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9章 唐堯虞舜

  • 三墳記
  • 千浪生
  • 5585字
  • 2024-06-19 17:19:59

到了十八樓,門庭冷落,門口也有對聯,左聯是:“光乎日月而載列星“,右聯是“識乎人神而承道統“,上聯是“洞玄天地“,班離道:“這對聯與大門口的對聯有同工之妙,因為有了光,我們才看到了日月星辰,如果還有一個天體沒有發光,我們能說它不存嗎?那么我們看到的是光載著天體的信息還是天體承載著光呢?嗯,帶著啟發去尋道,妙!“于是走了進去。

門口守衛四五人,一人道:“萬物背陰而抱陽“,班離道“陰陽激蕩而成和氣“。卻說門口的兩人是站崗的,只有受到邀請的人,在請帖上會附上暗號,答對了才能進。

班離進去一看,里面有二三十人,其中一位認識,正是在一樓替太史子解圍的暢玄樓主。最左邊有個講臺,有人在上面講《丙易》,空余座位還有不少,每個位子的座椅寬大,長二丈寬半丈,比一般人家的床都大上好幾倍,位子前面有茶幾,上面果食飲茶,筆墨絹硯一應俱全,比那悅客酒店還要奢靡一些,還有很多小冊子書籍,另外還有三本很厚重的《丙易》經文。

班離聽了會兒臺上之講,講的普通淺顯,這《易》經,班離在中原還是有所了解,雖然沒有深入研究,但是一些入門的知識還是懂的。各種易的經文千差萬別,但其理是相通的,都是以八卦推演以至萬千。臺上這個人講的內容味如嚼蠟,班離聽的索然無趣,關鍵講的不得要領,像一直在繞圈圈,明明很接近,就是進不去,又像隔著一層紙,就是沒捅破,為了釋義,講了一大堆話補充,就是那要領怎么也說不清。班離心想,搞得這么隆重正式,怎么講的內容如此不堪,下面的人還聽的津津有味,這些人雖然相貌各異,但是一看都是搞學術研究的老學究,這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說話這些人都是這大荒南數百個國家中頂級的易經學者,沒班離想的那么不堪一擊,關鍵是班離乘鶴逸海歷經死生,境界提升后,一通百通,任何事物在他眼中都有了跟以前不一樣的視界。跟這頓悟和漸悟的道理一般,頓悟的瞬間一通百通,感覺如有神助,但沸騰的水需要不停的加熱,在人的思想境界提升這方面,這種加熱過程極其漫長,譬如一個智者,需要不斷的學習和積累經驗,還需要不斷修正原有知識體系,總結提練。人的一生,不太可能天天專注給沸水加熱,還有很多事情需要做,很難有人這么一直堅持,僅僅把提升境界作為自己一生的所有追求。一般的人,學有所成時,就會運用到社會上去,給自己尋得立身建業的機會,畢竟人力有限,而知識無窮,探索越久回報率越低。

人皓首窮經一生,也沒幾個人能達到圣人,至于更高境界的澈人、至人、實人,即使用一百年時間十二個時辰不停的鉆研,也是不可能達到的,以至于人們普通認為這些人都是不存在的偽說。班離在中原時,看過一本寫了很多怪異事情的書,其中有一篇文章寫道:在異次元的島嶼中有一個世界與外界隔絕,這個島嶼有八個圣人分別留下不同的圣言,后世的人分別以圣言為最高精神指導,建立了很多不同的國家,后來有人發現這個島其實是一個球形天體,于是紛紛認為圣言是有誤的,形成無神和有教兩派,無神派認為物質才是這個世界的本質,圣言的釋義部分有超自然現象,這都是形而上學的偽說,只有建立在可預測觀點和驗證結論的有序系統,才是科學,并提出以科學為最高指導思想,建立了眾多分支學說作為補充。還攻擊了有教派,認為正因為有教的存在,認為大地是宇宙的中心,限定人的認知范圍,使無神派被鎮壓數百年。有教派認為無神派連基本邏輯都說不清楚,不被觀測和檢測的事物就不存在,斥之為超自然現象這觀點本身就是謬論,神是無限可能的,遠遠超出人的認知,不被發現才正常,并攻擊無神派邏輯不能自圓其說,人知道時間的存在,按照無神論的物質觀,那時間又是什么物質,時間從那里來的,什么時候開始的,會不會有結束的時候?無神派不能自圓時間之說,還敢質疑神的存在,神是無限寬容的,現在不找人算帳等死后再清算精神,人才會知道神的存在。兩派爭論了數千年也沒有最終結果,后來輻速被發現了,比光速快數十億倍,無神派自己構建學說的基礎崩潰,有教派占了上風,再后來無神派又占上風,如此反復數次,直到這個島被星際風暴淹沒時兩派還沒有分出最終勝負。

以前班離認為世界島是異端邪說,是絕對不會相信的,但現在看到臺上那講易經的,臺下的人覺得講的有道理,自己覺得廢話一大篇,如果自己覺得有道理而別人覺得是廢話呢,只是自己認為是異端?腦袋一靈光,感覺異端邪還是不是真的,但產生了一絲懷疑。以道來描述不相信,可以劃分為一萬億份,現在有一份出現變化,放大到數十億倍才可能觀察的到,但正是這萬億分之一才是真正的質變,由不相信到相信的轉變的量化過程。

接著又有人在講臺上講《丙易》第二十五卦領卦,辭曰“庭有柱,兇。三生,崩。柱生水,吉“。現在要講的是三才二爻“三生,崩“這三個字。那講卦之人,講了很長一段基礎卦義,然后道:“這第二十五卦有注經二十八人,二才十六人,二爻九人,現在我準備把我研究的經文注釋放在第二爻辭后面補充,成為二爻第十人。

[三生,崩]這三個字的意思是:泰極則否,大兇。

三:數者、易數也,三才之道也。三兼陰陽之數言,一曰天立于一,二曰地,三曰人,法天地人,以泰皇最貴,泰,滑也,泰一,人王至貴也,又作太一。

生:進也。象艸木生出土上。下象土,上象出。此于攴出,以類相以。

因此,釋義為:天地之大德曰生,君子之大寶曰位,小人之大行曰祿。君子應天受命,其命在新,非以逸樂其身也。強掩弱,眾暴寡,詐欺愚,勇侵怯,懷信而不以相教,積財而不以相分,故立君子以齊一。小人順世取舍,學問知辯,日以自娛,蘇援世事,分白黑利害,籌策得失,以有禍福,立是廢非,明示后人,死有遺業,生有榮名焉。“

那人又道:“因此,我在前人的基礎上,經過二十五年的研究,把[三身,崩]這三個字徹底搞明白了,經過我添加的注辣,使這三個字的解釋達到圓滿、完美的地步。“

班離聽到這里,再也坐不住了,覺得講臺上的人鬼扯胡說,如果前面講臺上的那人盡說些廢話,那此時臺上這個人說的就是錯話,如南轅北轍,馬兒再快卻跑反了方向,這釋義的再通透,最基本的方向搞錯了,能得的到正確的東西嗎?于是走上講臺。

班離道:“有沒有比三大的數?“

那人道:“有,四五六以至無窮都是。“

班離道:“三生,有死嗎?“

那人道:“有。“

班離道:“那生死是吉還是兇?“

那人呆呆的在原地,想了半天,沒想明白。

卻說一般人聽到這對話,會覺得平淡無奇,那講泰卦之人,卻世浸淫易學數十年,能聽出其中的意境,班離問的乍聽之下是生死吉兇,但隨著易學的深入,吉兇有了易,也就是變化之道,這兇和吉就不再是絕對的,而是相互之間不斷變化,所謂禍福相依就是這個理。貴賤對常人來說是終身大事,對圣人來說就是貴位司職,所有人有事業有職位的工作,是不分貴賤的。生死對圣人來說也是一生的大事,但對神人來說就是一步的始終,對仙人來說就是旦暮之間的睡一覺。境界不同,那講卦之人,一生恐怕也研究不明白。

不要說講卦的人沒弄懂,天下之人能弄明白的,又有幾個人呢?班離在一篇文章看到:從前,有個人富有四海,過了幾代,子孫窮的飯都吃不飽。

有人施舍一個面包后問:“味道怎么樣?“

答曰:“味道太好吃了。“

又問:“我聽說你的祖先吃的是山珍海味,喝的是瓊漿玉液,拿著一個熊掌說不好吃,這是真的嗎?“

答曰:“還有什么味道比面包還好吃多少呢,那肯定瞎說的。″

有一個國家,數千年來王道從未斷絕,出現過數個無比強盛的王朝,到了近代衰敗了,有個強國問道:“唐堯虞舜,那是真的嗎?“

答曰:“那時你的祖先還寂寂無名,我的祖先怎么會超過呢?那當然不是真的。“

有人感慨寫道:“子孫不肖,累及祖宗。鄰人施舍而嘆言:'不可能那么偉大,你看看他子孫現在的德行就知道了。'如果一個國家有點起色,就天天做出河清海晏、國泰民安這種粉飾太平天下的事,認為超越古代的盛世,不說久遠的三皇,強盛的唐虞,恐怕連最近的夏朝都比不上,天天講夏朝腐敗無能,割土辱國,卻不言現在的疆土是祖宗遺留下來的,那怕連一寸的疆土也從未開辟過,把責任都怪罪到祖宗頭上,人言腳無立錐之地,土地是人民生存的基礎,噫!這樣的國家能稱之復興盛世嗎?有人哈而嘻曰:“萬歲,那能那么長時間,封建迷信罷了。“有人嘻而唰曰:“末有之盛世就在今朝。“

班離道:“你先下去吧,這經我來講了。“按說班離上臺,這不是砸人家的場子嗎!那人倒是有點學者風度,對班離施以賢者之禮,就退下了。倒也不是班離故意為之,那賣矛又賣盾之人,與這講三生泰極否來的人,存在明顯的邏輯錯誤,難自圓其說。不明白的人聽的津津有味,明白的人,讓錯誤的行為橫行在大庭廣眾之間而不加以制止,這是違心的,如果一個人能違心委屈求全,也是達不到這么高的境界。

班離想到至少有三百種說法能把這事講清楚,可能二百五十種在場的都聽不明白,反復詢問反倒不好,于是決定使用最通俗好懂的來講,道:″上古炁羲以陰陽演化天地,周天運行,故易之理,施四海;易之解,際天地。其全也,純兮若樸;其散也,混兮若濁。濁而徐清,沖而徐盈。澹兮其若深淵,泛兮其若浮云;若無而有,若亡而存。萬物之總,皆閱易孔;百事之根,皆出易門,進而推衍前后,唯其形不知狀,其理不知義,生澀難懂。

后來有人把其中能懂的部分描述下來,寫道:炁羲之大化者,乃與無形俱生。反以觀往,覆以驗來;反以知古,覆以知今;反以知彼,覆以知己。動靜虛實之理,不合來今,反古而求之。現己有上百種流派,其中流傳廣泛有四類:

上品:流光,久視,溟波

中品:含山,山海,連山

下品:泛天,歸藏,水窮

無品:雜易

其中雜易最多,如水易,天易等不可勝記,當然也包括了這丙易。

易以卦為相,陰陽為數,而成二百五十六卦,以陰陽各得一百二十八卦,或以道、天、地、人各得六十四卦。八爻全卦演化起來精準繁復,此為上品;分而變之,能成七爻八卦者為中品;六爻八卦者為下品;六爻之變以下者為不入流。丙易以三爻為相,分天地人三才,這本身也沒有對錯之分,按照理論來講,也是可以推演出八爻全卦一致的結果,但實際運用上卻不是這么回事,以六爻和八爻之變為例,每一次卦少四相。天子近郊,八卦之,差距二百五十六相。天子巡狩,十二卦之,差距四千相。天子遠征,十六卦之,差距六萬相。隨著事情越來越重要,卦次越來越多,這種差距會無限放大。因此對爻卦的辭象注經的要求極高。如果對爻卦解釋不夠準確或者錯誤,即使誤之一爻,也可能謬之萬里。“

下面這些人大都是研究丙易的,卻從來沒聽說過易還有這么多推演方法,在下面相互交流起班離的觀點,不置可否。

班易接著道:“世上最頂級聰明之人都有研究易,很多人皓首窮經一生,想從這個世界尋找規律,世人把最重要的事記在卦爻中,作為后世參考。微風徐來,這陣風為啥會來,下陣風啥時候來,對于常人來講,思考這種事情是荒謬的,對于易者來講這是他們的畢生追求。對于至人來講,無序的世界是有規律的,沒有任何事物能憑空出現和消失。這領卦的[三生],應作三身,身體成了三段,領卦記載的事情是,在中庭的柱子旁邊,遇到了危險,身體被砍成三段,有人使用木頭做的船逃了出來,所以[三生]的本義錯了,做再多的注釋也沒用。

下面易者一聽,這領卦注辭有上千年歷史,如果錯了,那不錯了上千年,雖然這一卦晦澀難懂,但前人注經看著沒啥毛病,沒有人懷疑[三生]為[三身]。臺上之人雖然講出:“澹兮其若深淵,泛兮其若浮云;若無而有,若亡而存,萬物之總,皆閱易孔;百事之根,皆出易門。“這么洞析易理的話,但這么一說,不是所有人都錯了,一卦之錯,這對任何易者來說都是件大事,縱然這群人修養深厚,現在也淡定不了,終于有人站起來道:“易友,雖然你剛才講的易經緯學非常深刻,但這么大的事,不能光憑你一張嘴就斷論吧,你必須給出充分的證論才能下臺。“

班離早就想到可能會有這樣的結果,因為易卦的演化太過浩大,如果《白馬非馬》這種辨論需要數百個步驟論證才能得出結果,那么能推演后果和前因的易卦,則比之還要復雜幾千倍,隨著精度和廣度提升,就變得無窮倍的差距了。一個智者不會像棟父那樣倒百萬次水證明一個立方體,一個至人也不會使用易理千萬次的推積一個結果,班離自信也可以使用丙易領卦的錯誤反證自己所說,但那至少需要十天半個月才會有結果,所以最好跳出丙易來驗證。于是道:“我在一本《支覽》的書上看到[有人三身,帝俊妻娥皇,生此三身之國。姚姓,黍食,使四鳥。]經過推斷,得出這個領卦講的事,就是帝俊之妻娥皇,在中庭的柱子旁邊,遇到了危險,身體被砍成三段,她的子孫使用木頭做的船逃了出來。

昔唐堯帝放勛,齊民自得,共工氏時常在河洛之間作亂,堯曰:“自得,則天下亦得我矣。吾與天下相得,則常相有,共工又焉有不得容其間者乎?“命大丙御白馬彤車,帶著羲叔一起,巡視天下,疾而不搖,遠而不勞,游之于無窮。其知如神,洞乎庭山之疾,那里的人唱著一首歌:“游游柱舟,娥皇不在,汪汪柱舟,以言我憂。“于是寫了一篇誥文,把這首歌加在里面,刻在石崖上,以使天地都能聽到有人在思念娥皇。

昔虞舜帝重華,在巡狩時,在共工氏居住的故地,看到一尊神像好奇的問契:“共工氏如此羈怒狂暴,為什么還會供奉如此久遠的娥皇神像,為什么要把神像打破成三段又立起來呢?″契無以解之。因此,結合唐堯和虞舜,《領卦》和《支覽》,得出這個結論。“

臺下一片嘩然,班離一詢問,原來此間之人跟本不知道唐堯和虞舜,以此作證據,那不是胡扯嗎?班離心里暗感不妙,蚩尤和黃帝的事跡比中原還要清晰詳實,那只有一種可能,這大荒南的人是在黃帝之后,唐堯之前遷播至此,之后與中原老死不相往。這事只得先放一旁,怎么破解當前局面要緊,那區夏眾望的太史子都被噴下高臺,那黃口小子旭函更是被砸下高臺。在班離思索對策之際,旭函從幕后走了出來,走到暢玄樓主面前說了兩句,那樓主對旭函極為恭敬客氣,連連點頭應諾后,走到前臺,中氣十足的道:“諸位道友,今日[暢玄洞妙]到此為止,講臺上的人就是今天大長老要見之人,諸位可以接著講經或者自行尊便。“

且說班離被樓主解圍,欲知后事如何,請看下章分解。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共和县| 依兰县| 营山县| 鄂尔多斯市| 道孚县| 铜陵市| 普兰店市| 赫章县| 海丰县| 团风县| 阆中市| 金秀| 汝城县| 九寨沟县| 嘉义县| 亚东县| 临洮县| 田林县| 那坡县| 永安市| 搜索| 易门县| 元谋县| 江津市| 电白县| 通州市| 汉源县| 中西区| 乐都县| 马关县| 巫溪县| 彩票| 理塘县| 鲁山县| 岳阳县| 天水市| 太和县| 唐山市| 昔阳县| 福州市| 定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