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年代大人小孩都喜歡過年。大人忙活了一年到了年底,總算能吃上一桌可口的豐盛的飯菜,吃吃喝喝中嘮嘮一年的辛苦和收獲。那時候過年是一年當中最重要的節日,忙活了一年,仿佛這一年的盼頭就在這一天了。
過年那一天,姥爺,姥姥和我早早的起來。姥姥,姥爺忙活著當天年夜飯的準備工作。上午殺雞是大活,一早上姥爺從雞窩里弄出只大公雞來,養了一年了,紅紅的雞冠子,羽毛油光閃閃,色彩斑斕,尾巴長而翹起。
“這毛真好又可以續雞毛撣子了。”姥姥看著那油亮的華羽毛,露出了笑容。
對殺生這件事情,每回都是姥爺的活,我和姥姥站在旁邊看著。姥爺一只手抓著兩翅膀,一只手揪著脖子處的雞毛。不一會兒,被揪掉毛的地方露出了白白的雞脖子。這時姥爺吩咐姥姥回去取菜刀和碗。姥姥快步的進到屋里拿出切菜的刀和碗過來,放到姥爺旁邊。姥爺拿起刀對準脖子出就是一刀,就看鮮血流了出來,姥爺把雞脖出血的地方對準碗里,讓血流到碗里,這血姥姥可以做一碗雞血糊,姥爺特別好吃這口。滴完了血,姥爺甩手把雞扔到院子當中,任憑這雞撲棱著,不大一會兒就斷氣了。
因為起的早沒什么事情干,我便在廚房圍著姥姥轉。姥姥為了打發我,給我找了個活,坐在炕上拔雞毛。我便興奮的上炕了開始干活。
爸爸、媽媽、妹妹,小姨、小姨夫七八點鐘就回來了,他們回來先去給老祖宗們上墳。上墳就得一上午時間,所以得早早的去,好早早的回來吃過年飯。于是,開始分頭行動,爸爸去給他們家老祖宗上墳,小姨和小姨夫給姥爺家老祖宗上墳,我媽留在家里干活。
妹妹一早上就在爸媽家穿新衣服過來的。媽媽看我沒有穿,就趕緊幫我換上,穿著和妹妹顏色不一樣,但款式一樣的衣服,心里特別高興。我媽每年給我和妹妹做衣服都是款式一樣,顏色從來不一樣,媽媽說這樣好看,兩朵小花。姥姥也拿出炒好的瓜子,還有花生,糖放到炕上讓我們兩個吃。小姨和小姨夫結婚頭一年回來過年。家里顯得特別的熱鬧。
我媽回來,姥姥就輕快多了,坐在炕上抽著旱煙,指揮著我媽干這干那。我和妹妹也想幫著干點啥,媽媽說小孩子過年就是玩,不用我們干,說我們還小,只要好好學習就行。就等著吃好吃的,好好玩就就行。
我們那吃過年飯都是下午一兩點時間,姥姥家都是快三點才能吃上。因為小姨他們回來就1點多了,再忙活著炒菜,擺盤什么的就得晚點了。
吃過飯,還是我媽負責收拾,小姨他們被凍了一上午,都爬到炕上暖和。大家圍坐在一起嘮嗑,這是一年難得的休閑時光。
我和妹妹是坐不住了,吃過飯就往外跑,這時的外邊前趟房,后躺房的小孩都出來了,站在村頭口放小鞭或是打陀螺玩。我和妹妹也趕緊過去湊熱鬧。好幾個小男孩手上拿著小鞭,還有兜里揣著的,手里都拿著一根香,一根一根的放著響。我和妹妹都膽子小,離的遠人群遠一點,一看見哪個家伙點小鞭,就麻溜的捂著耳朵,生怕嘣到自己。玩一會兒冷了,就跟著一堆人跑到誰誰家去人家玩,通常都是到小孩家的小屋里玩,大家擠在一起,嘻嘻哈哈的笑著鬧著,直到天黑才想著趕緊回家。
大人們不到晚上七點過年餃子就包好了,我爸躺在炕頭睡覺,小姨夫在炕梢睡覺。七點是新聞聯播時間,姥姥,媽媽,小姨,還有我和妹妹坐在電視機前看著電視,直到快八點了,媽媽叫醒爸爸,小姨叫醒小姨夫,這是全家最重大事情,看春節聯歡晚會。那個時候也沒什么娛樂活動,那是那個年代難得的好節目沒有其二了,全國人民都會準時守在電視機前觀看春節晚會,一年的幸福的生活就從看春節晚會開始了。
一直看到十點,外邊的鞭炮聲鋪天蓋地的響起,姥姥才和媽媽,小姨到外屋地忙活著煮餃子炒菜。我們則跟在爸爸后邊,還有姥爺,小姨夫他們到院子里放鞭炮。小鞭被挑在桿子上,遠遠的舉著,等小姨夫點好火后,噼里啪啦的響著,還有那坐地上的大禮花也被點燃著砰砰的向上空綻放,我們都聚在門口捂著耳朵,聽著震耳欲聾的響聲,看著星光閃爍的燦爛煙花,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喜悅的笑容,似乎只有這煙花才能烘托著喜慶的氣氛,聲聲爆竹、璀璨煙花、新年的歡樂一同綻放著,讓綻放的煙花伴著新年長樂未央。
吃完餃子,給長輩們拜完年,發完壓歲錢,我們小孩子還沒等新年的鐘聲敲響就已經在睡夢中了,只有大人們伴隨著春晚的鐘聲,倒數著數字迎來了新的一年,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