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健康管理與常見病適宜技術(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創新教材)
- 陳桂敏 梁振鈺主編
- 13字
- 2024-06-14 19:02:26
第二章 中醫健康管理溝通技巧
第一節 溝通的基本技巧
一、舉止端莊,態度熱情
醫務工作者應舉止端莊、態度熱情,使患者及其家屬產生信賴感和親切感,緩解緊張情緒,有利于患者陳述病情、告知與疾病相關的隱私等,從而能更加全面獲取可靠的病史,利于對疾病的診斷和排除。
此外,工作環境應保持干凈整潔,桌面各類紙張報告擺放整齊有序,可以使患者、患者家屬對醫生留下條理清楚的良好印象。
醫生在進行體格檢查時,態度認真莊重,要按照一定順序檢查,根據患者病情選擇舒適的體位,動作敏捷、手法輕柔,用語言轉移患者的注意力,避免讓患者頻繁更換體位,以免增加患者的痛苦。檢查異性、畸形患者時,尊重患者,心正無私。
二、全神貫注,語言得當
醫生要精神集中、沉著冷靜,語言溫婉、通俗簡單,避免使用有特定含義的醫學術語,避免使用驚嘆、惋惜、埋怨的語言,以免增加患者的心理負擔。
多使用禮貌用語,如:“您好”“請坐,請稍候!”“請問您感覺哪兒不舒服?”“我將為您做一下身體檢查,請您配合一下!”“謝謝您的合作”,等等。
平等對待,一視同仁。醫生應從患者的痛苦出發,換位思考、設身處地,把患者當做親人來對待。一切為患者利益著想,盡可能為患者及其家庭、社會減少治療費用,減輕經濟負擔。
稱呼要得體。醫生在診療過程中要根據患者的身份、年齡等具體情況,因人而異,稱呼要得體、恰當,讓患者對醫生產生良好的第一印象,為后續就診做好準備。
三、耐心聆聽,正確指導
醫生要耐心聆聽患者及其家屬的訴說,并進行整理、分析,引導患者陳述有關病情的重要信息,從而給出正確的指導意見,避免機械性地聽記模式,避免主觀臆斷以及誤導。
耐心聆聽,主動參與。用溫和的語言與病人交流,給予患者積極的反饋。善于使用安慰性、鼓勵性和勸說性的語言引導,緩解病人痛苦與緊張情緒,以促進醫患雙方的交流。
正確指導,盡職盡責。如在開立輔助檢查項目時,要耐心地向患者及及家屬解釋檢查目的和意義,從患者所患疾病診察實際出發,避免“廣撒網”式、漏做等失職行為出現。當遇到開具風險性較大的檢查時,應耐心詳實講解,得到患者的理解和同意,疏導其因緊張或懼怕痛苦而拒絕檢查的情緒,講清輔助檢查對診斷和治療的意義。
繁雜的臨床工作,有效的交流與溝通,需要醫生能夠認真、靜心、耐心地聆聽患者的訴說,因為這個行為對于患者心理上來說也是一種釋放和安慰。我們除了是一名優秀醫生,也是一名耐心的聆聽者。
四、重視心理,和諧溝通
患者除了具有一般人共有的心理需求以外,同時具有在疾病狀態下的特殊心理需要,比如:接納、尊重、安全以及提供診療信息的需要。各類患者的心理特點也有差異,門診患者希望能及時就診,得到良好醫護對待,期盼明確的診斷以早治療;住院患者由于環境突變、疾病較為嚴重的因素,更多的是負性心理,易焦慮和自我認同迷失。
醫生在交流溝通時,耐心聆聽,與患者同感反應,控制談話方向,引導患者情緒疏泄,并及時適當的作出反應和反饋,在恰當時機選擇沉默。
醫患溝通是互動的、雙向的,患者也會因為社會背景、文化素養的不同而在醫生面前有不同的表現。所以在要求醫生的同時,患者也應該做到真誠地配合、理解,不隱瞞病情,真實的主訴,不能有意夸大病痛。只有在醫患雙方共同、友好的參與下才能達到和諧溝通的目的。
- 中西醫結合眼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 眼科學(第2版)
- 中醫婦科學習題集(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配套用書)
- 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全科醫生培訓規劃教材 全科醫生練習題集
- 高等數學習題集:新世紀第五版(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 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全科醫生培訓規劃教材 全科醫生基層實踐
- 中醫臨床技能實訓教程(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三五”創新教材)
- 全科醫生臨床實踐(第3版)
- 醫學之書
- 金匱要略習題集(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配套用書)
- 護理教育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 病理生理學(案例版)
- 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規劃教材:婦產科學
- 醫學生必讀育人故事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