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七條 【保障當事人權利原則】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行政機關所給予的行政處罰,享有陳述權、申辯權;對行政處罰不服的,有權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因行政機關違法給予行政處罰受到損害的,有權依法提出賠償要求。

【條文主旨】

本條專門規定了當事人在行政處罰過程中所享有的程序性權利,以及行政處罰決定作出后當事人獲得救濟的權利與途徑。

【新舊條文對照】

【適用指南與執法風險提示】

本條所規定的當事人在行政處罰過程中所享有的陳述權、申辯權,不僅包括在一般處罰程序中當事人享有的陳述權、申辯權,還包括較重大處罰中當事人的聽證申請權等,在本法的第四十一條第三款、第四十四條、第四十五條、第六十三條、第六十四條中均有體現。保護當事人正當的程序權利,是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保障行政處罰合法、公正的必然要求。

“有權利必有救濟,無救濟即無權利”,公權力的行使必然會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影響。因此,對于行政處罰不服,本法同樣明確了當事人可以獲得救濟的法律途徑:申請行政復議、提起行政訴訟以及提出行政賠償。

行政復議,是指行政相對人認為行政主體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依法向行政機關提出復查該具體行政行為的申請,行政復議機關依照法定程序對被申請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適當性進行審查并作出相應決定的活動。[22]

行政訴訟,是指行政相對人與行政主體在行政法律關系中發生爭議后,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人民法院依法定程序審查行政主體的行政行為的合法性,并判斷行政相對人的主張是否有法律和事實依據,然后作出裁判的一種活動。[23]

行政賠償,是指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職權的過程中侵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并造成損害,由國家承擔賠償責任的制度。[24]通常認為行政賠償責任的構成包括以下四個要件:損害事實要件、侵權行為要件、侵權主體要件,以及因果關系要件。

【相關規定】

1.《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2012年10月26日)

第九十四條 公安機關作出治安管理處罰決定前,應當告知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作出治安管理處罰的事實、理由及依據,并告知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依法享有的權利。

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有權陳述和申辯。公安機關必須充分聽取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的意見,對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提出的事實、理由和證據,應當進行復核;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提出的事實、理由或者證據成立的,公安機關應當采納。

公安機關不得因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的陳述、申辯而加重處罰。

第九十八條 公安機關作出吊銷許可證以及處二千元以上罰款的治安管理處罰決定前,應當告知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有權要求舉行聽證;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要求聽證的,公安機關應當及時依法舉行聽證。

第一百一十七條 公安機關及其人民警察違法行使職權,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的,應當賠禮道歉;造成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2.《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2017年6月27日)

第二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有權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前款所稱行政行為,包括法律、法規、規章授權的組織作出的行政行為。

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2012年10月26日)

第二條 國家機關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行使職權,有本法規定的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的情形,造成損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國家賠償的權利。

本法規定的賠償義務機關,應當依照本法及時履行賠償義務。

4.《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定》(2020年8月6日)

第一百二十五條 公安機關不得因違法嫌疑人提出聽證要求而加重處罰。

第一百二十六條 聽證人員應當就行政案件的事實、證據、程序、適用法律等方面全面聽取當事人陳述和申辯。

第一百六十九條 違法嫌疑人有權進行陳述和申辯。對違法嫌疑人提出的新的事實、理由和證據,公安機關應當進行復核。

公安機關不得因違法嫌疑人申辯而加重處罰。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逊克县| 湖北省| 深州市| 绩溪县| 萝北县| 饶阳县| 阿克陶县| 高雄县| 灵台县| 博爱县| 綦江县| 军事| 青浦区| 定结县| 宁都县| 巴中市| 巴林左旗| 镇坪县| 临海市| 内黄县| 密云县| 沈丘县| 乌鲁木齐县| 康马县| 临漳县| 额济纳旗| 奉新县| 余庆县| 宾阳县| 南澳县| 南雄市| 玉环县| 肃南| 疏勒县| 尼玛县| 汕尾市| 靖西县| 郑州市| 延吉市| 北票市| 双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