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五、國學與中醫藥學的關系

國學與中醫藥學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一方面,中醫藥學作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在國學的豐厚土壤中孕育形成并不斷發展起來的;另一方面,中醫藥學以其自身獨特的生命活動,從科學和實踐角度豐富和完善了國學。

(一)國學是中醫藥學的文化母體

中醫學是中華民族在幾千年的生產生活實踐和與疾病做斗爭中逐步形成并不斷豐富發展的醫學科學。中醫藥治療方式靈活、臨床療效確切、預防作用獨特,為中華民族的祛病療疾和繁衍昌盛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中醫藥學凝聚著深邃的哲學智慧和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健康養生理念及其實踐經驗,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也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p>

國學是中醫藥學的文化母體。在奠定中醫藥的核心思維、促進和推動中醫藥學不斷發展壯大的過程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當今社會,隨著人們健康觀念的變化和現代醫學模式的轉變,中醫藥學越來越顯示出獨特的、不可替代的優勢和積極作用。國學在中醫藥學的形成和發展歷程中起著“元文化”的奠基作用。道家的“道”思維、“道法自然”理論,儒家的“醫易同源”思想、“中和”的觀念,墨子的兼愛思想,佛家的護生尊生觀念,乃至古代兵家思想等,都對中醫藥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生命至貴、生生不息、道法自然、天人合一、陰陽五行、崇和尚中、防患未然等國學思想,不斷地影響和促進著中醫藥學的發展。國學所獨有的寬廣、深邃、平和、樸實、包容的特點,造就了中醫藥學本身。

(二)中醫藥學從科學和實踐角度豐富了國學

中醫藥學不僅從中國傳統文化中源源不斷地汲取營養,也從科學和實踐角度不斷豐富和完善著國學。在中醫的核心思維模式中,整體思維、辨證思維、象數思維、中和思維、變易思維等,既來源于中國傳統哲學思想,又從實踐角度提供了哲學智慧的具體檢驗和廣泛運用。例如,《禮記·中庸》說:“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痹诖嘶A上,中醫藥學形成了中和的核心理念。其認識論中的“天人合一”、健康標準的“陰陽和諧”、治療原則的“執中致和”、藥物應用的“補偏救弊”等,無不是中和思維的具體應用和進一步發展。

學習中醫藥學,首先要研習國學。不了解中醫藥學的文化母體,不懂得中國傳統文化,不可能真正從根本上理解中醫思維并形成自己的中醫思維,更談不上自覺運用中醫藥理論有效解決臨床問題?!坝傻廊脶t”是學習中醫藥學的必經之路。同時,中醫藥學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學習、掌握后可以幫助人們由堂入室,從中醫藥學出發,認識并推知國學。所以“以醫入道”也是認知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捷徑”。

主站蜘蛛池模板: 闵行区| 和静县| 阿瓦提县| 长泰县| 鄱阳县| 会昌县| 古丈县| 古交市| 通道| 娱乐| 平罗县| 日喀则市| 治多县| 奉节县| 青冈县| 东丽区| 韩城市| 崇明县| 镇原县| 十堰市| 青河县| 蒙山县| 宝兴县| 郎溪县| 江山市| 南丰县| 临湘市| 新源县| 崇明县| 彰武县| 四子王旗| 增城市| 手游| 南昌县| 建始县| 林甸县| 三河市| 抚远县| 云南省| 泸溪县| 怀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