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呂序

中醫藥學奠基于秦漢時期的經典著作,現存的有《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湯液經法》《傷寒雜病論》等。《黃帝內經》著重于理法、針灸之研究;《神農本草經》是中藥學之典范;《湯液經法》是《漢書·藝文志》記載的“經方十一家”之一,根據學者考據,后世《傷寒雜病論》中許多方劑都源出此書,《脈經》《輔行訣》及《千金翼方》中也引用了本書許多條文,可惜此書在唐代之后失傳;《傷寒雜病論》是東漢醫家張仲景勤求古訓、博采眾方,合理、法、方、藥于一體而集大成之杰作。

漢代以后,歷代醫家傳承經典、勤奮臨證、獨立思考,對中醫藥學有所發展,乃至創新,不斷豐富了中醫“寶庫”。我研究經典、經方幾十年,曾撰文“用好經方的四個境界”。第一個境界:方證相對,即用原方。這個境界的根本,就是熟讀背誦,有了這種功夫,臨床上“對號入座”,就會以小學生的水平,達到良醫之良效!第二個境界:隨證加減,活用經方。這個境界,需要勤學深思,融會貫通,有了這種功夫,臨床就能既守“規矩”,又懂“方圓”,活學善用也。第三個境界:善師古法,創立新方。如此境界,需要幾十年的潛心學習,勤奮實踐,再有獨立性思考、創新性思維,才能具備自創“新方”之資格。歷代良醫之“時方”的創立,就是善師經方大法而來。第四個境界:融會新知,古為今用。一百多年來,西醫學在我國的崛起,打破了中醫“一統天下”的傳統局面。對此,中醫人應防止兩種傾向:一是妄自尊大,一是崇洋媚外。應審時度勢,衷中參西,優勢互補,以利更好地服務于大千世界之蒼生。

我的本科學生李際強,多年來與我有交流溝通,是一個有作為的好學生,他主辦的學術會議邀請我講座,師生交情深厚。近日,李際強主任將其與同事蔡樺楊副主任主編的《仲景經方臨床實踐錄·呼吸病篇》書稿寄給我,渴望讓我寫個序文。看了編寫說明、目錄及部分醫案,十分高興!高興的是,李際強得意弟子帶領的這個團隊所整理的經方醫案,具有上述“用好經方的四個境界”之第一境界的功夫,第二個境界的靈威,以及第三、第四境界的潛力。經此為基礎,不斷學習,日有進步,持之以恒,堅守中醫,努力攀登,有希望成為中醫隊伍之新秀,成為廣大患者信賴的良醫。如此熱愛中醫,酷愛經方之弟子、之團隊、之著作,愿為之序。

呂志杰

庚子年仲秋于海口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乐山市| 永安市| 班玛县| 临澧县| 枣强县| 井研县| 贵定县| 子洲县| 南投市| 深水埗区| 溧阳市| 阳新县| 南城县| 凭祥市| 天柱县| 凤庆县| 成都市| 景泰县| 枣庄市| 芜湖县| 洪江市| 上高县| 扎赉特旗| 通化市| 星座| 揭阳市| 平江县| 崇义县| 延边| 莫力| 郧西县| 台南县| 百色市| 论坛| 定陶县| 临西县| 诸暨市| 楚雄市| 彰武县| 竹北市| 孟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