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再見徐庶
- 平荊州拐呂布,我在三國射穿天下
- 我想戒可樂
- 2199字
- 2024-06-11 00:06:40
徐庶看到了劉琦父子,也愣了愣。
龐德公接過他的鯉魚,遞給夫人,將徐庶介紹給劉表、劉琦。
劉琦笑著說道:“我與元直見過一面,今日再見,看來是緣分啊?!?
徐庶抱拳致歉:“那日唐突了,我以為劉公子乃紈绔子弟,盤剝民脂民膏,五百金買一贗品還自得,心中厭惡,所以沒有搭理?!?
“后來才知道公子是為了迷惑賊人自污,公子誅殺宗賊為民除害,徐庶佩服!”
龐德公拉著徐庶入座:“后生可畏,你們年紀相仿,正好可以多多親近。”
席間,劉表跟徐庶談《五經》,《周易》,徐庶皆對答如流,劉表十分高興,贊徐庶年紀輕輕就滿腹經綸,日后必成大儒。
劉琦則對兵事感興趣:“我聽黃忠說過劍道,他說大道以劍相載,用劍之人以身立國、行仁仗義;元直才華絕倫、嫉惡如仇,正合劍的君子之道?!?
徐庶仿佛勾起往事,感慨道:“意氣用事,縱然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也不過是庶人之劍?!?
龐德公給劉表倒了一杯酒:“莊子三劍,你為庶人之劍,劉使君乃諸侯之劍,還差一劍?!?
莊子三劍出自《莊子·雜篇·說劍》:
差的是天子之劍。
天子之劍,以燕溪石城為鋒。齊岱為愕,晉衛為脊,周宋為譚,韓魏為夾,包以四夷,裹以四時,繞以渤海,帶以常山,制以五行,論以刑德,開以陰陽,持以春夏,行以秋冬。
此劍直之無前,舉之無上,案之無下,運之無旁。上決浮云,下絕地紀。此劍一用,匡諸侯,天下服矣。
說完有意無意地看向劉琦。
徐庶游俠江湖,劍術高超,自嘲庶人之劍;劉表求賢若渴、經略荊州,正好比諸侯之劍;龐德公看出了劉琦志向遠大,以天子之劍隱晦點出。
劉琦可不想接天子之劍的話題,巧妙的岔開:“我想學槍,但不得其法?!?
徐庶說道:“槍法我也略知一二,只是入門的話,庶可教之?!?
劉琦立即敬徐庶一杯酒:“那以后可就要多多叨擾了?!?
四人談笑往來,氣氛好了許多。
吃完飯,劉表父子告辭,劉琦跟徐庶約了明日中午再在龐德公家相見。
回去的路上,劉表說道:“鄭玄當年與我同遭黨錮之禍,不曾想他還專注于農事,我不能及啊。”
劉琦本來還擔心劉表詢問自己的農業知識哪學的,拿鄭玄背書,不料劉表全然不懷疑,可見鄭玄有多么博學。
“龐德公雖然不愿意做官,但是我誆他做個農學院院長,也不虛此行,人各有志,父親不必耿耿于懷?!?
劉表已經釋然:“百業待興,于國于民有利,總好比隱居于野,獨善其身?!?
半道被喊出來訪問龐德公,蔡家的事還撂著呢,“我還要在蔡家盤桓幾日,先送父親回家。”
送劉表回府,劉琦來到蔡家,已經傍晚,想要去找蔡怡,又覺得不合適,還好蔡五在。
于是給蔡五交代了些事情,讓蔡五去找黃承彥,黃忠練兵是要花錢的,要把錢糧保證好。
霍峻要是到了黃家住下,以后就可以讓霍峻負責聯絡。
劉琦今天還是很高興,古代最缺乏的就是技術,如果魚梁洲的試驗基地和農學院能夠建起,以龐德公的人望和智慧,培養出一批有知識的匠人,將是劃時代的生產力。
播下一粒種子,收獲的也許就是奇跡。
襄陽龐德公技術學校,開不了挖掘機,至少可以養老母雞。
今日跟徐庶冰釋前嫌,明天再去討教武藝,劉琦想跟徐庶成為朋友,來到這個世界,第一次希望能夠有一知己。
當然,還有紅顏知己,自己是不是有點空虛寂寞了啊。
尋思了一會土法燒制玻璃的工藝,卻怎么也靜不下心來,劉琦一晚上心煩意燥。
精力得不到發泄,劉琦這晚做了兩百個俯臥撐……
第二天一早,用了膳后,通知了可兒,自己今天去訪友,蔡怡的功課暫停一日。
也不騎馬,當做跑步拉練,往龐德公家跑去。
徐庶昨夜就住在龐德公家,并未離開,劉琦到的時候,徐庶正在幫龐德公種地。
看到劉琦來了,龐德公讓徐庶跟劉琦自去練習槍法,自己則開始琢磨復種間距的規劃。
兩人尋了一處空地,徐庶提著準備好的一根木棍,替代長槍。
不過開口沒有提槍法,而是說道:“前年我游俠江湖,路見不平,拔劍殺人,被官府捉拿,百姓皆不指認,才得以逃脫;然天下不平之事何其多,處江湖之遠,并不能救民救國,于是我來荊州求學,尋找答案?!?
徐庶將自己的隱秘說了出來,是坦誠相待了,接下他直接問道,
“昨天龐德公提到莊子三劍,獨缺天子之劍,卻看向了你,意有所指,子衿可是有志于天下?”
劉琦不答反問:“你可知世外有桃源?!?
徐庶搖頭:“何謂桃源?”
劉琦回想起前身的華夏,國家繁榮、人民幸福,悠悠道:“桃源人人有飯吃,吃的飽吃的好,有酒有肉;人人有房住,住的好,冬暖夏涼;人人都有書讀,講禮儀尚品德;人人都能載歌載舞,享受快樂?!?
徐庶茫然:“真有這樣的世界?”
劉琦重重點了點頭:“有!”
“蒼生涂涂,天下繚繚,止戈為武,唯有縱橫?!?
“我不求桃源盛世,但求年豐物阜,國泰民安則足矣。”
徐庶目露向往之色:“漢室如若桃源,雖死亦無憾!”
劉琦露出堅定的神色:“世上本無英雄,唯有大丈夫挺身而出,不試試怎么知道,刀山火海,吾亦愿往?!?
徐庶撫掌道:“那算我一個!”
“得元直相助,大事可期?!?
“荊州連接南北、溝通東西,雖為樞紐,實乃四戰之地,前有袁術、后有孫堅,子衿如何打算?”
“袁術勇而無斷,奢淫狂妄,不足為慮;孫堅乃江東猛虎,須謹慎防之。不過我并不急于決戰沙場,而是決勝于后方?!?
“決勝后方?”
“群雄逐鹿,實為列族紛爭,得士族得天下,以蔡家貿易輸送利益打動各諸侯背后的士族豪門,使其上下不能一心。
“日積月累,利益捆綁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等到糧秣、物資都掌握在手中的時候,則天下唾手可得?!?
徐庶反應過來,“所以你教龐德公建農學院是為了決勝后方,為打你所謂的貿易戰做準備?”
“正是!”
徐庶贊道:“服帛降魯梁,買鹿制楚,子衿乃當世管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