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回 賞月渡長江吟聯少女 聞弦過野寺笑接狂生

這是一個四月天氣的黃昏,暮色蒼茫之中,浦口鐵路兩旁的電燈已經明亮起來。在燈光下,照見旅客如潮涌一般,由火車上跳下月臺。月臺上迎接旅客的人、搬運行李的運夫、檢查行李的軍警,卻又迎面趕了去,于是在人頭攢動的空間,發生出一種嘩啦嘩啦的人語聲浪。做旅客的,不必受什么來往人的擁擠,只是這一片喧嘩聲浪,就可以讓他心慌意亂,不知所措。

在這眾客如潮的里面,有一位由濟南來此的青年旅客,左手提了藤籃,右手提了小提箱,橫了身子,只管在人群中擠。右手的箱子,提著上了前,左手的籃子,卻讓后面的人夾住了,拿不出來。極力地向前一扯,又撞到了前面的一個人,只得賠著笑臉,給人道歉,說了一聲勞駕。這“勞駕”二字,不是南京人口語,也不是南方任何一省人的口語,只這兩字,可以知道他是北省人,縱然不是北省人,也是在北方多年的人了。原來他原籍是廣東新會,四歲的時候,隨著他父親游宦北方,河北、山東、河南,都走遍了。成人之后,他父母都去世了,他就靠著向來能畫幾筆畫,在濟南中學當了兩年的圖畫教員,聊以糊口。為了他身世的不幸和他生性的灑脫,又加之以藝術的陶養,不知不覺走入浪漫一流。在濟南教育界,沒有人不知道畫瘋子于水村的。他在濟南過了兩年粉筆生活,自己煩膩起來。恰好是學生們鬧著校長風潮,他就趁了校中無人管理的機會,也不用和哪個辭職,簡單地帶了兩件行李南下。第一要看看南京的朋友,第二也要西游廬山,東游西湖,添些圖畫的資料。當他到了浦口,看到火車上下來的人,竟是如此擁擠,覺得南京的繁盛確是與平常都會不同,這回不會白來,總可以增長許多見識。

他正如此想著,忽然藤籃上噼啪讓人踢了一腳,接著喊道:“放下,放下。”抬頭一看,原來是三四個軍警,攔住了去路,正在人群中檢查行李。水村料是闖不過去,只得一彎腰將東西放下。他剛是一彎腰,后面一只大網籃向前一撞,撞得頭向前一伸,人幾乎要栽了過去。兩手趕快向前一撐,就撐在一個人身上,并未倒下去。一看那人,穿了一件米色的夾斗篷,原來是個女子,未免過于孟浪,連忙低了頭,蹲著身子,就去開箱子。他面前是一兵一警,兵正在檢查一個人的箱子,警士卻攔住兩個搬行李的不讓走。水村開了箱子,許久也沒有人來檢查,手上搭的大衣拖在地上,卻讓過來過去的人踩了許多腳。正待站起,一只大箱子從頭上扛了過去,幾乎碰了一下。水村道:“老總請你快……”一句話不曾說了,后面人向前一擠,這回擠得真倒了,兩手向開了的箱蓋子上一按,箱子一翻,里面的東西,全翻了出來,倒在地上。那兵士手一揮道:“快走!快走!”給了他兩張印著驗訖字樣的紙片,又用腳踢了一踢箱子,連喊道:“走走。”

水村將地上的東西向箱子里一陣亂塞,箱子蓋一合,手里提著,還不等他開步,后面的人已經擁著他向前走了。他兩手提了箱籃,夾在人堆里,向前走了去,好容易走出站臺。在疏爽的空氣里,清涼了一陣,接著又擠上輪渡的躉船。躉船的跳板既窄,而且又是由上向下,行人不能不慢,這后面要上船的,如狂風暴雨一般擠著向前。水村兩只腳已不能聽自己的命令,兩手拿了行李,又不能左右撐扶,索性聽其自然,讓人擠去,這倒很方便,一下就擠上了躉船。在躉船上的人擠得透不過氣來,悶了許久,這才有渡輪到了。眼看渡輪上的人從另一方面跳板上登了岸,這躉船上渡輪的柵欄門方始開了。這柵欄門,也不過三尺寬,上千旅客要由這里擠上輪渡,這不是潮涌了,乃是榨油。水村拼命地擠上了輪渡,見旅客艙里人已塞滿,這就不打算進艙,在船舷上將箱子提籃放下。靠了艙門板,將西服領子提了一提,一陣涼風吹入懷來,精神為之一爽,于是蹲著將箱子里的東西整理了一番,鎖上了暗鎖。站起來時,船身有些晃動,原來船已開動了。這時向前一看,一片大江,東西不見邊,由天底下來,流到天底下去。東頭一輪盆大的月亮,攔住了江流,懸在上下一片白的中間,那月亮雖然不動,江中的白浪,在月下流動著,現出一道銀光,只管一閃一閃,好看極了。向北看看下關,許多燈火,高高低低,分出人家來。在燈火后面,隱約地現出一座青暗的獅子山來。

水村看得正出神,忽然身邊有個女子聲音道:“這月亮底下的江景真好。你看那一只船在月亮底下漂蕩著,好像一幅畫一樣,仿佛我就在什么地方看過這一幅畫呢。”水村第一個感覺,連忙向舷外看去。果然見一只小船,扯著十成滿的布帆,遠遠背著月亮而去。第二個感覺,便想到這女子說話,很是不俗,是個什么人?回頭一看,這女子穿了米色的斗篷,頭上簇擁半鉤式的燙發,瓜子臉兒,溜圓漆黑的眼珠,敷粉之外,還點有胭脂,很有些豐致。斗篷里面是一件葡萄點的花旗衫,在衣襟上,插了一支自來水筆。看那樣子,不像是大家閨秀,也不像是風塵中人物,究竟不知道是干什么的。想起剛才在車站扶了一個女子一把,那女子也穿了米色的斗篷,大概就是她,這可別讓人家發覺了,便掉過頭去看江景。看到江頭月色搖動,隨口將成詩吟了一句“月涌大江流”。停了一停,那女子卻也吟了一句千家詩“月光如水水如天”。水村不覺心里一跳,她倒有心和我說話?回轉頭來又一看,只見她右手兩個指頭夾了一根卷煙,彈了一彈灰,交給身邊一個老婦人,撮著嘴唇,噓出一口煙來。水村心想,若是一個女學生,不會在這種地方抽煙的,這不見得是個上等人物了,然而她剛才念了一句千家詩,似乎也不是一種普通女子。要說她是旅客,她又沒帶著行李。那一個靠她站住的老婦人,衣服雖然半新舊,也是一件黑綢長夾衫,絕不是傭仆,但也不像是母親。哪有女兒這般華麗,母親那樣樸素的呢?恰是怪事,她們又并不曾帶著行李,也不像出門的樣子。心里只管這樣想著,眼中可就偷看了人家幾次。

忽然人聲一陣喧嘩,船到了下關了。這時,水村鑒于剛才浦口那樣受擠,不愿跟著人叢走,提了手提箱,三腳兩步,就搶上行人的前面,由跳板上跑上了躉船。但是他到躉船上的時候,后面的人也蜂擁而來,又搶著跑上了碼頭。可是自己一上碼頭之后,發現把那只提籃丟了,那提籃里面雖沒有什么值錢之物,但是零用東西都是不可少的。手邊錢并不多,到南京重新來置上一套,事實上是不可能的,只有到輪渡上去找去。正待動腳,看看躉船上下來的人,一層壓著一層,也萬不能擠上去。在這種紛亂情形之下,就是擠到輪渡上去了,未必還能找著那提籃,這也只好罷了。手上提了一只箱子,沿著江邊,無精打采地走著。

那江岸馬路上的車夫挑夫,四處兜攬旅客生意,見水村走走又看看,似乎是個新來的旅客,兩個挑夫,一個人扛著一根扁擔,上面拴了一串麻索,將扁擔橫著一攔,叫道:“先生,到哪里?我挑了去。”一個穿黑衣的人,將一頂盆式呢帽向后翻著戴了,兩手將挑夫兩邊一分,伸著頭,用手指了水村道:“先生,進城嗎?路還遠得很,坐我們的汽車去,好不好?”挑夫道:“說好了,我們送了去。”汽車夫道:“你講什么鬼話?人家一只提箱,倒要你兩個人挑了去?”正糾紛著,又伸過兩個頭來,叫道:“坐黃包車吧。”立刻之間,水村讓這一班歡迎的工友包圍了。水村道:“過去!過去!什么人也不要。你們不要攬生意,我是個窮光蛋。”

忽然后面有人叫道:“在這里了,在這里了。”水村回頭一看,正是在輪渡上遇到的那個女子,那老婦人緊緊在后跟隨著,提了那個藤籃。水村還不曾說話,那老婦將籃子提到面前,笑道:“先生,這是你的籃子嗎?”水村道:“哎喲!真是多謝得很,我急于要下船,把籃子就丟了,難得老太給我送了來。”那些挑夫車夫聽他所說,出門的人會丟了行李,這人對于江湖上的事情至少有八成外行,便又擠上前,這個喊“我拉去”,那個喊“我送去”。水村笑了起來道:“朋友,你們是今天生意不大好吧?怎么只管來包圍我。我花不起多少錢的,就是把我這只箱子和籃子全送給你們,你們也不夠喝一餐酒。”那些工友聽他如此說,都哈哈笑了。那個女子站在身后,也微微地笑道:“這些人實在也淘氣,人家不愿要人送,何必去勉強人家。”水村聽了她出來解圍,心中倒是一喜,便裝出要問不問的樣子道:“這到清涼山的夕照寺去,不知道有多少路?”那女子已走上前兩步了,便望了那老婦人微笑道:“那地方多荒涼呀,晚上能去嗎?”那老婦人道:“就是白天去,那地方也沒有人家的。”水村道:“我也聽說那地方像鄉下一樣,倒不料是真的。”那女子道:“那地方晚上是找不著人家的,不如今夜在下關歇了,明天再進城。”水村點著頭道:“多謝姑娘指教,我就這樣辦了。”那女子原是半向著水村說話,半向著老婦說話,水村和她道謝,她才將臉正式對著水村點頭一笑。水村經人家送還了提籃,正想問那老婦人貴姓。那老婦人已是對女子道:“前面有輛野雞車子在等客,我們趕上去吧。”于是這二人匆匆地就走了。

水村所站的地方,正有一家客棧,面江而開。心想晚上去找朋友投宿,本來不便當,加之所要到的地方,又說是很荒涼的,那么,照著那位女士的話,在客棧里先休息一晚,是妥當些。于是提著行李,就在這客棧里投宿。第二天且不帶東西,先空了手進城。進城之后,問明了路徑,果然離開交通便利的大路,穿過一片野竹林子和些零碎的菜園,就走上一道小山崗子。這山崗上長著一些亂草,亂草里隨著幾棵小樹。山下卻是一凹稻田,對面小山崗子下,有幾戶人家。順著這邊山腰,一道很平坦的人行路蜿蜒深入前面山嘴子里去。山嘴子那邊,露出一截青蒼的樹林,似乎那地方有路可通。靠稻田的一邊,有一路桑樹,順著風有一陣布谷鳥的聲音吹了過來,叫著“割麥栽禾,割麥栽禾”。人走到這里,決計想不到這就是南京,仿佛是到了鄉下來了。心里想著,梁秋山夫婦難道就住在這種地方?這里交通很不便的,于他們的生活,不發生阻礙嗎?

他心里一面猶豫,一面走著,忽然一陣丁丁冬冬的聲音,在沉寂的空氣里吹過來。聽那聲音,好像是琵琶響,這種亂草空山,哪里會有這種雅奏,這不由人不驚異起來。站在風頭上,側著身子,靜靜一聽,果然是有一人彈琵琶。那聲音緊一陣緩一陣,非常動人:急的時候,如狂風暴雨;緩的時候,如小石鳴泉。一定是琵琶名手,絕非出身平常街頭唱曲人所作。聽了這琵琶聲,把來做什么的都一齊忘了,只管順了聲音的出發點跟了上去。走到近前,已經轉過了一座小山嘴子,面前忽然現出一片平地,地上有一片冬青樹的林子,造出幽涼的綠蔭,映著四周的草地。樹林深處,一堵紅墻,有門面西而開。穿過樹林一看,門上有匾額,正是“夕照寺”三個大字。怪不得了,這種地方哪有這種聲音,原來是梁秋山在這里作樂。我突然沖進廟去和他見面,他可要驚異一下子。于是悄悄地進了廟門,正待向里面走,卻有一個人脅下夾著琵琶,笑嘻嘻地走將出來。那人約莫有三十歲,頭上戴一頂呢帽,一直罩到眉毛頭上來。身上穿一件藍布大褂,洗得都有點兒變白色了。看他帽子下面,露出一截蓬亂的頭發,配著他清瘦的面龐,是個清貧而不好修飾的人。自己遠看以為是秋山,這才知道錯了。他見一個西服少年匆匆而來,只管打量他,也有些驚異的樣子,便站住腳,望了一望。水村笑道:“彈得好琵琶呀,怎么不彈了?”那人笑道:“老哥你怎么知道我彈得好琵琶?我是個賣唱的。”水村道:“賣唱要什么緊,憑了本事賣錢,一不偷,二不搶,三不詐欺。我也是個賣畫的,我就不小看我自己。”那人笑道:“你莫不是由濟南來的于水村?”水村點頭說是。他就伸了手出來,和水村握了幾握,笑道:“我聽得秋山說,閣下要來,日內準到。我一聽你的口音和你的情形,就猜定了你是那位浪漫的大藝術家。你不知道秋山有個音樂大家的朋友嗎?那就是我。我叫莫新野,全南京城里人都崇拜我到五體投地,我去拜訪闊人,闊人都不敢見我,我這叫布衣可以傲王侯。”說著,牽了一牽自己藍布大褂的衣襟,接著哈哈大笑起來。他正笑著,身后有人道:“在新朋友面前狂吹,不知道有老朋友在一邊聽著嗎?”水村向里看時,也是一位西裝朋友,手上提了一個照相匣子,從廟里走出來。他倒是個漂亮青年,只是嘴唇上多了一撮小胡子。他的盆式帽子有點兒和莫新野不同,卻是歪戴在右邊的。莫新野就笑道:“我來介紹吧,這也是藝術大家、攝影圣手,一天能用五打膠片的李太湖先生。這一位是新的大畫家于水村先生。”李太湖笑道:“對于大畫家,你就說是大畫家,并不加以形容詞。何以在寡人名字上,你卻加上許多形容詞,這也有什么理由嗎?就是一天用五打膠片,這也是攝影人的常事,還提他一筆做什么?”莫新野道:“本來不用提,但是因為你常有照五打膠片的夢,事實上一天能照五張膠片,你也心滿意足了。我給你夸贊兩句,你倒不愿意?”李太湖笑道:“總有一天,我有驚人的紀錄發現出來,發一筆大財,買一打攝影機,大小鏡頭無所不有……”莫新野道:“不要說夢話了,我們應該引于先生去見老梁,讓人家老朋友見面。”

于是他二人在前面引路,由廟后瘦竹林子里鉆過一道小石頭路,出了林子,豁然開朗,是一片很大的菜園子,直抵西邊山腳下。莫新野將脅下的琵琶向空中一舉,如搖搖鼓似的,連連搖了幾下,叫道:“客來了,客來了,主人翁出來歡迎呀!”一棵桑樹后面,有個人答道:“你們是什么事高興,又來擾亂人家的文思?人家寫著幾個少年,正帶著了那個美人,坐在紫藤花下,向她求婚呢。”說著話,那人走出來,穿了灰布短旗衫,頭上戴了一頂男子平頂草帽,手臂上挽了一大筐子桑葉。那蓬松的亂發,兩鬢下垂,配著那清秀的臉兒,現著一層受日光的紅暈,一笑,便露出那潔白齊整的牙齒。水村連忙一點頭叫道:“秋華大嫂,兩年不見,還是從前一樣呀!”秋華將帽子取下,在臉邊遮著日光,笑著喲了一聲道:“果然貴客到了。”李太湖一舉手道:“不要動,這個姿勢太好,讓我照一張。”莫新野道:“你有膠片嗎?”李太湖一低頭,將手摸了一摸照相匣子。秋華和新野都大笑起來,只在這笑聲中,這正面半瓦半草的屋主人出來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平县| 县级市| 开远市| 博乐市| 晋江市| 汉源县| 枞阳县| 凯里市| 乐平市| 阆中市| 香格里拉县| 长丰县| 大悟县| 铜川市| 永仁县| 洛扎县| 都兰县| 福贡县| 水城县| 武胜县| 楚雄市| 洪江市| 湘潭市| 双峰县| 石城县| 高阳县| 垫江县| 湖口县| 平定县| 建阳市| 武平县| 彰化县| 千阳县| 凭祥市| 兴山县| 普兰店市| 芒康县| 永嘉县| 景宁| 句容市| 于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