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癥已是21世紀全球最嚴重的公共健康問題之一,是由遺傳和環境等多種因素共同導致的一種慢性代謝疾病,特征為機體脂肪總含量過多和局部含量增多及分布異常,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將肥胖癥定義為一種可能導致健康損害的異常分布或過多的脂肪堆積的疾病,并根據體重指數(BMI)簡易定義成人超重和肥胖。BMI為體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單位:kg/m2)。WHO將BMI在25.0~29.9kg/m2定義為超重,而將BMI≥30.0kg/m2定義為肥胖。值得注意的是,根據中國人群體質和膳食特征,《中國成人超重和肥胖癥預防控制指南(試行)》將中國人群的BMI在24.0~27.9kg/m2之間定義為超重,而將≥28kg/m2定義為肥胖。肥胖導致代謝損害,肥胖癥是許多系統疾病發生發展的“溫床”。大量流行病學研究結果證實,肥胖和超重是心血管病、糖尿病、多種癌癥等的重要風險因素,甚至是導致過早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015年全球疾病負擔研究》表明全球大約400萬人的死因與高BMI直接相關,占全部死亡人數的7.1%;其中270萬(41%)死于心血管疾病,其次是糖尿病,慢性腎臟病也是高BMI人群的常見死因。2015年,全球超重及肥胖導致的傷殘調整生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s,DALYs)損失為1.2億年,占全部原因導致DALYs的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