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寇準還是太急切了(求求大家劃到最后一頁吧!?。?/h1> - 大宋舉重冠軍
- 被核桃夾過的門
- 2038字
- 2024-07-29 12:01:36
“寇準,你可知去年四月大運河堵塞一事?”王欽若問道。
大宋定都開封,按照宋太祖國策,將精銳禁軍主要布置在京師附近,還有城中百姓,每日消耗的物質都是一個天文數(shù)字。
竟靠開封自己可承擔不了這些花費,需要物產豐饒,水稻能一年兩熟的南方源源不斷地提供支持。
開封周圍的汴河就是連通大運河以專運江南漕糧的。
寇準當然不知道,去年四月份時,他連大名府都還沒去。
還站在群臣中的馬知節(jié)白了臉,他怎么也不知道此事?
他當然不知道,因為這被王欽若壓下來了。
樞密院誰與他交好,王欽若或許不清楚,但誰和他有仇,他可是門清!
挪用軍費這么大的事,他怎么不會給自己留好退路?
畢竟當他選擇依附皇權時,就意味著他和士大夫階級站在了對立面。
只是沒想到這件事是由寇準捅破的,他那時還不在開封...
但不要緊,正好新仇舊恨一起算了!
寇準的氣勢驟然弱了幾分,你馬知節(jié)給的情報怎么不全?
這不是坑隊友嗎?
但寇公不是坑隊友的人,強壓下扭脖子看向馬知節(jié)的沖動,問道:
“大運河堵塞是發(fā)運司該考慮的事,和你一個樞密使有什么關系?難道你想越權嗎?”
寇準大抵明白今天王欽若是扳不倒了,但還是做著最后的掙扎。
“大運河堵塞是和老夫沒關系,但堵塞帶來的結果卻和在場的各位息息相關!”王欽若說道。
他話說得正義凌然,好似寇準才是那個行貪腐之事的小人。
而他則是那個受讒言、被迫害的忠臣!
“有何相關?”寇準心急,開口問道。
王欽若等得就是這句話:“大運河多堵塞一日,從南方來的糧船就要遲一日到達開封,城中的糧價就要上漲!”
“寇準你有著朝廷的俸祿,這民間的米價是三十文一斗還是三百文一斗,和你沒關系,反正你都買得起?!?
“但百姓不是如此啊!”
“民以食為天,這城中的米價哪怕只漲上一文兩文,說不定就會有百姓要少吃一頓飯,餓上幾天肚子?!?
“寇準,你站得太高了,多看看底下的百姓吧!”
王欽若主打的就是一個已讀亂回,反正背后有趙恒撐腰,自己也留有后手。
只需要考慮如何讓寇準在官家、在群臣面前丟分就行了。
寇準一時無言,媽的,王欽若這賊廝裝得比他還偉岸。
馬知節(jié)的那顆心也提了起來,自己做了這么久的準備還是不夠嗎?
“寇公,是我害了你!”
王欽若乘勝追擊:“老夫豈能坐視河道如此堵塞下去?”
“便和發(fā)運司的人溝通,從樞密院這里調動軍船軍隊,協(xié)助疏通一事?!?
“這一百二十萬貫都花在這里!”
“都花在出兵的耗費、軍船的維護保養(yǎng),還有為了避免此類事情再度發(fā)生,研究新型船只專做疏通之事上!”
“寇準,你還有什么想問的嗎?”
陳昭看看寇準,又看看王欽若,心里微微嘆息:
“寇公這是太心急了,人家才拋了個餌出來,就去咬勾,你不死誰死?”
看向王欽若的眼神也帶上幾分警惕:“這個奸臣做事滴水不漏的,得小心啊?!?
站在兩人中間的首相王旦雖是面色如常,但身體向寇準的方向靠近了一些,像是要保護他。
“寇準棋輸一招,性子還是太急了。”
站在群臣中的馬知節(jié)身體一軟,差點就要掉下去,還好被后面的官員扶住,不然就得在君前失儀了。
但就算站穩(wěn)了,也是頭暈目眩,懸著的那顆心終于是死了。
寇準還想再問些什么,比如這新型船只研究得怎么樣了,但話說不出口了。
坐在龍椅上的趙恒發(fā)聲:“夠了,寇卿?!?
“王卿將這一百二十萬貫的花費,都已經(jīng)明明白白地告訴你了,不要再說了?!?
趙恒講話了,表明了他的態(tài)度,他站王欽若這邊!
封建時代,皇權是朝堂構成中的一個重要因素,尤其是像趙恒這樣的實權天子。
其一言一行、所思所想都能對朝堂事務的發(fā)展造成重大影響。
趙恒下場了,王欽若便有了精神,撫摸著自己的胡須,挑釁著寇準:
“寇樞密副使,你對老夫的安排還有疑問嗎?”
王欽若此舉是想激怒寇準,讓他在群臣面前再多做些丑事出來,就算不行,過過嘴癮也是極好的。
寇準是個暴脾氣,本來輸了一招就憋了一肚子的火,像個煤氣罐一樣,一點就炸。
豎子猖狂!
就要舞動手中的笏板砸向王欽若。
剛好王旦攔住了他。
轉身向趙恒行禮,說道:“陛下莫怪寇準?!?
“寇準性子急躁,做事欠了考慮,這是大家都知道的。”
王旦是首相,這話說得寇準像個八歲小孩一樣做事不考慮后果,以他的身份說出來,壞寇準的名聲啊!
尤其是王欽若還站在旁邊,他一定會叫人將這句話傳遍開封的大街小巷。
但沒辦法了,毀點名聲就毀點名聲吧,總比寇準貶到嶺南挖蘑菇強。
“但是,寇準這也是盡分內之事,為陛下著想,望陛下三思!”
趙恒想了想,倒是是想起寇準的幾個優(yōu)點,人確實忠心耿耿。
四十多歲,快五十歲的人了,趙恒也動了幾分惻隱之心:
“寇準捕風捉影,妄談國事,罰俸三月,這件事就到此為止了!”
“到此為止”是在告訴寇準,不要再到“王欽若貪腐”這件事上做文章了,不然,下一次他可不會再心軟。
同時也是告訴王欽若,在樞密院要收斂些,寇準才回來半個月,就被逼得要跟你決戰(zhàn)了。
這次站出來的只有寇準,下一次指不定多了別人了!
算是各自敲打一番。
王欽若無所謂,他是勝者,對失敗者自然要多上幾分寬容,拜謝君恩。
寇準吃了虧,但要是沒王旦為他說話,指不定明天就得從哪來回哪去了,能留在這里就是萬幸,也不敢多言,跟著拜謝君恩。
雖然朝堂上寇準和王欽若的交鋒結束了,但南北黨爭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