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17-來點聲音
- 從貝羅伯格點燃初火
- 陳的書
- 2595字
- 2024-06-08 16:37:44
一魚多吃的計劃并不是臨時起意,孟開一直都在這么構想。
因為下層區太混亂了。
裂界侵蝕沒把人一次殺死,但摧毀了這些人的正常生活。
娜塔莎他們很慶幸地下世界的災難之后還有民眾存活,可當下層區的生活環境逐漸壓縮之后,他們就會發現一件很殘忍的事情——這些人的生還還真不如直接死了。
正常的生活秩序被摧毀,也就意味著他們身上沒有余財,同時也沒有正常的工作。
即使他們愿意重新尋找一份工作,但下層區就剩這么一點地方了,多余的人口涌入現有的下層區,社會卻很難開辟更多的工作崗位,想要工作大家就只能開卷。
愿意尋找工作的人還好,這意味著他們愿意遵守秩序,只是不得不破壞市場而已,因為他們確實需要工作來維系自己的生活。
不愿意工作的人呢?
這些人每一個都在消耗資源,但不會產出一點的資源,已經不能說是活著就是為了浪費糧食了,他們甚至還會攻擊愿意接受穩定生活的人,通過掠奪來維系自己的生活。
在初期的劇情之中,礦區生活著一群流浪者,而這群流浪者并不參與礦隊的工作,卻會襲擊礦民,奪取礦工手里的資源和他們已經挖出來的地髓。
面對史瓦羅的機械人,他們不敵撤退,但對沒有攜帶武器的安東尼娜一行人發出了經典的反派說辭“礦脈是指望不上了···但你可別忘了,上了膛的家伙現在在誰手里呢”,充分論證著拳頭大可以不工作的流氓思想。
這思想其實沒錯,但對于貝洛伯格來說,有資格這么說的只有筑城者。
其他人采取這種做法,本質上就是在盤剝筑城者的利益。
按說早就該被一拳打死了,可惜【地火】并不是下層區的官方勢力,它只是銀鬃鐵衛的一個變種,一個民兵組織而已,還是奉承大守護者一脈。
這讓他們的很多行動都失去了必要性。
即使不是唯結果論,這些人也需要一些更加正義的鐵拳感召了。
奧列格精神一振。
作為銀鬃鐵衛的老兵,他的第一反應就是呵斥孟開這種大逆不道的想法。
但大家想想也確實是這個道理。
“統治,最起碼也需要提供一個相對穩定的環境,讓民眾能夠吃得上飯。”孟開指著【爐心】,神色慷慨激昂,“可現在我們雖然接受筑城者的統治,但他們能夠為我們提供什么呢?是通過【爐心】運輸而來的物資么?”
“可那東西本就是民眾通過挖掘【地髓】的勞動換取的報酬,是一筆再簡單不過的交易而已!”
“他們甚至不能夠保證下層區的安全,如今裂界侵襲一路摧毀地下城鎮,但上層區的大人物們不曾為我們提供一兵一卒,甚至連件好用點的武器裝備都沒有,提供了除幫助以外的一切幫助!”
希兒抱臂陷入了沉默。
道理是這么個道理。
家國大義這種事情,民眾為國家付出是理所當然的,但國家也對民眾有不小的義務,起碼得保護民眾的正常生活。
而現在下層區和上層區就是明晃晃的交易而已。
我這邊出地髓,那邊折算地髓的價值兌換物資,通過管道運輸到下層區。
這不就是一筆交易么?上層區代表貝洛伯格的主體,但他們完全沒想過要對下層區民眾負責。
給點飯吃我們就給你挖地髓?
我們不挖會餓死,你們就不會因為失去能源而崩盤是吧?好裝啊你。
貝洛伯格已經放棄了下層區的民眾,國家先一步背棄了民眾,民眾當然也就沒必要對國家盡忠了。
“頭兒,你怎么看?”
她還記得奧列格是銀鬃鐵衛退下來的士兵,以家國大義來說,士兵通常是其中最執著的一個團體。
銀鬃鐵衛對貝洛伯格更加負責也是理所當然的。
說這話時,她擋在了兩人的中間。
“丫頭你就別點我了,你站在我們倆中間,我還能有什么看法?”奧列格苦笑道,“這件事情,孟開說的也沒錯。”
“我又不是偏向他,”希兒撇了撇嘴,“頭兒,你打不過他的,我是在保護你。”
經受過正統訓練的士兵肯定比孟開一個力大磚飛的更加擅長武斗,但孟開對于凡人來說已經算是個數值怪了。
技巧是打不過數值怪的。
“您還可以描述一下筑城者的偉大功績,如果沒有筑城者,就不會有如今的貝洛伯格。”孟開聳了聳肩,“從這個角度來說,所有貝洛伯格人從誕生開始,就天然虧欠了筑城者的一份救命之恩。”
“雖然我不覺得什么恩澤可以延續七百年,但萬一真的有人吃這一套呢?”
救人的恩惠能吃七百年的?醬紫吃老本的?!
也就是貝洛伯格不適合鬧內亂,筑城者一脈有點東西,不然早就該給人‘驅雷掣電’‘黃天當立’了。
娜塔莎深吸一口氣。
這一句自我感動實在是讓她情緒不佳,可人總要面對一個現實的問題——生存。
孟開的說辭很簡單,保證底層的生存是一個文明應該做到的,你可以做的不夠好,但你不能不去做。
當人們的偷搶行為以食物而非財物為目標時,筑城者一脈就失去了統治的正確性。
而現在的結果就是如此。
這只是一筆生意,用地髓換取地上的物資。
不是物資支援,不是物資分配,就是生意上的等價交換而已。
既然是生意,那就不要談什么恩惠什么感情了,大家沒關系也沒交情,就是簡單的交換關系。
“迫不及待了?”她看著自己的學生,神色復雜。
“如果【地火】只是個民兵組織,那我們所有的行動都談不上名正言順。”
孟開說道,“您應該知道流浪者這個勢力的,那些從淪陷區逃亡到這里的人很難找到一個新的工作崗位,對于生者而言,他們活著還不如死了,并不會給下層區帶來任何的幫助,活著反而是一種麻煩。”
“而這只是找不到工作,【地火】卻仍舊需要分配物資的一部分人。”
“還有一部分流浪者,他們襲擊正常工作的礦民,強取礦工的生活資源,您不覺得他們挺該死的嗎?”
他重新坐下,語氣微妙,“一個社會應當能夠豢養一些脫離生產的底層民眾,但我們不能豢養盜匪,他們的存在會傷害民眾的勞動熱情。”
“他們該殺,但殺完了之后呢?”
“這件事情的本質問題只是生存空間有限,所以新涌入的生還者無法在舊有的環境之中生活,城鎮已經不再需要更多的工作者了。”
就這么點地方,還能怎么開拓工作崗位?
沒有工作來考量一個人的社會價值,資源又要怎么進行一個合理的分配呢?
他們愿意好好生活還是干脆的直接就不想要通過勞動來生活,這都無關緊要,下層區的環境會決定他們必須成為盜匪。
個人的意愿只能決定盜匪數量的多寡,但盜匪的出現,是這個時代的必然結果。
社會有盜匪之流很正常,不勞而獲總歸是爽的,一念之差嘛。
但社會必然會孕養盜匪的時候,大環境就開始有問題了。
“解決這個問題,需要秩序和強權。”
孟開伸出手發出了邀請,“老師,民兵衛隊只能維持一種穩定的秩序,但光靠穩定是救不了這個地方。”
“我們需要制定自己的秩序。”
“一種舍棄多種發展,純粹以戰爭和生存為主的秩序。”
“這是我的利益訴求,我當不了筑城者,只能鼓動你們取而代之。”孟開毫無遮掩的意思,“但這也是下層區的利益訴求,上層區不會為我們發聲了,我們得自己想辦法鬧出點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