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魚湯
- 1978:開局抱走林黛玉
- 不太虛
- 2041字
- 2024-07-10 22:40:33
天色將晚,殘陽已經追下山頭。
崖下本就不見太陽,此時更是黑的最早。
所以一個人的馮云山更是沒有什么人會注意到自己。
打開系統看了一下,麥田的新種植的小麥因為失去了沙漏加速的緣故,所以現在只是一點小小的麥苗。
像是韭菜一般,綠油油的鋪在田里。
想要抽穗估計還需要幾天的時間。
池塘之中此時倒是熱鬧了許多,原本巴掌大的小魚,現在已經有小臂大小了。
尤其是滿池塘的青蛙,呱呱呱的叫著。
不過馮云山卻總是覺得池塘中還是少了些什么,陡然,他眼前一亮。
退出了系統,來到了蘆葦蕩,將幾株蘆葦連根拔起,而后移植在自己的系統池塘中。
果然,系統的提示音再次響起。
移植蘆葦和蒲草不僅可以獲得工分,也可以豐富池塘的生態環境,加快池塘中的水產生長。
自己的系統不會主動交流也不會主動的提示,只有親自嘗試做一些實踐才行。
池塘的生態系統現在還不完善,后續還可以養蝦養鱉,包括田螺、泥鰍、鴨子......
到時候自己天天能吃到各式各樣的鮮味,想到這里馮云山的干勁十足。
挽著褲腳,在蘆葦塘里開始拔草。
中午的時候有陳曉絮在旁邊,馮云山也不好進行這樣的操作。
畢竟如果讓她親眼看著那些蘆葦和蒲草瞬間消失不見,到時候還真不好解釋。
終于,隨著系統的提示音再次響起,馮云山也停下了手中的動作,直起了有些酸痛的腰。
即使是這樣年輕健壯的身體,進行了一天的高強度勞動也會酸痛。
這也多虧了馮云山自己還偷偷加餐,保證了體力充沛。
看了一下,此時的池塘上面有蘆葦和水草,下面有歡快游動的小魚,以及跳來跳去的青蛙。
馮云山撈起一條魚打量,雖然還稱不上大魚,但是已經可以拿回家讓家人飽餐一頓。
拿太多自然也不現實,馮云山考慮了一下,拿了兩條最大的魚。
這樣基本能讓一家人都吃上魚肉。
但看著天色差不多了,再不回去,估計家里人要來喊自己了。
馮云山心滿意足的將那兩條魚放在竹筐底下,上面還真是按照大嫂的吩咐,蓋上了蒲草。
朝著家里走去。
一回到家,妹妹小玲就迫不及待的跑過來。
“哥你回來了,逮到小魚兒沒有?”
聽到這話,另一旁的大嫂也是眼神一亮,目光灼灼的看向了馮云山。
家里面的其他人則是都沒有當一回事兒。
畢竟除了云玲這樣的小孩子,誰會相信那破破爛爛的淤泥池里也能有魚。
然而出乎他們預料的是,馮云山的臉上露出了笑容。
將自己手中的竹筐舉起來晃了一下。
“呀!真的有魚啊?”
妹妹驚訝的睜大了眼睛,看到馮云山點頭后,更是迫不及待地上前接過了馮云山手中的竹筐。
大嫂也是激動的不行,瞬間就來到了身前,急切的把上面蓋著的蒲草摟出來。
只有大哥一臉的疑惑,不應該呀!
那爛泥坑里還真能養出魚來?
當看著云玲樂呵呵的雙手捧著一條足有她小臂大小的魚時,全家人都傻眼了。
大嫂更是緊緊抓住另一條魚,激動道:“還會動咧!”
隨即反應過來,連忙用另一只手小心翼翼的將門閉上。
“老三,你真行!”大嫂激動的語氣都有些顫抖了!
二哥此時也是一臉詫異。
“三兒,你是不早就曉得那下面有魚才去接工分的?”
馮云山笑了笑說道:“二哥,那池子放了多少年了?要是早曉得有魚,還用等到今兒?”
二哥點頭道:“那池底下應該還是有幾條魚的,恰好被山洪給沖起來了,哎呀,好幾年么吃過魚咧!”
大嫂則是迫不及待的附和道:“三,不行明天讓你大哥也去幫著撈!”
大哥皺著眉頭,沉聲道:“就那么點小地方能有多少魚?就知道吃!”
大嫂頓時不滿的嘟囔道:“那你別吃!”
......
無論怎樣,這兩魚算是意外之喜,家里的人可以久違的享受一次優質蛋白。
像是豬和羊這樣的肉類也只有逢年過節或者是婚喪嫁娶的時候才能吃到。
至于雞在這個糧食短缺的年代,那都是寶貝疙瘩,用來下蛋的。
當然你若是以為這雞蛋是用來吃的,那便錯了。
雞蛋是農村少有的可以賣錢的金疙瘩。
往往只在必要的時候拿雞蛋賣點錢,一般都是作為家里邊的重要大事的開支來使用的。
比如兒子娶媳婦,孩子上學之類的。
所以即使有兩只下蛋的母雞,那也是舍不得吃雞蛋的。
長年累月就靠著土豆、酸菜、干豆角、黑豆這類食物充饑。
時間長了早就忘了肉是什么滋味。
很快一家人就開始討論起這條魚到底該怎么吃。
其實完全沒有討論的必要,這兩條魚在這一家只能用一種吃法,那便是做成魚湯。
紅燒或者是清蒸就太過浪費了,只有魚湯,不僅能夠吃到魚肉,更是能夠收獲滿滿一大鍋的湯。
這湯加上剩余的魚骨摻點水,第二天又是一鍋魚湯。
還可以用來煮蘿卜和土豆,沾著魚湯的鮮味,那將是一鍋難得的美食。
而需要討論的則是這魚怎么分配。
毫無疑問,奶奶肯定要單獨的吃半條,雖然奶奶最后一定會給自己最疼的幾個晚輩分享。
但是也要先給老人送過去。
二爸家和三爸都是一塊魚尾加一碗魚湯,這是母親的決定。
畢竟這種難得的肉類一年也不見得能吃到一兩次,幾家人都緊挨著住,自然要分享一下。
大嫂自然是不樂意的,本來魚就不大,這樣一分幾乎就是少了一條魚。
但是她也也知道,就算是自己反對,也不會有任何人支持她。
討論好了吃法,接下來就是如何做。
這時候馮云山主動站了出來,自告奮勇決定自己來做。
原因也很簡單,在黃土地上,魚本身就是稀罕物,至于魚肉的吃法則更是簡單。
無非是放點鹽簡單的烹調一下,所以馮云山為了吃到自己想要的味道,只能主動操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