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我就一庸醫
- 躬耕于大唐
- 山水長安
- 2022字
- 2024-07-05 06:42:24
問出這句,長樂公主頰上云霞更重許多,她是從未在外人面前提及這兩個字的,身為公主,今日提了,也是有些無奈。
待到話已出口,長樂公主就盯著唐醉,眼中帶著期盼。
看樣子,春天對每個人都很公平,這位到底也才二十三歲,想一些事,合情合理。畢竟這幾天夜里,老宅里的貓都叫的奇怪。
他還逗紅陶她們幾個,問貓為何那般叫?
青竹顏色沒啥變化,煙柳臉上淡淡紅暈,紅陶有些口急,待到第二個春字出口,才恍然。
在有些時候,有些事情,皇后也是和最底層的女仆相當的。
唐醉聽完,看了她一眼,然后直接搖頭。
“殿下這病,最好先戒了這些事,于公主殿下身體不利。”
長孫沖,你丫指使人給我投毒,我能讓你好過。
唐醉之前卻是不知道,原來這位殿下因為病情,竟是好久不與駙馬同房了。
這邊問唐醉,唐醉哪能讓長孫沖得了如此便宜,你忍著吧,不然你就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男人就要靠自己,擼起袖子加油干,什么都會有的。
需知,勞動是最快樂的,勞動者是最光榮的。
唐醉此時確實無法對付長孫沖,身份地位差距太懸殊,不過讓他難受一些還是做的到的。
大唐的駙馬應該也是除了公主之外,不能找別的女人的吧!應該是吧!
公主微微嘆了口氣,不過有些事自是不能與人多言,醫者說的話,自是當記著。
今天問了,已經是鼓足勇氣。這還是因為和小郎到底認識,關系還算不錯,才問的。
已經這么久了,就不在乎更久。等完全養好病,再應了他一些要求。
唐醉心中只道,我就一庸醫,說的話不準的。
自然,為了不砸自己招牌,即使胡說,也要說的義正辭嚴,毫無破綻。說謊也是要有態度的,而且態度一定要端正。
陽光灑在院落,昨夜一場夜雨,泥土中菜苗似乎竄了一截。被滋潤過,果真長的快些。
這若是竹筍,當拔高好大一截。
田間小徑有些濕滑,走路需小心一些。
晉王今日又沒了身影,這位性子怕是本就如此,不會太過專注于一件事上。他的出現,總會突然一些。
或許,他也是忙的,至于忙的什么,唐醉不知。
不過宮中今日卻是著實熱鬧,本就因為兩個兒子爭奪儲君之位焦頭爛額的當今圣上。
此時又遇了李佑這個逆子殺了自己的長史權萬紀,并且將其分尸,還鼓動全城十五歲以上男子武裝起來,想要攻打長安,謀逆自己這件事。
事事讓人心力交瘁,而兒子的事更是耗費著這位當今圣上的心力精力。
怕是李淵若是知曉兒子此時處境,當揭棺而起,來到李世民面前,握著兒子的手,問兒子,你是否也感受到當年阿爺的快樂,那真的是相當快樂。
李承乾和李泰的爭斗,此時已經白熱化,去年已經出現刺殺事件,今年不知又要生什么。
這兩人的明爭暗斗,此時已經連帶著朝堂都隱隱有對抗之勢。
結果李佑這事李勣才去齊州處理,還沒音訊。昨夜楊妃就找了自己,言明圣上要給楊家一個公道。
楊妃這老妻叨叨了半宿,讓李世民煩不勝煩。本以為得了清靜,小楊妃又徐徐而來,又是一通耳旁風狂吹,連帶著晃著他的胳膊,差些給晃斷了。
今日上朝本就沒什么精神,朝堂上楊家又接連發難,弘農楊家的女兒在永興坊遇刺,這絕不是小事。
楊家是不可能善罷甘休的,這是楊家的臉面。
而李楊兩家還是親戚,長孫家也是李家的外戚。這特么國事家事全部聚在一起了。
楊家是占著理的,畢竟是長孫嫣帶人當街行刺,所有證據都可以證明此事。
圣上也只能派人去隴西嚴查此事,必給楊家一個交代。至于長安的長孫家,駙馬被一頓劈頭蓋面,圣上總要給楊家面子,這半個兒子罵起來最是方便啊!
長孫無忌倒是不至于受了牽連,卻也差些被楊家人堵了回府的路,若不是車馬匆忙拐進小巷,落荒而逃,誰知又會發生什么。
楊家可是不缺武夫的,還一個個的勇猛異常。
估計這幾日長孫無忌得告病在家,不敢上朝了。
自隋煬帝被逼死于江都,李淵在長安稱帝,國號從隋改了唐,隋恭帝又不明不白死了,楊家到底是實力跌了一層。
其實自楊玄感叛亂,楊家的實力就被削弱許多,再不復文帝在位之時強盛。門閥貴族,其實最忌諱就是家族內部人員叛亂,這是對宗族實力的極力削弱。
外姓人鬧騰,如何厲害,不過是減法,家里人鬧騰,那就是除法了。
此時楊家最忌諱就是家族內部的不團結,然后讓人各個擊破。
前車之鑒,當刻骨銘心。
所以一個楊沁遇刺,又是一場滿城風雨。
而這件事的主角,此時卻正在長孫家的老宅,看著唐醉在菜園忙碌,看著唐醉忙的額角都有些晶亮。
而看著他時,不知不覺,楊沁也有了紅陶之前的狀況,雙手托腮。
公主困了,用過湯藥,吃了些飲食,也就在老宅休息。這邊只有二人,丫鬟都長著眼色,哪里會在這邊待著。
也就煙柳多看了會二娘,然后隱隱有了紅陶當時初見二娘的心思。
這女人,只看一眼,就會讓同為女人的女子感覺自卑。
也難怪勾搭不了小郎君,小郎君的眼界太高了。
“二娘,沒想到這事都牽連到殿下了。”
“我也沒想到,只是長孫嫣之前一直住在駙馬府,家里人就一定要去駙馬府為我討個公道。”
“看來這事善了不了了。”
二娘也微微頭疼,她也沒想到,自己出事的事情傳了家里,當即就有十幾個家中女眷前往宮中,而通傳此事于長安諸楊氏的快馬直接奔馳在長安的各個街市坊間。
聽說長安往弘農也派了快馬,顯然不僅僅是長安的楊氏族人在行動,此時也要讓弘農楊家之人為此事走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