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藥行業發展藍皮書(2022年)
- 本書編委會編著
- 794字
- 2024-06-14 18:18:15
二、行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
“十三五”期間,中醫藥發展頂層設計加快完善,政策環境持續優化,支持力度不斷加大。201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施行。2019年,印發《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國務院召開全國中醫藥大會。據國家衛生健康委數據顯示,中醫藥服務體系進一步健全,截至2020年底,全國中醫醫院達到5 482家,每千人口公立中醫醫院床位數達到0.68張,每千人口衛生機構中醫類別執業(助理)醫師數達到0.48人,99%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98%的鄉鎮衛生院、90.6%的社區衛生服務站、74.5%的村衛生室能夠提供中醫藥服務,設置中醫臨床科室的二級以上公立綜合醫院占比達到86.75%,備案中醫診所達到2.6萬家。中醫藥傳承發展能力不斷增強,中醫藥防控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重大慢病及重大傳染性疾病臨床研究取得積極進展,屠呦呦研究員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中醫藥人才培養體系持續完善,中成藥和中藥飲片產品標準化建設扎實推進,第四次全國中藥資源普查基本完成,公民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水平達20.69%。中醫藥開放發展取得積極成效,中醫藥已傳播到196個國家和地區,中藥類商品進出口貿易總額大幅增長。特別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簡稱“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疫情防治堅持中西醫結合、中西藥并用,中醫藥全面參與疫情防控救治,作出了重要貢獻。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中醫藥發展,將傳承創新發展中醫藥定位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內容。習近平總書記對中醫藥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指出要著力推動中醫藥振興發展,發揮中醫藥在治未病、重大疾病治療、疾病康復中的重要作用,強調要建立符合中醫藥特點的服務體系、服務模式、管理模式、人才培養模式,使傳統中醫藥發揚光大。李克強總理多次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中醫藥工作,對加強人才隊伍建設、促進中藥產業質量提升、有效增強中醫藥防病治病能力等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孫春蘭副總理多次研究政策措施,部署推進中醫藥重點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