給大爺結算銀錢”。
小二哥趕緊又叫了,兩個店小二過來。沒一會就稱出來了,小二說:“掌柜的,總共350斤”。
王掌柜非常熟練的,從腰間抽出他的小算盤,手指在上面一陣劃拉。王掌柜笑著說道:“大爺,這野豬總共350斤,一斤45文錢,一共15750文錢,也就是15兩750文錢,您看有問題嗎?”
老四許文琛說道:“掌柜的,您算的沒錯,沒有問題的”。老三許文翎還有點懵,咋一下就賺15兩多呢?都快16兩了,要知道村里一般人家二兩銀子都夠,一大家子吃一年了。
王掌柜把15兩750文錢,全都交給許老頭,又開口:“大爺,下次有野物記得,還送來我們醉仙樓啊!我們醉仙樓絕對給您公道的價格,也不拘是什么野物,都是可以的”。
許老頭淡定的接過銀子,然后隨手揣進兜里,在掌柜的:‘看來這家人可不簡單,畢竟這些附近村里的村民,每年一大家子的收入是多少,自己大約還是知道的。能這樣不將15兩,不放眼里的,可是沒有的’。
然后這個美麗的誤會,就這樣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