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奉安殿的深處,哭泣聲此起彼伏,如同哀傷的波濤。
一踏入那宏偉的大殿堂,便有宮女迎上前來,接過身邊跟隨的兩個小丫頭。
而朱允熥一現身,便立即吸引了殿內所有人的目光。
呂氏,這位宮中重要的人物,更是矚目于他。
朱允熥清楚地觀察到,呂氏在拭去眼角的淚水之際,不時地投向他審視的目光,其中充滿了憂慮與警惕。
她帶著朱允炆走過,母子倆并未受到太多的關注,即便有,也不過是敷衍的禮節。
然而,當朱允熥走過時,那些開國功勛的老臣們卻紛紛圍攏過來,向他噓寒問暖,表示關切。
朱允熥又一次回首,目光穿透殿門,凝視著在春雨中佇立的藍玉,他的兩位舅舅,以及那些曾在淮西立下赫赫戰功的武將們,他們都在雨中默默凝視。
似乎感覺到了他的注視,他們輕輕地擺了擺手。
然而,就在這一剎那,朱允熥的思緒飄遠。
他意識到,此刻是洪武二十五年的時光,而緊接著的洪武二十六年,那位大將軍藍玉,將會遭到朱元璋的嚴懲,面臨生命的終結。
與他一同遭受不幸的,還有眾多開國武將功臣,歷史記載中,眾多公侯伯子紛紛被誅殺,據統計,死亡人數高達一萬五千人之眾。
在這其中,必然囊括了宮殿外那些身影,甚至包括自己的至親舅舅。
那么,朱元璋緣何要大開殺戒,除去如此多人?
朱允熥不禁將目光轉向,跪在那里悲痛欲絕的朱允炆。
說到底,這一切都是為了他孫子的皇位穩固。
剛才聽聞藍玉等人似乎對朱允炆不屑一顧。
而朱元璋的脾性,既然這些人無法輔佐他的孫子,那么便干脆斬草除根,以絕后患。
這樣的殺戮是否過于極端?
從一個帝王的角度出發,這樣的決斷并無不妥,這些桀驁不馴的武將既然無法忠誠于他的孫子,那么除去他們,也是維護皇室安全的必要手段。
若不能為后代盡忠,留下則成隱患。
誰又能預知這些人是否會打著維護大明正統的幌子,對皇明的基業造成禍亂?
然而,在那一刻的決斷,確實過于倉促,以至于在朱棣起兵反叛時,建文帝手中竟無一員可堪重任的將領。
大明朝廷之中,竟找不出一位真正的將領,只能讓像李景隆這樣的平庸之輩擔任主帥。
結果,朱允炆在朱棣這位表舅的猛烈攻勢下,敗得潰不成軍,只能倉皇而逃。
最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建文帝朱允炆不僅沒有對李景隆進行問責,反而對其多加袒護。
這些庇護究竟帶來了什么?在朱棣揮師南京之際,李景隆選擇了屈服,敞開了城門。
與此同時,那些曾被建文帝嚴密防備的世襲武將和勛貴們,他們卻堅守著大明洪武皇帝的遺志,英勇地戰死沙場,不計其數。
在歷史的長河中,我們不難發現,這些出身貧寒的淮西武將及其后代,他們都在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英雄篇章。
暫且不提他人,就說那位涼國公藍玉,他在捕魚兒海一戰中威名遠揚,幾乎將北元蒙古皇帝擒獲。
他還成功地捕獲了北元的皇子、嬪妃以及公主,及親王和大臣們。
他們成功地俘虜了蒙元降兵高達七萬七千余人,并且繳獲了包括寶璽、符敕、金銀印信等一系列珍貴物品,以及馬匹、駱駝、牛只、羊群等總計十五萬余頭。
這一顯赫的戰績,可媲美于古代名將衛青和霍去病的輝煌,徹底打破了自兩宋以來,漢家男兒長期被視為積弱的刻板印象。
甚至可以說,藍玉等人的這一成就,在某種程度上超越了衛青和霍去病的戰績,讓曾經強大的北元王朝在他們的猛烈攻擊下,一蹶不振。
漢家兒郎們親手揭開了黃金家族最后的遮羞布。
若是自己登上了那至高無上的位置,這些人或許就不會落得如此下場,或許他們還能在世間閃耀出更為奪目的光輝。
朱允熥心中不禁暗想,這些人并未在敵人的刀刃下喪生,卻在這場朝廷內部的權力爭斗中走向了死亡,這實在令人扼腕嘆息。
“皇太子啊!”
“父皇!”
奉安殿內傳來了悲痛欲絕的哭聲,這突如其來的哀號打斷了朱允熥的沉思。
那座巨大的棺槨就靜靜地擺放在奉安殿的中央,棺槨內那張曾經英勇威武的臉龐,正是他這一世敬愛的父親。
凝望那具軀體良久,瞬間,朱允熥的心頭,哀痛如同狂潮般洶涌而至。
“父親!”無需任何的掩飾,淚水如瀑般傾瀉而下,他雙膝跪地,痛苦得無法自持。
這不是刻意表演,而是在這一剎那,朱允熥的思緒飄向了自己的雙親,也回憶起了自己的過往。
世間最錐心的痛楚,莫過于年邁的父母送別早逝的子女。
他亦是家中的獨苗,父母耗盡心血將他養育至應當成家立室的年紀,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禍害,卻將他的家庭推向了深淵。
在此刻,我的雙親是否也在我靈魂的面前黯然神傷?
那些與我緊密相連的親人、摯友、并肩作戰的戰友以及同窗好友,是否也沉浸在無盡的悲痛之中?
當我回想起父母那漸漸斑白的鬢發,以及他們日益蒼老的面容,我的心中充滿了無盡的哀思。
我呼喚著:“父親!”
回應我的是那深沉的寂靜,
“母親!”
我低語,
“兒子無法盡孝了!”
朱允熥的淚水如泉涌,他連連磕頭,表達著內心的愧疚與悲痛。
他并未向棺中那尊貴的大明太子祈求,而是深深憂慮著自己在后世留下的,那失去他后孤苦無依的父母。
每當夜深人靜,思緒萬千,心中便充滿哀愁。
他每日為了生活奔波,從早到晚,無暇顧及家中的雙親,未曾察覺他們已在歲月的洗禮中漸漸老去。
他時常感到疲憊不堪,卻未曾留意到他們眼中那充滿關懷與擔憂的目光。
他們所期待的,并非是他能賺取多少財富,而是他能夠健康、快樂地活著,這便是他們心中最深的期盼。
朱允熥雙膝跪地,心底涌出深深的哀傷與決心,他默默地呼喊著:“爹,娘!”
淚水和心緒交織,他傾訴著內心的愿望:“我將在這個世界中,堅強地、愉悅地、健康地生活下去,愿你們能為我送上最美好的祝福。若命運再給我一次機會,我必定再次成為你們的兒子,全心全意地盡孝!”
他的聲音中充滿了堅定與期待。
然而,當悲傷達到頂點,他不得不面對離別的現實:“爹,娘,我們永別了!”
此刻,淚水如潮水般洶涌而出,不斷地滑過朱允熥的臉龐,濕透了他的衣襟和衣袖。
就在這時,一聲威嚴的宣告打破了寂靜:“圣駕親臨!”
朱元璋,這位至高無上的帝王,來到了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