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壯醫針灸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三五”規劃教材)
- 林辰主編
- 3236字
- 2024-06-12 19:09:29
第二節 壯醫藥線灸基礎理論
壯醫藥線灸理論的核心內涵是天、地、人三氣同步理論和氣血均衡學說。氣血均衡學說主要是依據龍氏祖傳藥線灸治口訣“疾患并非無中生,乃系氣血不均衡”發展而來。
一、壯醫藥線灸的基本特點
1.優勢病種突出
壯醫藥線灸對一些疾病療效非常明顯,如感冒發熱、口瘡、紅眼病、偏頭痛、痛經、消化不良、蚊叮蟲咬、風瘙癢、皮膚過敏及一些奇難雜癥等。近年來,應用藥線灸治療一些復發性、難治性疾病,臨床上也獲得較好的療效。
2.操作簡單,療效確切
在壯鄉,民間醫生常隨身攜帶這種藥線,即使在田間地頭,也可隨時隨地為鄉民治病;不受時間、地點、場所限制,沒有酒精燈可用油燈或蠟燭代替,甚至還可用打火機、火柴作為治病的輔助器械(點灸火源),非常便利。每次治療往往只需幾分鐘,既省時又省力。藥線灸可治療病種多,療效確切。
故藥線灸有治療操作方便、設備簡單(只需一盞燈——酒精燈或蠟燭、一個打火機或火柴)、一根藥線(藥線可以隨身攜帶),施灸方便(不受時間、場所限制,隨時隨地均可以施灸治療)、經濟成本低廉、有確切的療效等特點。
3.無毒副作用
藥線灸在灸治時,局部會有蟻咬樣灼熱感,但因藥線灸時接觸穴位或皮膚的時間非常短,故無難忍之痛苦;灸治后僅有一非常小的反應點,當天或數天后自行消失,不會留有瘢痕或其他后遺癥,沒有任何毒副作用,安全可靠。
4.綠色無污染
藥線點燃后無煙霧形成,藥線隨使用而消耗掉,無藥物殘渣或殘留,不會造成環境污染。
5.協同治療作用
藥線灸可以單獨應用,也可以與其他療法(包括內治法和外治法)或其他藥物聯合應用。藥線灸與其他方法聯合應用時,不影響其他療法(或藥物)的療效,并且可起到療效協同作用,可提高綜合治療的效果,尤其是壯醫針刺和藥線灸同時使用,可以提高臨床療效,有效縮短病程,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二、壯醫藥線灸的氣血失衡論
氣血失衡學說源于龍氏祖傳醫訓。龍氏壯醫藥線灸對疾病病因病機的認識為“疾患并非無中生,乃系氣血不均衡”。也就是說,人體之所以生病,主要是由于機體內的氣血失去均衡所致,人體發病與氣血功能失衡密切相關。
壯醫學認為,人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可分為天、地、人三部,分別有天氣、地氣和人氣。人體氣血功能正常平衡,三部之氣同步運行,協調統一,身體才能處于健康狀態。當人體感受毒邪或體虛而致龍路受阻塞則引起龍路不通,火路受阻滯而影響體內信息的傳遞,體內氣血功能紊亂,平衡關系被破壞,天、地、人三部之氣就不能同步運行,人體就會發病。當邪毒入侵人體,引起正邪相爭,導致氣血功能紊亂,“三道”“兩路”(“三道”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營養物質化生、貯藏、運行及糟粕排泄輸布的通道,即谷道、氣道、水道。“兩路”是人體內維持人體生機和反映疾病動態的兩條極為重要的內封閉通路,包括龍路和火路)受阻,復加氣血運行不暢,氣血平衡關系失調,天、地、人三部之氣不能同步運行而發病。或由于人體正虛,臟腑、氣血、骨肉、“三道”“兩路”等功能減退,導致水毒、痰毒、食毒及瘀毒等內生邪毒滯留體內,使“三道”“兩路”受阻,氣血運行不暢,天、地、人三部之氣不能同步而發病。
氣主要指人體之氣。氣既是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又是指生命的動力,是構成人體的本源,即功能活動,是人體生命活力的體現。氣雖然肉眼看不見,但可以感覺得到。壯族先民從生活中直觀感受到氣對于人體的重要性,如活著的生物都是有氣的,“有氣”是一切生物有生命的體現。壯醫學認為氣有兩種:一種是有形之氣,是指肉眼可以看到(比如氣候寒冷時,人呼出的氣霧),以及雖然肉眼看不到,但可以感覺到的大自然之氣,活人有氣息,一呼一吸,進出的都是氣,人死了呼吸就會停止,自然不會有氣進出;另一種是無形之氣,這主要是指人的生命活力,比如活人呼吸所進出的,全是氣,呼吸出入正常,則生命活力旺盛,呼吸減弱,生命活力減退,呼吸停止,生命運動停止。壯醫診斷一個患者是否已經死亡,主要依據三點:一是觀“巧塢”是否停止一切活動,如“巧塢”停止一切活動則意味著人的死亡;二是聽“咪心頭”是否還在跳動,人死了“咪心頭”就會停止跳動;三是察鼻孔是否還有呼吸,即有無進出氣,人死了呼吸就會停止,自然不會有氣進出了。可見有氣無氣,是判斷生與死的標志之一。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說人體生命以氣為原,以氣為要,以氣為用,有了疾病則以氣為治。
血,壯語稱為“勒”,是循行龍路之中含有豐富營養的紅色液體,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之一,具有營養和滋潤全身的生理功能,是營養全身骨肉臟腑、四肢百骸極為重要的物質,又是神志活動的物質基礎,具有上注“巧塢”濡腦養神的作用。血是由水谷精微通過“三道”即谷道、氣道、水道的聯合作用并由氣所化生而成,運行于龍路之中,外達皮毛四肢百骸官竅,內至臟腑組織,循龍路網絡運行不息,對人體各部分起營養滋潤作用,以維持其正常的生理活動。
氣血化生于谷道、水道、氣道,運行于龍路、火路,滋養著全身組織器官,最后又通過谷道、水道、氣道排出人體代謝產物,化歸自然界,完成氣血的循環,如此周而復始,如環無端,使人體各臟腑組織官竅的功能得以正常發揮,從而維持人體的正常生命活動。氣血同為人體的基本營養物質,通過龍路、火路的網絡而循環流行,上達天部,下抵地部,中行人部,布散全身,滋養機體,共同維持人體的生命活動。氣血充足,人體才可得到滋潤,生命活動才有了原動力。氣血在滋養人體各種器官組織的同時,收集體內各種代謝產物,通過龍路、火路的輸送,回傳到谷道、水道、氣道,再由“三道”排出體外,化生為自然界的天氣、地氣。因此,氣血從化生、運行輸布,到滋養、排泄,歷經四大過程,每一過程均須平衡調暢,方能維持人體的正常生命活動,氣血平衡是人體健康的先決條件。
氣和血一陽一陰,是構成人體的基本物質。人體氣順血足,氣血運行通暢,則氣血調和,氣血保持協調平衡狀態,亦即氣血均衡,這時人體內部的天、地、人三部之氣就能同步協調運行,并能與大自然的天氣、地氣保持同步運行,生化不息,從而使人體具有自然的適應力、防衛力和自愈力并能適應外界天地之氣變化,維持整個機體平衡狀態和健康狀態。
如果由于各種原因導致氣血失衡,即氣血的平衡關系失調,可致人體內部的天、地、人三部之氣無法同步運行,同時與大自然的天氣、地氣不能同步運行,則致疾病的產生。
因此,在治療上,調氣調血是壯醫治療病癥的主要手段之一。
三、壯醫藥線灸的特色和優勢
壯醫藥線灸是以壯醫藥理論指導,所使用的載體是經過壯藥液浸泡過的植物苧麻線灸灼于體表穴位或患處,使局部產生溫熱或輕度灼痛的刺激,通過“兩路”傳導,以調節人體天、人、地三氣的同步及平衡氣血,從而達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類方法。其特色是使用植物藥,綠色、無煙、無污染,簡單、方便、有效。
壯醫藥線灸的特色,是藥物療法和非藥物療法外治的完美結合,既是壯醫灸法與其他灸法的區別所在,也體現了壯醫藥線灸療法與藥物療法的重大差異,還彰顯了壯醫藥線灸與現代一些灸療法在治療上的本質區別。壯醫藥線灸療法的特色是基于壯醫理論指導特色、源于臨床應用的實踐特色、環穴組合特色、師徒授受或父子相傳的傳承特色及其優勢在診療過程中的展現,是新生代壯醫將龍氏祖傳經驗與實踐經驗總結并進行傳承創新的結果,壯醫藥線灸的特色與療效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
四、壯醫藥線灸的治療機理
龍路、火路是內屬臟腑,外絡肢節,貫通上下左右,將內部的臟腑同外部的各種組織及器官,聯結成一個有機的整體。龍路、火路在人體體表形成的網結(穴位)是臟腑氣血骨肉之外延,是人體氣血的出入之處,也是邪毒出入之處,在體表肌膚上表現有壓痛、脹、麻等反應,是藥線灸治的主要部位。
壯醫藥線灸通過藥線灸灼在體表的一定部位、穴位或反應點,以其溫熱、藥效及穴位刺激,通過龍路、火路傳導,以激活人體的自愈力,鼓舞人體正氣,調整氣血關系達到平衡,增強人體的抗病能力,加速邪毒化解或排出體外,暢通“三道”“兩路”,使天、地、人三部之氣歸于同步運行、協調化生,人體各部功能恢復正常,從而促使疾病好轉或痊愈。
- 藥學、中藥學實驗基本操作技能(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創新教材)
- 免疫學基礎與病原生物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 助理全科醫生規范化培訓教材:基層實踐指導
- 中藥炮制學實驗指導(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配套用書)
- 病患陪護員(基礎知識)
- 醫學綜合英語(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創新教材)
- 北京兒童醫院診療常規:急診與危重癥診療常規(第2版)
- 中藥鑒定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 內經選讀(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 中醫護理學基礎(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 新生兒診療技術進展
- 抗體藥物研究與應用
- 老年護理學(第3版)(全國高等學歷繼續教育“十三五”(護理專升本)規劃教材)
- 神志病針灸學(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創新教材)
- 護理研究(第3版)(全國高等學歷繼續教育“十三五”(護理專升本)規劃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