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四節 仲景成書思維研究

當我們在用仲景理論和方藥成功救治一個個急危疑難病患者時,發現了《傷寒論》所閃耀的思維學光芒。而當我們對全書包括思維在內的卓越成就進行深入研究時,一個問題凸顯了出來,那就是仲景究竟是循著什么樣的思路,以怎樣的方法寫成了這部不朽奇書的。

經過深入研究,我發現從準備到完成,仲景共經歷了八個不同的思維轉化,我們可以把它稱為《傷寒論》成書的思維八步轉化。

第一是攝取,即觀察階段。

堅持臨床對大量患者反復細致地觀察,并不斷對表象進行系統的研究。隨著時間的推移,對不斷增多的大量臨床資料,用固有理論已難于歸類和解釋,并難以將它們融入固有理論體系中去,以準確地用來指導臨床。因而必須突破傳統規則和方法限制,以求“破繭成蝶”。

第二是設想,即求異階段。

在上一階段成果的推進下,萌動了重新建立一套新理論體系的意念,設想將雜亂的臨床資料系統化,將模糊的表述概念化,將辨治方法規范化,將已較穩定的內容模式化,從而對整個臨床醫療進行一次全新的定向。但在行動過程中,發現一些疾病從證象到治療方法都存在“異類”現象,即有著辨治的特殊性,需要加以區分。因此,建立粗略但卻明晰的病類疆界域區即被提了出來。這時思維自然地轉入了第三步。

第三是排除,即放棄階段。

《傷寒論》以六經立論,因此,以六經原則進行考慮。將符合粗成體系的部分保留,形成六經框架,而把具有另外一類特性的疾病舍棄于六經體系外,另置篇章作分門別類論述。這就是原始書的雜病部分,亦即后世的《金匱要略》。

第四是構建,即成型階段。

在臨床資料不斷增多,認識不斷深化,六經體系完全建立,雜病部分也逐病逐證辨治清楚的情況下,瓜熟蒂落地進入了動筆成書的構建階段。即以《素問·熱論》和中國哲學基本觀整體理論,以及當時哲學的重要概念如陰陽等為主要參考系,將原已粗成的體系進行整合、歸類,構建起了六經框架雛形。但這個雛形既參照了舊論,又融合了新知,在概括紛繁病情的過程中,不僅發現有許多理論矛盾,而且發現有許多臨床缺如必須修改、調整和充實。

第五是修改,即適應階段。

它需要在不斷修正理論、調整和改變框架的同時,將框架所需的臨床內容不斷鑲嵌上去。而正是在這一過程中,六經框架終于循著思維的進程得以確立,但還顯得單薄,需要豐滿。

第六是儲備,即積累階段。

這個積累已不再是理論框架的構建需要,而是臨床具體證治的“真槍實彈”。即臨床醫案材料的充實,這就是《傷寒論》中生動醫案特多的原因。至此,六經體系已被完整地構建了起來。但其整體效能如何,對疾病診治的普遍意義怎樣,需要再投入到臨床這個特大的實試場進行驗證。

第七是運用,即驗證階段。

當仲景通過總體驗證,確信這個理論體系不僅成功地解決了從個體疾病到一類疾病的診療問題,而且確立了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診療原則(即后人所謂的辨證論治原則)后,莊嚴地宣稱,六經理論和雜病診療體系“雖未能盡愈諸病,庶可以見病知源”,并對其思維學、方法學意義加以強調“若能尋余所集,思過半矣”。這是仲景在塑起中華醫學里程碑時的莊嚴宣告,他宣告了中醫臨床醫學從此誕生!

第八是總結,即成書階段。

在經歷了一生的勤求博采,一生的躬身臨床,一生的艱苦探求和一生的破舊立新后,我們的醫圣,以其碩大的雙手,將光照中華、惠及寰宇的科學巨著《傷寒論》奉獻給了醫學界和科學界。

這是一部“珠沉淵而川媚,玉韞石而山輝”的永放光芒之寶典。

這是一部繼往開來的劃時代學術巨著。

這是一部盡百家之美、成圣人之奇、臻至高之境、開獨創之域的奇書。

這是一部中醫臨床診療模式的永恒范本。

當然,這也是閃耀著超前科學思維的一面旗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厂| 无为县| 隆昌县| 印江| 通道| 岑巩县| 安图县| 宁都县| 磴口县| 阆中市| 惠东县| 华坪县| 常宁市| 永川市| 蛟河市| 柯坪县| 应城市| 鹤岗市| 昌宁县| 江孜县| 都匀市| 张北县| 万年县| 皋兰县| 常熟市| 普宁市| 麦盖提县| 栖霞市| 吉林省| 巴南区| 加查县| 青海省| 绥滨县| 霍邱县| 葫芦岛市| 三门县| 荆门市| 屏南县| 武鸣县| 金寨县| 麻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