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覲見
- 平荊州拐呂布,我在三國射穿天下
- 我想戒可樂
- 2189字
- 2024-06-19 00:08:30
又過了三天,周奐告訴劉琦獻帝已經痊愈,可以覲見了,要劉琦做好準備。
千秋萬歲,長樂未央,結心相思,毋見忘。
未央二字,含有“不盡、未盡”的意思,寓意江山社稷永葆萬年吧。
劉琦跨進宮門,沒有心思去感受宮殿的雄偉。
就要看到曾經威震西涼,如今權傾朝野的董卓了。
心里琢磨著一會如何應對。
邁步登上臺階,在大殿外等候。
直到有黃門高呼:宣荊州刺史劉表使者劉琦覲見。
劉琦才邁步進入大殿。
兩排分別站著文武官員。
劉琦目不斜視,反正除了王允、周奐、蔡邕,他都不認識。
大殿盡頭的中央,漢獻帝劉協端坐龍椅上,臉色有些許蒼白,依舊正襟危坐。
這只是個十二歲的少年啊。
董卓大馬金刀地坐在漢獻帝的旁邊,瞇著眼睛彷佛在打瞌睡。
站在董卓背后的,是一個身高九尺,面如嚴霜,唇若抹胭,目光如劍的武將,不用說,自然是呂布。
偷偷瞄了兩眼,劉琦低頭來到大殿前,伏地參拜,口呼:“吾皇萬歲萬萬歲。”
獻帝輕聲說了句:“愛卿平身。”
劉琦又向董卓行禮:“參見太師,太師威震西涼,御外族千里,乃國之柱石;復黃巾賊起惡貫滿盈,上蒼震怒,太師天威,橫掃寰宇,廓清大漢!”
殿下百官無不瞠目,這當著滿朝文武拍董卓馬屁,劉琦也是第一人了。
只是誰也不敢說劉琦不懂規矩。
王允看向周奐,周奐低頭裝作沒有看見,我也不曉得劉琦臉皮這么厚啊。
蔡邕則暗自好笑,你們這些文武百官,個個自詡清高,私底下無不咒罵董卓,當著董卓的面,卻屁都不敢放,連拍馬溜須都做不來。
董卓緩緩地睜開眼睛,彷佛睡醒了的雄獅,聽到劉琦這一通馬屁,開懷大笑:“說的好!”
劉琦這才仔細打量起董卓來,身材已經很肥胖了,渾圓的肚子幾乎是掛在腰間的玉帶上,眼睛浮腫,這是酒色掏空了身體的樣子。
不過余威猶在,除了劉琦,沒有人敢正眼看董卓。
劉琦行完禮退了下去,站在了百官最末。
然后周奐出列,宣讀了劉表進攻的禮單。
宣讀完畢后,黃門又拿出早就寫好的詔書,開始宣讀:
漢室宗親劉表,
勤勉有加,心向漢室,守土有功、治民有方。
封劉表位荊州牧、鎮南將軍、成武侯,可開府辟召掾屬,儀同三公;
授予假節,并督交、揚、益三州軍事。
其子劉琦,弓馬嫻熟、擢虎賁中郎將。
等黃門念完。
劉琦出列,再次跪拜:“謝陛下隆恩,謝太師佳賞!”
武將還好,文官這時候忍不住了,紛紛小聲嘀咕起來。
“這個劉琦真是斯文掃地。”
“無恥小兒,竟然公然拍馬溜須。”
“劉景升一世英名,毀于豎子。”
……
劉琦恍若未聞,跟王允討價還價的官職一般無二,看樣子王允是出了力的,這是要拉攏自己了。
不過封自己虎賁中郎將就耐人尋味了,這顯然是董卓的意思,虎賁中郎將在東漢末年已經成了雜牌將軍,掌禁軍儀衛。
把自己搞成儀仗隊隊長,變相當成質子啊。
長的帥也有煩惱啊。
冗長的儀式完畢,董卓不耐煩地揮了揮手,示意退朝。
漢獻帝如釋重負,繃緊的神經放松了下來:“尚父,我可以先行離開么?”
董卓懶得回話,只是嗯了一聲。
漢獻帝在黃門的簇擁下,走北側后門下朝去了。
文武百官也相繼離去。
只是呂布突然喊道:“劉中郎,留步,你上前來。”
走快走到門口的劉琦停住,我靠,獨獨喊我留下,這是哪一出。
很多官員也紛紛駐足。
等到劉琦走到殿前,董卓竟然走了下來,拉起了劉琦的手。
劉琦差點起了雞皮疙瘩,太師,你不會有龍陽之好吧。
只聽董卓說道:“聽說你號玉麒麟,除了擅長詩詞,還善歌舞?”
嗯?劉琦茫然。
董卓接著說道:“那日你在周奐家高歌助興,連蔡伯喈都贊不絕口;吾有一舞姬,叫貂蟬,舞姿絕美,你們什么時候編排一曲,由蔡伯喈撫琴,貂蟬起舞,你來歌唱,豈不美哉。”
駐足的官文聞言不再停留,快步離開,在心里面又罵了起來,奢淫無恥。
這董卓也會玩啊,是要開大型演唱會的意思啊。
劉琦只得答應:“琦謹遵太師口諭。”
董卓吩咐呂布道:“奉先隔兩日可帶子衿到郿塢,讓才蔡伯喈同去,好生排練幾日。”
呂布低頭領命,順帶看了一眼劉琦:“劉中郎現下住在哪里?”
劉琦回到:“依然住在驛館。”
呂布淡淡道:“過兩日我來尋你。”
劉琦抱拳:“恭候亭侯。”
然后又向董卓行禮:“太師,末將告退。”
董卓嗯了一聲,算是回禮。
出了未央宮,卻是王允在等著他,讓他上馬車,送劉琦一程。
車上王允就說道:“子衿糊涂,今天逢迎董卓的也太過了。”
劉琦笑道:“董卓專橫霸道、連天子都戰戰栗栗,與其敢怒不敢言,還不如阿諛奉承,換點實在好處,司徒不也假意順從么。”
王允覺得劉琦的做法還是太另類了:“子衿這樣是不要名節了么,百官很多人都在議論啊。”
劉琦不屑道:“名節能救漢室乎,真是一群迂腐無能之輩,他們罵幾句董卓匹夫,又能如何?”
王允做了一個噤聲的手勢:“慎言,子衿下來有空還是到我府上一敘。”
自己剛才有意無意顯露了對董卓的真實態度,劉琦知道王允這是要拉自己入伙了。
“可是太師要我準備歌舞,這幾天肯定沒時間,過幾天我來拜訪司徒。”
王允稱好,這時馬車已經到了驛館。
劉琦下車,送別王允。
進入驛館,徐庶詢問覲見的結果如何。
劉琦說道:“一個好消息,一個壞消失;好消息是出使目標已經達成了,家父受封荊州牧、鎮南將軍、成武侯,授予假節,督交、揚、益三州軍事。”
徐庶問道:“那壞消息呢?”
劉琦神色凝重:“壞消息是我被封為虎賁中郎將,有可能要滯留長安。”
徐庶感到事情出了差池:“啊,董卓想要扣你做質子要挾劉使君?”
有這種可能啊,董卓現在需要強力的外援,劉表確實是適合的對象。
給了劉表這么優厚的賞賜,要是還不能拉攏,當然就要從劉琦身上下功夫了。
長安這潭水越來越混,激流暗涌啊,稍有不慎,就要陷入其中,萬劫不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