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獲得認可 江南之絲
- 大明首輔從庶吉士開始
- 坐小孩那桌兒
- 3414字
- 2024-06-24 00:01:00
聽說徐正卿要親自登門拜訪,沐劍春倒也還算積極,讓人提前轄區準備豐盛的宴席。
下午銜接黃昏的時辰,馬車來到徐正卿居住宅院外,請他出來上了車,便慢慢搖行而去。
車還是那架馬車,車夫也還是那日送他回家的那位,只是這一次態度越發恭敬了。
一路無言。
到了蘇州會館別院門前,車輛停下,守門的仆人見了,立即有邁開輕快步子往里去匯報的,也有立即迎上來扶徐正卿下馬車的。
不多時,富甲一方的沐劍春也迎出門來。
庶吉士的名頭終究是較尋常進士來得高大上一些,他自不會擺什么架子,而且他對官場上的朋友,向來在明面上都是把自己的位置擺得很低的。
沐劍春迎到徐正卿的面前,很是自來熟的說道:“可算是把徐大人這貴客迎上門來了。”
徐正卿笑著還禮道:“讓沐家主見笑了,說來當初徐某也是歸家心切,來不及赴王大哥代為傳邀之請,這次回京又多受院中考學和生活瑣碎牽絆,直到今日才前來拜訪,還望沐家主不要嫌棄徐某前來叨擾才對。”
這番謙遜的說辭,無形中抬高了沐劍春的身份和地位,他自然喜笑顏開,從徐正卿的談吐中得出一個不錯的印象,側身讓道,伸手作請道:
“徐大人莫要一句一個沐家主的叫了,顯得太過生分,既然你跟小女認得,不嫌棄的話,叫一聲沐世伯如何?”
“那沐世伯也叫某姓名或賢侄吧,莫要顯得太過生分了,請!”徐正卿微笑回請道。
門前一番寒暄過后,自有沐劍春在前領路,帶著徐正卿往會館中進去,車夫也熟稔的趕馬往后院中回去。
入得廳堂來。
第一感官就是,廳堂布置頗為雅致。
前端設了兩張檀木高腳案桌,專門擺了兩盤迎客松在上頭,東西兩側都掛了一些書畫字帖。
其中有一幅像是唐寅的《落霞與孤鶩圖》,畫中高山峻嶺飾水榭樓臺,江岸柳風與落日霞光虛實相掩,旁側提有詩曰:
畫棟珠簾煙水中,落霞孤鶩渺無蹤,千年想見王南海,曾借龍王一陣風。
這畫徐正卿以前在網上看過,據說還曾經拍出過七千多萬的天價,他缺乏鑒別真偽的能力,不知道這幅是真是假。
“沐世伯,那可是唐寅的真跡?”徐正卿好奇問道。
“徐大人對字畫也有研究?”沐劍春反問道。
“算不上研究,不過是聽好友曾經說過幾句罷了。”
“一幅畫而已,世侄若是喜歡,改日便派人送過去就是。”
徐正卿笑道:“世伯闊綽,但正卿也可不想落得個奪人所好的壞名聲,還算了吧。”
沐劍春招呼他安坐下來后,朝外邊叫了一聲:“上茶!”
此時外邊天色已經呈天低云暗,坐在寬敞的廳堂中,一陣南風吹來,掛在屋檐下的大紅燈籠擺了擺,廳前的兩盤迎客松也輕輕搖動。
外面當即來了點燈的仆人,將客廳中的燈火引燃,將高掛的燈籠取下引燃再掛上,一切都在悄無聲息中進行。
就這一陣子的功夫,茶水已經被送上來,徐正卿伸出左手接過茶杯,喝了幾口,問道:
“聽說沐世伯是蘇州人,可是做絲綢生意的?”
沐劍春如實道:“其實我們沐家的祖籍在徽州,只是后來家父病逝,才跟人去到蘇州闖蕩,打拼出來后才在蘇州安了家罷了。”
他從十三歲開始出外闖蕩,先后在各種行當中當過學徒、雜役,勝在為人老實勤勉,后來因為當鋪的老板家中沒有子嗣,將其認做了義子,他也因此得以繼承那當鋪,從此走上從商之路,一路打拼才有了今日這份家業。
因而他又時常彷徨,所謂:富不讀書,富不長久。家中兩個兒子實在沒有達到他預期的目標。
“原來如此。”
徐正卿心中暗忖:“原來是徽商,話說這個時候徽商也確實要逐漸開始走上歷史的舞臺了。”
話匣子打開后,兩人便在廳堂中洽談起來,徐正卿本身也是從過商的,與沐劍春自然能找到諸多的話題,從經營上又聊到出海。
對于開海這方面,沐劍春也確實是覺得可惜:“朝廷有海禁的制度,若用私船運輸,太過冒險了,有些得不償失。”
徐正卿提供另一條思路道:“我們不好運出去,可以讓外面的人到我們的碼頭城池運回去啊,
這種方式,運送不用我們負責,數目也在算得更為清楚,
能夠為地方官府提供足夠的稅收的話,官府想來也能保障一二吧。”
沐劍春想了想說道:“你這個想法聽著確實可以,倒是可以嘗試一番,就是怕支派三兩個人出去,無法取得海外商家的信任。”
“這個倒也簡單,先讓他們派一個過來,到我大明的城池中,看看繁榮的景象就好了,只要能賺錢,總有人愿意做的......”
聊得正歡之時,兩人都沒有注意到,位于廳堂西側的屏風后,還藏著兩個嬌艷的面孔,正是沐青筱和婢女秋兒。
她們正在偷聽兩人說話。
徐正卿和沐劍春說話的聲音雖然不大,但距離屏風的位置不遠,自然能夠聽得清清楚楚。
越是聽得清楚,沐青筱便越是對徐正卿感到好奇,他不是正經的儒生嗎,怎么對從商之事也如此了解?
但商人是不能參加科考的,而且商人多有逐利、處處留情的毛病,她的這位老爹就是如此,所以這個念頭又很快被她摒棄......
俄而沐青筱又能恢復清醒,她也不知道自己為什么會產生這些想法,總之覺得情況好像對自己有些不利。
與婢女秋兒對視一眼后,忽然壯起膽子,偏頭出去想要偷瞄一眼。
卻不曾想,徐正卿所坐的位置,恰好正對著這個方向,而且他的觀察非常敏銳,竟第一時間就發現了從屏風后面伸出來的半個小頭。
兩人的視線兀然交觸在一起,沐青筱觸電一般,趕緊縮了回去。
一下子她的舉止和心情都隨著視線交觸的瞬間,變得慌亂不堪,起身便尋路跑了。
“這姑娘大抵是情竇初開了。”視線交觸之后,徐正卿的表現卻十分的平靜,心中卻是苦笑作出判斷道。
他在商場上打拼之時,也曾遇到過飯桌下肉色絲襪裹豐腴玉足的“襲擊”事件,那少婦美眸藏春的眼神,雖遠不及沐青筱杏眸藏情來得清澈,卻有異曲同工之妙。
難道這沐劍春叫我過來,就是為了審視我是否適合當他家的女婿?
還真不怕羊入虎口啊?
沐劍春依然似什么都沒有發生過一般,感嘆道:“到了我這種情況,多賺一千兩、一萬兩已無甚區別,不過是念著膝下兒孫,想要為他們搏一個好的前程,那便能夠含笑九泉了。”
“可以理解,可憐天下父母心嘛!”徐正卿微笑著寬慰道,“不過沐世伯也不用太過憂心,兒孫自有兒孫福,世伯既然已經能讓他們豐衣足食,便算是無愧于天地祖宗了,至于他們的前程,子強于父,憂之何用?子弱于父,憂之何用?”
“......想我沐劍春活多了幾十個念頭,還沒有徐世侄想得透徹,真是汗顏。”沐劍春想了一陣,才反應過來,點頭贊許道。
接下來,又是相互稱贊一番對方,這才來到用晚膳的時間,沐劍春讓人去西廂房喚了沐青筱一聲,卻得到一個“肚子不餓”的消息,只好“慣壞了”、“無禮”云云責怪幾句,招呼徐正卿入宴。
捧餐盒的女婢列成一隊,行云流水一般,將餐食端放到一張花梨木八仙桌上,再恭敬的推下去,排場講究,即便相較御膳也不逞多讓。
宴席中,有一味烏雞燉甲魚的湯食,里面還加入了諸多藥材。
烏雞作為食物,據說起源于漢朝,漢唐階段主要用來入藥,是治療婦科病的藥引,到了宋元時期才正式走上餐桌。
但要是說正式走上千家萬戶的餐桌,還要數在元朝發生的一件軼事。
相傳元朝宮廷領膳太醫忽思慧所著的《飲膳正要》中,記載了一種烏雞酒,還詳細記載了其制法和療效:
將烏雞與甲魚混在一起燉湯,可以治療男性的陰萎。
這才導致民間開始大量養殖烏雞,其中又以江南地區最為深信,逐漸的往湯料中加入的藥材也越來越多,小火慢煨,熬成濃湯,當成了一種滋補的湯食。
滿桌的菜品,看起來就知道,是精心制作出來的,想來沐劍春是將廚子也從蘇州帶了過來。
能得這位富甲一方的富商信任的廚子,廚藝自然不差,吃到了這次入京之后最好的一餐,徐正卿覺得酒足飯飽之后,才跟沐劍春一同回到的迎客廳中安坐下來,再行談說一陣,才起身告辭離去。
而直到徐正卿離去,才趕出來的送別的主婢兩人,重新回到西廂小院中,仍有小女子的夜話要說。
秋兒跟在一旁小聲問道:“小姐是偷聽被他發現了么?”
“是啊,我就想看一眼,看看他有沒有在說謊。”沐青筱在院子中的小桌邊上坐下,纖手按在臉上,把臉頰壓扁,很是無奈,“誰知道他竟然如此機敏?”
秋兒疑惑道:“秋兒覺得老爺今晚跟他相談甚歡,想來是對他頗為認可的了,你若跟他交往,老爺應該不會反對吧?”
沐青筱蹙眉,伸手扯她的裙擺,讓她坐下來,道:“這種事情可不能亂說,誰說我想要和他交往的。”
“啊?!小姐這還不算想和徐大人交往啊?”
沐青筱撇了撇朱唇,很倔強的說道:“我不過是仰慕他的詩文而已,而且以我今日的觀察,他詩文藏思,定是個處處留情的人,長得還不算俊俏,他想與我交往,我還不愿意呢。”
這下秋兒坐在一旁竟不知道說些什么才好。
想起以往江南那些士子,有的是長得比徐正卿還要俊俏的,可也從未見過小姐這樣啊?!
主婢兩人就此沉默了一會兒,沐青筱重新伸手托住臉頰,望向深深的夜空。
其實今晚的云霧很重,天空中半點星辰都看不見,而且暗藏雷光,似乎預示有什么不好的事情要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