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城中流言四起,忠勇侯府的花宴被人津津樂道了許久。
那日真可謂是跌宕起伏,就連話本子都不敢那么寫,其中自數沈流的龍陽之好還有昭王的風流韻事最是引人瞎想。
只人類的悲喜并不相同,而與熱鬧的長安相比永昌侯府則是陰云密布。
這日是沈蓉的下葬之日,這種事情本不必勞動昭王大駕,但因為事情發生在昭王的娘舅家里,又與容澤扯上了些許關系,昭王為了安撫只得走一趟。
離開侯府的時候,昭王的臉色不大好看。
沈流的名聲算是徹底壞了,永昌侯也是一副大受打擊的模樣,不知日后還能否堪用。
永昌侯若再一蹶不振,他便只能舍了這顆棋,另外再尋。
一個尋常花宴竟廢了他一顆棋子,真是可惡。
昭王剛邁出永昌侯府大門,突然被人喚住,“昭王爺。”
昭王轉身,瞇了瞇眼,語氣略沉,“宋大學士。”
宋府長女容貌清麗,又頗有才學,對他又有愛慕之意,也算討他歡心,可此番卻給他惹了不小的麻煩!
若換個地方他自會欣然接受佳人的投懷送抱,可現在不但讓他被父皇母妃責罵,更使得城中流言紛雜,此時再看宋清君自然沒有好臉色。
宋清君如何察覺不出,但他依舊神色未變,拱了拱手,望著昭王的眼中盡是精光。
“臣今日來此為的便是給昭王殿下分憂解難。”
昭王略一挑眉,唇噙冷笑,“如何解,說來聽聽。”
宋清君語氣淡然,徐徐道來:“如今城中流言紛至,最好的辦法自是請昭王殿下給小女一個名分……”
昭王笑出聲來,眸光卻銳利冰冷,這是為他分憂,還是給自己的女兒解難?
宋清君恍若未察,只凝望著昭王道:“若臣有信心可以整個金家為陪嫁,不知王爺可愿?”
長春宮中。
容貴妃聽了昭王的話,美艷的臉上浮起一抹譏諷的冷笑,挑眉問道:“他的話我兒可信?”
昭王皺皺眉,回想兩人的一番長談,開口道:“兒臣覺得那宋清君言之鑿鑿,看起來似已勝券在握。”
“那他可有與你交代欲如何來做?”
昭王搖頭,“這個兒臣也詢問過,但他并不肯說,只讓兒臣靜待他的好消息。
還說若是他做不到,宋府便絕不做糾纏。”
“呵。”紅唇微勾,薛貴妃冷然笑起,幽幽道:“誰說清貴人家多廉潔正直,這宋清君分明就是個老狐貍!
如今外面對你與宋安然之事眾說紛紜,豈能等到他事成再來解決?
若你現在認下了宋安然,屆時豈還能出爾反爾,宋清君這分明是在給你畫餅呢!”
“那兒臣去回絕了他。”
容貴妃抬抬手,瞇了瞇眸子,略為上挑的眼線更為她在美艷之上平添幾分凌厲,“我們在文臣清流一派本就遜于皇后太子,如今永昌侯府出了事,一時更難當大用,宋清君是個聰明人,倒可以先用用看。”
若他真有本事將金家據為己有,對他們而言便如虎添翼。
若是做不到,就權當給兒子尋個玩物解悶兒。
昭王見容貴妃應下,心里也有幾分歡喜,畢竟他還是有些喜歡宋安然的,如今一舉兩得,何樂不為。
容貴妃端起茶盞,用杯蓋輕輕撇了撇漂浮起來的茶葉梗,啟唇問道:“寧太王妃明日該入長安了吧?”
寧王與皇帝一母同胞,感情深厚,然寧王在一次征戰中身中流矢而亡,皇帝悲痛不已,便封寧王妃為寧太王妃,長子承襲寧王之位,次子獲封郡王,滿門榮寵。
昭王頷首勾唇,想到在忠勇侯府中所受到的羞辱,牽起一抹冷笑道:“此番寧王便不必孤身一人獨守王府了,太王妃此番回來定會好好照顧他的,說不定一回府便會給他一個大驚喜呢!”
這日,謝嬌嬌自外面回府便聽說族中來了人,她掐算了一下時間,便心領神會,抬步去了海棠院。
屋內,金氏冷冷笑道:“還說請族中來人為嬌嬌慶賀生辰,他們分明就是想來謝府打秋風,這是怕我怠慢,故意誑我呢!”
趙媽媽一邊欣慰金氏開了竅,一邊又忍不住心疼。
金氏狠狠咬著牙,眼眶一點點泛紅,輕顫的語氣帶著小孩子般的委屈,“趙媽媽,我是不是看起來很蠢啊?”
是啊,她多蠢啊,才能這么多年一直被人當傻子來看。
“姑娘,你別這么說。”趙媽媽看得眼眶也酸了,先不說當局者迷,實在是舅爺表現得無可挑剔。
若非這兩次因大小姐和三小姐的爭執才露出些馬腳,就連她也未曾有過懷疑。
“夫人,三小姐來了。”小婢女進來稟道。
金氏和趙媽媽連忙擦了擦眼角,裝出一副無事模樣,謝嬌嬌走進內間時便看到這主仆兩人神色不對,她心下了然,并未多問,只道:“母親既是近來身體不大舒爽,便無需操累瑣事,府中的客人自有女兒招待。”
說完,轉頭對阿芙道:“把東西拿上來。”
阿芙用了吃奶的勁兒將匣子抱到桌上,擦了擦頭上汗,咧嘴一笑,“夫人,這些可都是小姐的寶貝呢!”
金氏心下好奇,起身打開匣子探頭一看。
好家伙,竟是滿滿一匣子的話本子!
“這是……”
“我知道娘親喜歡看話本子,以前您就是顧慮太多,總考慮別人喜不喜歡,日后娘親盡管做自己。”
謝嬌嬌曾無意間撞見過金氏偷偷摸摸的話本子,明明喜歡的很,卻小心翼翼的如同做賊。
何必再理會他人的喜好,她以后會讓娘親越來越自在,越來越開心。
“娘,這些您先看著,看完了我再望阿芙給您買去。
府中的事有我,您不必擔心,悶了便請李夫人和鄭夫人來。
女兒先去客院看看,晚些再來陪母親用膳。”
謝嬌嬌起身離開,珠簾輕輕晃動著,掩下了那道窈窕清修的背影。
“嬌嬌真是長大的了。”金氏發出一聲感慨。
趙媽媽看著那匣話本子,更是笑得瞇不開眼,直夸謝嬌嬌孝順。
三小姐這分明是把姑娘當女兒寵啊,姑娘雖識人不清,但有這么好的女兒又何嘗不是大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