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各懷心思 總督突訪
- 大明首輔從庶吉士開始
- 坐小孩那桌兒
- 2712字
- 2024-07-04 00:01:00
“應該不會出什么意外吧?”
楊博聞嘴上雖然關心,心中卻是在偷笑,他巴不得張鎬在路上出了意外呢,叫你來接任老子的位置。
但想法歸想法,事情還是不能這么做的。
畢竟自己馬上就要虎落平陽,不把人家招待好,人家怕也不會給他留面子。
“不管怎么樣,該等還是要等的,你即刻回蘭州候著,接不到新任的巡撫,就不要回來了。”
“是,末將遵命。”
郭大軍抱拳一作揖,風風火火的退了出去。
聽得他的馬蹄聲嘚嘚遠去,楊博聞這才吩咐備轎子去總兵官署。
甘肅鎮的知會中心,經過洪武年間多次的改制之后,最終定在了能夠兼顧東西兩端的甘肅鎮中部的甘州(今張掖),巡撫所用的官署與總兵官署分立東西二市,離得本就不遠。
原本仰仗著皇上對的寵信,作為總兵的仇鸞,面對曾銑發起戰事后多次要求出兵的指令,都是拒不執行,其結果至多也就是罰俸責備。
反正他們有的是來銀子的路子,被罰一點也無甚所謂,總歸是沒有什么大事情發生。
在仇鸞被嚴嵩調回京城任職以后,甘肅總兵的位置,嚴嵩認為再往上提拔一人可能會太過冒進,索性暫時由副總兵蕭漢頂上來。
再由嚴世蕃修書一封,講明嚴閣老對他的看重,一有機會就會提拔,副總兵大人見到仇鸞現在的處境,深信不疑的同時,也能感恩戴德。
但就從這幾個月當一把手的經歷看下來,這位副總兵大人就感覺到了巨大的壓力。
皇上寵信仇鸞不假卻壓根不知道他蕭漢是哪根蔥,和楊博聞沆瀣一氣,三番兩次拒絕執行曾銑的命令后,等來的不再是罰俸,而是巡撫的換任。
在這種情況下,蕭漢又不得不考慮自己的前途……
正好這個時候侍衛通報楊博聞來了,蕭漢趕緊帶人出去迎接。
見他臉色不好,蕭漢試探性問道:“楊大人這番前來,該不會是問罪的吧?”
楊博聞在官署門前落轎,見到蕭漢也和他一樣,都是一副愁容難掩的模樣,也略去那些彎彎繞繞,開門見山說道:
“蕭總兵說的這是哪里話,楊某這眼看就要虎落平陽了,興師問罪?興的是哪門子的師,問的又是哪門子的罪呢?”
蕭總兵一邊迎他進去,一邊悔恨的說道:“當初我就說,那時最好還是不要去得罪曾銑,你偏偏不信,最后搞成這般下場,怎么不叫人惋惜?”
“事已經至此,再去悔恨還有何作用?”楊博聞心中雖也惋惜,卻沒有表現在臉上。
想想當初商議這件事情的時候,你蕭漢是就差舉起雙手雙腳贊成了,現在到頭來倒霉的竟然就他自己一個人,楊博聞心中也是有氣難出。
走入迎客的值房,招呼一同蕭漢當即吩咐值守去備茶。
旋即又問道:“聽說新任的巡撫大人就要來了,楊大人這個時候來是放心不下蕭某嗎?”
“怎么算是放心不下?”楊博聞反問一句,接著又嘆氣一聲,說道,“楊某只是想要來提醒一下蕭總兵,接下來就剩下你一人‘孤軍奮戰’的艱難處境罷了。”
蕭漢裝傻扮癡道:“蕭某也正想要去找大人探討此事的,又聽說大人這幾天甚是忙碌,怕會有所打擾,現如今還望大人能夠明示其中利害。”
楊博聞目光在蕭漢身上掃視一下,緩緩說道:
“這事說來也是冤枉,原本和你我都沒有什么關系,都是仇大人在時和曾銑結下的矛盾,
現在人走茶涼物是人非,我們便成了他曾銑的眼中釘、肉中刺,
只要讓他再抓住我們一點點小毛病就肯定會借題發揮,用最嚴苛的律令來懲治我們,這個道理你可明白?”
他如此長篇大論,顯是話中有話,示意蕭漢,不要輕易向張鎬靠近,從而透露出兩人之前的罪行,好讓那些文書中記載的沒了去處的銀子,能夠永遠藏在兩人和仇鸞的心中。
蕭漢給仇鸞當副手多年,也了解楊博聞的為人,這些話術他還是能夠聽得明白。
至于是否會這么去執行,蕭漢忽然也有了自己的想法。
到底要看他張鎬是和曾銑一樣,是個鐵面包公,還是和你楊博聞一樣,是個喜歡在財色美人堆中翻跟斗的。
看到蕭漢只是點頭沒有說話,楊博聞再添一句道:
“現在暫且讓他威風一陣,等到朝中的夏言一倒臺,嚴閣老當上了首輔,料他曾銑也牛氣不了幾天。”
這個消息讓一直在京中視聽閉塞的蕭漢眼前一亮,趕緊問道:
“大人還知道現在京中的消息?現在朝中的斗爭是嚴閣老占據了上風嗎?”
“這是自然。”
“那為何曾銑在邊還如此威風?不是說夏言是支持曾銑的嗎?”
“這么說來......”
楊博聞剛想要詳細解釋一番,再把自己的目的點明白一些,忽然看得外面有一人影快步沖了過來,師爺在外頭高聲喊道:“東翁,楊大人!”
“什么事情,官衙重地,如此喧嘩!”楊博聞應聲出來詢問。
“出事了,新任的巡撫大人已經到了。”
楊博聞心中一驚。
方才那郭大軍不是說沒見到人嗎,怎么轉眼就到了?難不成他張鎬還是土行孫,能鉆地不成?
聽到這個消息,他也來不及再去細想了,回身向蕭漢作了一揖,說道:“既然新任巡撫已經到了,那楊某便先行告退,改日再來與蕭大人詳說。”
說罷閃身出了門,起轎回衙。
回到官衙之后,楊博聞等人才知道事情的嚴重性。
張鎬所以能夠在這個時候突然到來,不是因為他會飛天,也不是因為他會遁地,而是他來的路上就改道去了固原鎮見曾銑。
這廂是帶著曾銑一起過來的,還先去了邊防視察,并沒有經過蘭州,所以郭大軍壓根就沒有等到人。
而作為即將上任的甘肅巡撫,張鎬在接到換任的命令之后,就緊急做好了功課。
知道這位即將成為“前任”的楊博聞,是因為不支持總督大人的工作,所以才受到罷官的處罰的。
因而在上任之前,他覺得自己有必要先去固原,給這位總督大人表明一下他的立場——在上位后將全力支持大人的工作。
并且邀請曾銑和他一同過來,督察楊博聞與他的工作交接,避免出現什么紕漏。
如此一來,楊博聞原本想要千方百計套近乎的方案,就瞬間便化作了泡影。
甚至都不用等交接工作開始,就站在曾銑的面前,看著他那張不茍言笑的威嚴臉面,就已經開始滿頭大汗。
......交接的工作攏共進行了三天,在此期間,楊博聞也嘗試過避開曾銑的視線,與張鎬套近乎,怎奈其完全是一副公事公辦的態度。
他在任這么長的時間,那些機密的賬本雖然都已經該藏好的藏好,該銷毀的銷毀,但里頭總歸是有些數目是對不上的。
楊博聞一天到晚都提心吊膽,遇到問題,只能夠用裝傻扮癡、一問三不知,等工作失誤一類無足輕重、不傷性命的借口搪塞過去。
而且,從張鎬進城的第二天開始,他便很識趣的卸下從四品官服,換上一身青衣道袍,顯出一身的贅肉,滿臉的沮喪。
往昔看上去威風八面,輕咳一聲都能夠嚇得蟑螂鉆動、老鼠撞墻的威儀,如今看起來卻是臃腫猥瑣,才幾天功夫已經完全不是一個樣。
好死不死的是,到了最后一天的下午,曾銑和張鎬兩人,精細詳細的對賬之后,竟還是從他那亂糟糟的帳本上,翻找出了一筆原本楊博聞想要藏私帶走的三萬兩額度,讓其填補了回來,還讓親兵以瀆職、亂賬為名,給他重重打了三十軍棍,才讓他被擔架抬著回了家。
卻說楊博聞雖被打得屁股開花,上身起不來,下身的腿腳也無處不軟,可他還是在交接完工作的當天晚間,讓人給他造了一副適合放上馬車的合身的擔架,向蕭漢找了親近的侍衛帶上家眷一眾人等連夜出了甘州城,踏上了回鄉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