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西涼隱患
- 平荊州拐呂布,我在三國射穿天下
- 我想戒可樂
- 2301字
- 2024-06-24 00:15:54
歷史上董卓抵御關(guān)東聯(lián)軍,布防在長安以西。
劉琦開始在底圖上布置起來。
先找到安邑,牛輔現(xiàn)在這屯兵,這是董卓的主力。又在準(zhǔn)備好的竹簡上備注:兵力三萬,放在棋子下方。
段煨扼守黃河和渭河交匯處的,長安門戶弘農(nóng)郡華陰縣,兵力是一萬。
董越駐扎在黽池,抵抗關(guān)東軍的一線,兵力也是一萬。
李傕郭汜現(xiàn)在應(yīng)該在中牟一帶,于是把李傕郭汜的棋子放在了中牟,兵力各一萬。
接下來就是張濟、樊稠等一干校尉,各有五千部曲,分別在孟津、陜地駐防。
最后就是胡珍、徐榮的一萬人,就在長安近郊。
再擺上呂布的棋子,長安禁軍三千,并州舊部加起來也才一萬。
劉琦開始分析:西涼軍團(tuán)分為三大派系,西涼、并州、士族三派,其中以西涼派系人數(shù)最多,其次就是胡軫、徐榮為代表的士族派,最少的就是呂布的并州派了。
如果是自己是王允,上策是赦免西涼軍團(tuán),強調(diào)只誅首惡,余皆不問,安撫西涼將帥,避免西涼軍隊嘩變,慢慢滲透,接管了西涼軍隊,再秋后算賬;
中策拉攏一部分,打壓一部分,勸降就近的胡軫、徐榮所部,再籠絡(luò)李傕郭汜這些不是董卓嫡系的部將,對董卓嫡系牛輔的部隊進(jìn)行清剿;
下策:趁消息還沒有擴撒,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對西涼軍個個擊破。
徐庶看到地圖上的兵力配置,對局勢就一目了然,贊同劉琦的分析。
然而王允上中下三策皆不會采用,西涼軍請求赦免的詔書不得,必然嘩變,若是聚集起來,再挾裹流民,以十萬之眾反攻長安,則長安危矣。
徐庶問道:“子衿如何篤定王子師必不會聽從建議呢?”
劉琦回答:“蔡邕被下獄,王允這是要立威啊,在他心中,還惦記著關(guān)東聯(lián)軍,以為可以為助力,欲施展帝王之術(shù),用關(guān)東軍對付西涼軍。”
徐庶點頭:“關(guān)東聯(lián)軍各懷鬼胎,徒有聲勢,皆不愿力戰(zhàn);董卓一死,必然瓦解,互相爭搶地盤,王允威望尚不及董卓,怎么可能聽他調(diào)遣。”
劉琦在地圖往下指:“所以我們要找退路,就要趁亂拿下這里。”
在京兆郡的上洛縣畫了個圈。
屯兵于上洛,然后出武關(guān),冒充董卓舊部,奇襲南陽的南鄉(xiāng)縣,打通通往荊州的通道。
占領(lǐng)南鄉(xiāng)后,再換上漢軍旗號,謊稱封詔討賊,這樣袁術(shù)也只能吃啞巴虧了,就算袁術(shù)興兵來攻,南鄉(xiāng)與襄陽遙相呼應(yīng),必能堅守。
徐庶眼睛一亮,“子衿此計甚妙,可以以討賊的名義要兩千兵馬,轉(zhuǎn)進(jìn)上洛。”
劉琦定計:“先營救蔡邕,然后勸說李肅跟我們一起走,當(dāng)然能夠說動呂布更好。”
聽到提及呂布,貂蟬才有了呼吸似的,發(fā)出了一點動靜。
劉琦才想起還有一個人旁聽呢。
不過貂蟬說給呂布聽也無妨,大家同乘一艘船,自當(dāng)同舟共濟,只是長安守不住,趕在船覆人亡之前,提前預(yù)警,也是盡了情義。
不等劉琦去拜訪王允,王允就派人來找劉琦,商議軍議。
王允雖然飄了,但是不知兵事,所以還是要詢問呂布、劉琦的。
提到西涼軍舊部這個定時炸彈,劉琦就建議赦免西涼舊部,拉攏西涼軍為長安所用,董家被滅時朝廷從郿塢中抄出了“金二三萬斤,銀八九萬斤,錦綺奇玩積如丘山。”,把這些財物分發(fā)給西涼軍,必然能夠心動。
王允沉吟不語,目光投向呂布。
劉琦知道王允果然不同意招安西涼軍。
呂布建議:“董賊伏誅不過幾日,趁著消息還沒有傳開,立即招募士兵,長安兵馬盡起,只需三萬人,我能夠?qū)⑴]o、董越之輩屠盡,以絕后患。”
聽到呂布要把長安所有的兵馬都帶走去打西涼軍,王允更不可能同意,表面上卻說道:“當(dāng)初殺董賊,詔書就說了,只誅首惡,余皆不問,豈能出爾反爾?”
呂布聽了暗罵,老匹夫你這也不同意,那也不同意,找我們來商量干嘛。
呂布也不發(fā)作,轉(zhuǎn)頭看向皇甫嵩,意思是輪到你了。
皇甫嵩想了想,說道:“胡軫、徐榮與我有舊,駐扎在長安近郊,二人相必已經(jīng)得到了消息,我愿意去說服二人歸順,其余西涼諸將,責(zé)令其退出函谷關(guān),若是聽從,就默許他們離開,若是不聽,可起兵討之。”
呂布皺眉,關(guān)東聯(lián)軍還守著入關(guān)的要道,要是讓西涼軍出了關(guān)后,關(guān)東軍追擊,西涼軍首尾不能兼顧,任人宰割,豈能聽命?
王允卻采納了皇甫嵩的意見:“義真所言甚和吾意,以義真的威望,必能彈壓西涼諸將。”
劉琦見軍議已定,于是提到了蔡邕的事情:“蔡伯喈心性純良,窮其一生,精研文學(xué)、音律,并無大錯;還望司徒開恩,饒恕蔡伯喈,彰顯司徒寬宏大量。”
王允不悅:“子衿是說某心胸狹窄乎?”
劉琦知道事不可為,便不再勸。
出的門來,呂布相邀,劉琦知道貂蟬跟呂布說了自己的判斷。
來到呂布家中。
呂布給劉琦斟了一壺酒,推杯把盞,:“子衿當(dāng)真有了退意?”
劉琦也不隱瞞:“長安乃是非之地,龍蛇混雜,大亂將起,不走更待何時?”
“你就篤定長安會亂?”
“奉先怎么看不明白,王允越來越驕橫專斷,表面上說與你共治長安,剛才哪里有商量的口氣,不過另一個董卓爾。”劉琦并不喝酒,語氣誠懇,“然王允豈能與董卓相提并論,西涼軍必然嘩變,長安危矣。”
“牛輔、董越、段煨等不過庸碌之輩,皆不足為懼。”
“奉先若能各個擊破,西涼軍自然土崩瓦解,然王允舉棋不定,連蔡邕都能遭無妄之災(zāi),何況西涼諸將,群龍無首,必然人人自危,危則思變。”
“就算他們能聚十萬之眾,我有三萬人,長安固若金湯。”
“蔡邕下獄,必然慘死,群臣必然離心,上下不能一心,才是長安真正的危機!”
呂布一愣,他總是從軍事層面思考問題,從來沒有想過政治層面的得失。
呂布又想起了徐庶的那句話:爭奪天下就是爭奪人心。
劉琦見呂布猶豫,繼續(xù)勸道:“退一步海闊天空,奉先不如跟我一起去荊州,最不濟可以退守上洛,占據(jù)京兆南部,與荊州呼應(yīng)。”
呂布真正感受到了徐庶所說的名不副實了,深感為名所累。
呂布說道:“大漢飛將軍,豈能不戰(zhàn)而退。”
劉琦長嘆:“若事不可為,可來投荊州!”
呂布現(xiàn)在距離登頂只有一步之遙,若是獲勝,他就是下一個董卓。
呂布還是覺得有機會,舉起酒杯:“我知道你欲救蔡伯喈,也謀劃好了退路,我會調(diào)李肅五百騎兵與你,長安若勝,我們未央宮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