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部分 實務操作篇

第一章 不良資產的定義

第一節 從無到有:銀行體系的不良貸款

2020年,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銀保監會)的數據顯示,這一年中國銀行業共處置不良資產3.02萬億元。截至2020年末,不良貸款余額3.5萬億元,較年初增加2816億元;不良貸款率1.92%,較年初下降0.06個百分點。不良資產已經成為我國金融行業中一個最新的萬億級市場。那么,到底什么是不良資產?

不良資產,中文字面意思是“不良的資產”;英文寫法為Non-Performing Asset,簡稱NPA,英文直譯的意思是“不再正常運轉的資產”。中英文意思都能反映出一點概念,但是又不夠明確,那么,不良資產的標準定義是什么。我想說的是,不良資產這個概念,在國內經過整整22年發展,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更確切地說是外延大大擴展了。

不良資產在國內最早的定義,是銀行體系的不良貸款,即銀行收不回來的那些貸款。1998年以前,財政部《金融保險企業財務制度》規定,貸款按照拖欠時間長短分為正常、逾期、呆滯、呆賬四類,后三類合稱為不良貸款,簡稱“一逾兩呆”。其中,到期未還的貸款稱“逾期貸款”,逾期超過1年的貸款稱“呆滯貸款”,無法收回本金的貸款稱“呆賬貸款”,這種以時間劃分貸款的方式,很快就無法反映不同貸款的真實質量。

1998年,中國人民銀行(即我國的央行,以下簡稱人民銀行)參考國際慣例,發布《貸款分類指導原則》,其中按照收回貸款的可能性高低,把貸款重新劃分為正常、關注、次級、可疑、損失五類,后三類合稱為不良貸款。這種劃分標準更為科學,受到大家支持,沿用至今。從那一年起,銀行體系中的次級、可疑、損失三類不良貸款,成為國內對“不良資產”最早的定義。

人民銀行官網上如此寫道,“次級類貸款”是指借款人的還款能力出現明顯問題,完全依靠其正常營業收入無法足額償還貸款本息,即使執行擔保,也可能會造成一定損失的貸款;“可疑類貸款”是指借款人無法足額償還貸款本息,即使執行擔保,也肯定要造成較大損失的貸款;“損失類貸款”是指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或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本息仍然無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極少部分的貸款。這三類不良貸款里,借款人(債務人)的還款意愿和還款能力是逐漸遞減的,讀者可以簡單按照貸款“本金要承受一定損失”“本金要承受部分損失”和“本金要承受極大損失”來理解記憶。

時間來到1999年,在席卷亞洲的金融風暴過后,中國政府為了整頓財經秩序,增強抵御下一輪經濟風險的能力,決定對岌岌可危的國內金融行業(銀行大量貸款無法收回)實施一場外科式手術,大規模剝離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及國家開發銀行五家國有銀行賬上的不良貸款,并成立四家與之平行的“壞賬”公司,即華融、長城、東方、信達四大國有金融資產管理公司(Asset Management Corporation, AMC),把不良貸款(Non-Performing Loan, NPL)從國有銀行的資產負債表上轉移到新成立的四大國有AMC上,以在最短的時間內迅速挽救國有銀行的財務質量。這場驚心動魄的試驗,如驚雷,拉開了中國不良資產行業22年發展的大幕,1999年也成了國內不良資產行業的創始元年。

直到今日,銀行體系的不良貸款仍是我國不良資產的最主要部分,只不過和1999年不同的是,當年動輒30%以上的不良率已經成為昨天的故事,今天的中國銀行業,平均不良率不到2%。2018年以來,國內不良貸款的增長速度有所加快,行業迎來新一輪機遇。

銀保監會郭主席2020年8月在《求是》雜志撰文,其中提到“預計今年總體杠桿率和分部門杠桿率都會出現較大反彈,金融機構的壞賬可能大幅增加。2019年銀行業新形成2.7萬億元不良貸款,出現疫情‘黑天鵝’后,資產質量加倍劣變不可避免。由于金融財務反應存在時滯,目前的資產分類尚未準確反映真實風險,銀行即期賬面利潤具有較大虛增成分,這種情況不會持久,不良資產將陸續暴露”。上面這段話代表官方判斷,我們可以往深看一層,看看2020年四個季度銀保監會統計的各類商業銀行不良貸款情況。

2020年商業銀行主要指標分機構類情況表(季度)

續表

首先,要了解幾個概念。不良貸款余額=次級類貸款余額+可疑類貸款余額+損失類貸款余額;不良貸款率=不良貸款余額/銀行貸款余額。

其次,從絕對數上看,國有大行不良貸款余額最高,農商銀行次之,股份制銀行第三,城商銀行第四。從不良率上看,我國銀行業分類別平均不良率最高值在4%以內,不算很高,其中農商銀行不良比例遠遠大于其他類型銀行,城商銀行第二,股份制銀行第三,國有大行第四,這從側面印證了國有大行股份制改造、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帶來的實實在在的好處。

最后,截至2020年底,國內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達2.7萬億元(本節開頭提到的是中國銀行業不良貸款余額3.5萬億元),這個體量有多大?占到我國同期國內生產總值(GDP, 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2.7%。假設放到全國同期31個省級行政區(不含港澳臺地區)的GDP排名中,可以排到第14名,略高于陜西省的2.61萬億元。

順帶提一下,除了按照“次級”“可疑”“損失”標準分類的不良貸款外,金融監管部門對于不良貸款的界定,還有一個方法,即按照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Basel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 BCBS)的規定“逾期90天以上的貸款為不良貸款”,這個標準更加直白,簡單明了。在此基礎上,有些資產質量好的國有大行已經主動把逾期60天以上的貸款都算作不良貸款,這點和歐美形成鮮明反差,歐洲金融監管當局是希望銀行機構盡量少計提不良貸款,以免阻礙銀行的競爭力。從不良率這個單一指標來看,國內銀行機構的資產質量遠遠好于歐洲。

知識鏈接

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

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BCBS)成立于1975年,總部位于瑞士巴塞爾,是銀行審慎監管的主要全球標準制定者,并為就銀行監管事務進行定期合作提供了論壇。其45名成員包括來自28個司法管轄區的中央銀行和銀行監管機構。

知識鏈接

新聞里經常出現的銀行不良資產方面常用指標

“不良貸款率”是“不良貸款余額”占“貸款余額”的比例。銀行想降低不良貸款率(不良率),有兩種方式,第一種是減少處于分子位置上的不良貸款余額,第二種是擴大處于分母位置上的貸款余額。所以,一家不良率較高的銀行,如果想把不良率降低到監管部門許可的范圍內,一種方式是增強資產保全部門的人力,加快清收或對外轉讓;另一種方式則是擴大放款量,用更大的貸款投放基數來降低高的不良率。

撥備覆蓋率,也叫撥備充足率,2018年原銀監會印發《關于調整商業銀行貸款損失準備監管要求的通知》(銀監發〔2018〕7號),其中把對銀行撥備覆蓋率的監管要求由150%下調為120%—150%。“各類貸款損失準備”,指銀行在成本中列支、用以抵御貸款風險的準備金,不包括在利潤分配中計提的一般風險準備,通俗地說就是銀行單獨備著一部分錢,專門用來沖抵未來可能發生的損失。這樣就好理解了,比如一家銀行有不良貸款余額1000億元,那么120%的撥備覆蓋率,意思就是這家銀行要單獨計提1200億元貸款損失準備,用于覆蓋未來貸款收不回來時產生的損失,150%的撥備覆蓋率就是要準備1500億元貸款損失準備,用于覆蓋未來貸款收不回來時產生的損失。一般來說,1000億元不良貸款是不可能一分錢都無法收回的,相當比例是可以收回的,因為貸款項下還有抵押物、保證人用于還款,所以100%的撥備覆蓋率是能滿足銀行貸款損失的,120%—150%的撥備覆蓋率,顯然體現了我國金融監管當局審慎監管、防控金融風險的政策意圖。作為對比,2019年歐洲央行僅要求金融危機中的意大利銀行業至2026年的撥備覆蓋率達到100%即可。

可以看出,撥備覆蓋率更高的銀行,是計提了更多貸款損失準備的銀行,其應對未來可能發生的貸款壞賬,相比其他銀行而言,擁有更多的彈藥。因此,撥備覆蓋率越高,代表這家銀行經營得越穩健。截至2021年三季度已經公布的數據顯示,有9家銀行的撥備覆蓋率在400%以上,分別是杭州銀行559.42%、常熟銀行521.37%、寧波銀行515.30%、上海農商行464.90%、無錫銀行459.33%、張家港銀行451.67%、招商銀行443.14%、中國郵政儲蓄銀行422.70%、蘇州銀行410.43%。這些銀行大部分位于長三角區域,從側面反映出長三角區域不僅經濟發展程度較高,銀行資產質量和經營理念在國內也處于先進位置。

貸款撥備率,也叫撥貸比。2018年原銀監會印發《關于調整商業銀行貸款損失準備監管要求的通知》(銀監發〔2018〕7號),其中把對銀行貸款撥備率的監管要求由2.5%下調為1.5%—2.5%。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自行查詢各銀行的財報,看看哪家銀行的貸款撥備率更高或者更低。

介紹兩個術語,第一個是“不良資產包”,第二個是“轉讓基準日”。前面已經介紹了“不良資產”,這個“不良資產包”又是什么意思?這里解釋一下。2012年,財政部、原銀監會《金融企業不良資產批量轉讓管理辦法》中規定,“批量轉讓,是指金融企業對一定規模的不良資產(10戶以上)進行組包,定向轉讓給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行為”。通俗地說,我國銀行業的不良貸款,如果要采取批量方式向外轉讓,最少要由10戶不同的債權組成一個“資產包”,這個組資產包的過程,也很形象地被業內稱為“打包”或者“組包”。2017年,原銀監會發文下調了組包的門檻,“批量轉讓是指金融企業對3戶及以上不良資產進行組包”。從此,“不良資產包”就是指由3戶及以上的不良貸款構成的債權組合。與3戶及以上“資產包”相對應的概念,叫作“單(兩)戶不良資產”。

知識鏈接

不良資產包和單(兩)戶不良資產

第二個術語是“轉讓基準日”,指一個資產包內所有債權(即貸款)本金、利息的計算截止時間。在實踐中,每一戶貸款發放的時間不可能在同一天,而要確定資產包總的本金、利息,就必須選取一個統一的日期,假定都計算到2020年10月17日,那么2020年10月17日就是這個資產包的轉讓基準日。基準日一旦確定,每戶債權計算到這一天的本金、利息也就確定下來,這個過程被業內稱為“封包”。封包之后,一般不再對資產包的債權構成作調整。我們可以把所有貸款都發放后的任意一天設置成基準日,當然離組包時間越近越好,這樣能夠真實反映出資產包的現時價值。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黎川县| 阿城市| 丹江口市| 嘉义县| 黄冈市| 阳江市| 天峻县| 秭归县| 泰顺县| 克山县| 成武县| 星座| 宝清县| 福建省| 沙湾县| 霍山县| 临夏市| 景宁| 龙岩市| 黔东| 新密市| 玛沁县| 五家渠市| 额尔古纳市| 藁城市| 察哈| 彭州市| 水城县| 灌云县| 五大连池市| 龙胜| 衡阳县| 保山市| 河池市| 酉阳| 井陉县| 安平县| 北宁市| 贵州省| 库尔勒市| 鄂伦春自治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