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密宗出手
- 穿越無天,妖僧如來膽敢造反
- zhang七言
- 4056字
- 2024-06-20 08:00:00
摩利攴天菩薩的攻心計,到底是起了作用。
為了挽回開除佛籍和封殺信仰的影響,以及對抗無天的統治法理性,彌勒被迫做出了靈山之外重建佛教的承諾。但此舉,毫無疑問是赤裸裸的分裂佛教。
即使未來有朝一日如來回歸,他恐怕也不會體諒彌勒便宜行事,只能當做一場不折不扣的背叛。何況在此方世界,如來還是個不粘鍋性子,并且在臨走之前留下法旨要求眾仙佛不得輕舉妄動。
偏偏彌勒不是無天的對手,就算今夜殺了摩利攴天菩薩,他也不敢在靈山久留,叛軍的結局依然只能是流亡天涯。
清算已是必然到來,對暫未出手的造反派而言,唯一需要衡量的是,就是選擇現在還是未來。或者說,無天的清算,和如來的清算,到底哪個是更不可接受的。
猶豫的時間并不多,如今雙方已經撕破臉,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緊隨彌勒出手的,便是大力、潑法、勝至三大金剛。
三百年前火焰山一難,四大金剛奉如來法旨,出手圍困了牛魔王,雙方早已是不折不扣的死敵。就在當初無天攻上靈山之時,永住金剛就險些被牛魔王打死。
雖然不清楚永住金剛為什么背叛,但對于三大金剛而言,他們不愿也不敢把性命賭在大力王菩薩的仁慈之上。
緊接著出手的是文殊普賢兩位菩薩。他們也是一樣,有不得不叛亂的理由。
被當初的兩頭坐騎騎在頭上作威作福,這是兩位菩薩絕不能忍受的。更何況,未來佛門要掀起一場掃黑反腐運動,誰知道這倆畜生會不會伺機報復?
就算兩妖顧念舊情,不會刻意針對,但自家的秘密,身為坐騎的青獅白象,到底是知道得太多了。
佛教盡取天下信徒財富,三界內只輸天庭一籌。西游記里又沒有儲物戒指,收過誰家的禮,往洞府搬了多少好處,不都靠自家坐騎馱運。以前如來對這些行為看破不說破,甚至允許自家愛徒帶頭索賄,倒也罷了。現在集團換了董事長,眼里容不得沙子,他們又能怎么辦?
作為站在最頂端的菩薩,又有哪個是干凈的?即便是觀音,不也明目張膽,昧了如來金禁二箍。
局勢當即演化為四打十。摩利攴天菩薩對戰彌勒佛、接引佛與地藏王,文殊普賢對上自家坐騎,其余三大金剛則與彌勒兩位下屬圍毆牛魔王。
沙悟凈依然沒有出戰,只是強行按捺住焦急的心思,再次焚燒了五張度牒,大聲喝道:
“大力、潑法、勝至、文殊、普賢五人,勾結彌勒地藏二賊,反叛靈山,著開除佛籍,銷毀度牒,封殺信仰,通報三界;并下達通緝令,從此以后,凡我佛教中人,見此五妖必殺之。”
度牒緩緩燃盡,圍觀的一眾仙佛,也都露出不忍之色。幾千年的修行,就這樣輕易付諸一炬。權力之威,當真恐怖如斯。
一念成魔,一念成佛。時局艱難至此,當真是佛不聊生。
戰局逐漸焦灼,三處小戰場,竟暫時都分不出勝負。
摩利攴天菩薩貴為上古女仙,法力神通廣大,底蘊深厚,以一敵三不落下風。四人都是法師,沒有近身搏斗,只是遠遠飛在半空,不斷釋放著神通和法寶。此處戰場最為華彩絢麗,佛道兩家皆底蘊深厚,底牌無數。
只是這燦爛的法術流光背后,卻是恐怖至極的威能。一縷悄然逸散的法術波動,都會造成大雷音寺的顫抖,使得圍觀仙佛驚駭連連。法力稀疏之輩,稍一沾染,只怕便會登時便會被炸成齏粉。
與另一處不同,牛魔王的戰場在地面。縱觀整本西游記,三界武藝最強之人,無非也就是孫悟空、二郎神、牛魔王與王靈官四位大能。作為體術巔峰的戰神,盡管面對三大金剛、金蓮佛母、黃眉童子五人的圍毆,卻絲毫不懼,反而愈加神采飛揚。他手中揮舞的混鐵棍迅猛而厚重,每一次碰撞都讓人感覺到難以承受的重壓。
若不是五人中唯一的法師金蓮佛母敲響法器阿姐鼓,幻化出妖嬈又佛性的虔誠少女,不停干擾牛魔王的心智,只怕他立刻便能將四位武僧壓制。
但即便如此,這位妖界大圣大力王菩薩,還是生生擋住了五人的聯手,而且越戰越強,隱隱有反敗為勝的姿態。
至于文殊普賢與青獅白象,沒人愿意干涉他們的私人恩怨。自家坐騎捅的簍子,憑什么其他人要幫忙善后。
可不要以為,獅駝國一難中,文殊普賢一現身,青獅白象立即現出原形,是對二妖的秒殺。事實上,這只是因為當初身為坐騎,二妖被下了類似緊箍咒的咒語,被迫臣服。
二妖被無天解放后,不再被佛家惡咒所束縛,自然也能與當初的主人打得你來我往,一時難分高下。
目前出手的人數還是不夠,若只以當下的叛軍規模,今夜只怕成不了氣候。毗婆尸佛長嘆了一聲,轉頭問向觀摩團的各位同僚,苦心勸道:
“此時已經是站隊的關鍵時刻,一步踏錯,將是萬劫不復。事已至此,諸位,你們還在等什么?”
你怎么不上?是不喜歡嗎?此時此刻,這大概就是觀摩團其余人的心理活動了。
“正所謂,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今日之事,老僧選擇退出。”沉默片刻,智慧勝佛首先打破了沉默。他深深凝視了一眼陷入苦戰的彌勒,面上無悲無喜,只是緩步向著山下走去。
“阿彌陀佛。”無量壽佛、寶光佛、龍尊王佛、日月珠光佛四位佛祖,異口同聲唱了句佛號,便緊隨其后下山,一同退出了靈山的叛軍團伙。
彌勒玩得實在太大,作為顯宗佛祖,他們不敢跟著密宗走到最后。
如果僅僅是反抗摩利攴天菩薩的統治法理,哪怕付出一些代價,倒也不是不能承受。可彌勒重立佛門,固然是對抗了無天的統治法理,卻也讓觀摩團的幾位佛陀選擇了望而卻步。
誠然,彌勒這一招,確實能挽回部分軍心,但只能對佛祖以下的僧人起效。對這佛陀一級而言,卻是惡毒的詛咒。
原因無他,佛,已然是靈山的最高職位,地位相當于公司股東,已經升無可升。再往上的未來佛和萬佛之祖位置,都是早早內定,并不靠努力修行能達成。
就算是彌勒重開佛教,密宗還有那么多佛陀和菩薩等著上位,又哪里輪得到他們?
也就是說,他們在靈山的職位已經到頂了。彌勒能給的,如來早就給過了;如來不能給的,彌勒也沒法給。
既然如此,為什么還要賭上身家性命同時得罪無天和如來,跟著彌勒一條道走到黑?
這一點,顯然彌勒也明白。只是他的確是被逼到墻角,迫不得已而為之。如果不能強行構建自己的統治法理,他失去的將會更多。而他的顧忌,便是身后的佛門密宗。
彌勒絕對不能失去密宗的支持,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可堂堂佛門密宗首領,又決不能是一只妖怪。
要么分裂佛教,要么丟掉整個密宗。兩害相權,彌勒只能先保住眼前的利益,再去考慮將來。
千錯萬錯,都是無天的錯。如果不是無天掀起亙古未有之浩劫,搶行奪取三界,致使佛不聊生,彌勒焉能有今日之禍。
浩劫之下無天幸免,彌勒只是首當其沖,成為了第一個被迫害至此的佛陀。
“你們都給我站住。”彌勒鐵桿的毗婆尸佛一臉焦急,叫住了正在下山的四位佛陀:
“智慧勝佛,你以智慧為法號,難道想不到,摩利攴天菩薩必然發動清算?你難道真會信她既往不咎的鬼話?爾等優柔寡斷,行首鼠兩端之舉,同時惡了彌勒佛祖與大魔無天,三界之內,哪里還能有你們的容身之地?”
“靈山只有一位佛老,那就是如來佛祖。毗婆尸佛,彌勒登基的時機還早,勸你不要自誤。”智慧勝佛回頭,一臉嫌棄地望著這個想要拖他下水的同僚,還不忘給自己再打個補丁:
“今天來到靈山,我等已經表明了立場。至于以后如何,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看見他的眼神,毗婆尸佛知道再多說無益,只得轉頭又望向了十八羅漢:“那你們呢?還要舉棋不定嗎?”
沉思片刻,彌勒派的歡喜羅漢與布袋羅漢縱身加入了圍毆牛魔王的戰場。其余剩余十六位,則依舊躲躲閃閃,既不助戰也不離去,只是冷眼旁觀坐觀成敗。
見無人再答話,毗婆尸佛用怨毒的目光掃過眾多羅漢,再不猶豫,出手加入了對摩利攴天菩薩的圍毆。
“布袋羅漢、歡喜羅漢、毗婆尸佛三妖,同樣開除佛籍,銷毀度牒,封殺信仰,通報三界,下達三界通緝令。”沙悟凈大聲宣告,隨即焚燒了三人度牒。
眼前的局勢雖然兇險,但出手的人數已經被大大壓縮。這位金身羅漢長舒了一口氣,祭出降妖寶杖,便準備上前支援。
只是,來自背后的敵人,終于按捺不住,加入了彌勒反天的戰局。兩只佛掌忽然聯手偷襲,盡管沙悟凈一直防備著身后,及時用降妖寶杖擋住,卻還是沒能頂住恐怖的法力,頓時噴吐大量鮮血,被直接拍飛了出去。
而出手之人,正是彌勒的內應,密宗的另外兩位首領,毗盧遮那佛與南方歡喜世界寶相佛。
不僅如此,虛空藏菩薩、金剛手菩薩、除蓋障菩薩、得大勢菩薩、無盡意菩薩、寶檀花菩薩、藥王菩薩七人,帶領大批佛兵,將無天派五人緊緊包圍了起來。
“整個密宗,居然都反了嗎?彌勒,你這般狼子野心,日后就算如來回歸,也再容得不你。”摩利攴天菩薩被三位對手死死圍困,無法脫身援救沙悟凈,只得咬牙切齒地放話威脅。
“斗姆元君,你死到臨頭,還想挑撥離間嗎?”盡管觀摩團多人退出,但密宗既然出手,當下局面基本已成定局,彌勒得意之色幾乎再難掩飾。
另一頭,沙悟凈倒在地上,氣血翻涌,一時竟無力起身。密宗的金剛手菩薩冷笑著朝他走去,金剛杵拖在地上滋滋作響,就要結果掉金身羅漢的生命。
而此時此刻,內閣其余三位菩薩都和斗姆元君一樣,被各自對手緊緊纏住,無法脫身前去營救。
金剛手菩薩那張狂笑的臉愈發猙獰,金剛杵被高高舉起,眼前就要落在沙悟凈頭上。此時的他,卻只能捂著胸膛穿著粗氣,降妖寶杖丟在一旁無力拾起,并沒有還手余地。
就在所有人都以為沙悟凈死到臨頭,金剛杵即將打碎沙悟凈頭顱的一刻,人群中一道身影挺身而出,施展九齒釘耙架住了金剛杵,同時一擊即退,帶走了險些失去生命的沙悟凈。
這位來人豬頭豬腦,大腹便便,嬉皮笑臉,不是豬八戒又是何人。
“嘿嘿,沙師弟,還好今天有哥哥在,要不然,你可就要下地府去和小白龍作伴了。”
“二師兄,你怎么來了?”師兄弟情同手足,倒也不必多余說個謝字。沙悟凈只是抓緊平復著氣血,疑惑地問出了豬八戒的來歷。
因為豬八戒的攪局,戰場上暫時停止了打斗,內閣的四位菩薩趁機撤了回來,會合了剛剛團聚的師兄弟二人。只是,還來不及寒暄,摩利攴天菩薩不由分說揪住了豬八戒的大耳朵,焦急地罵了出來;
“你這頭笨豬,上靈山做什么?找死來的嗎?”
“嘿嘿,菩薩,您別生氣,北斗眾星幾位兄弟都見過面了。我……我就是……就是想你了。”
八戒說著,充滿思念的目光凝視著身前慈祥的老婦。他的豬眸中沒有絲毫男女情欲,只有對長輩的尊重與關懷。
聽到豬八戒的話,摩利攴天菩薩長嘆了一口氣,一時不知該欣慰還是悔恨,只是默默松開了手。也不好繼續罵這笨豬,只是憐惜地叮囑道;
“兩個哥哥正在路上,臭小子,我真的不想,看你再死一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