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11年,丞相張儀、蜀守張若在建成都時,遵照秦制,在太城的西邊,建造了少城,其當中“修建闉阓,市張列肆,與咸陽同制”,這就是成都少城的歷史開篇。后經兩千年歲月如梭,原少城地基上建筑了“滿城”,周長四里五,高一丈三尺八寸。城門有五處:大東門、小東門、北門、南門、大城西門。作為“八旗”營地,“滿城”專供滿洲人和蒙古人居住為少城。老成都“有少城大城,少城一名子城,今滿城也”。
此時滿城東南角原是一處風光明媚之地,那里林木翠竹成蔭,假山溪水遍布,金河水從西北流來,分成兩股,一脈南流,一脈東去。沿河兩岸、假山叢中,建有許多樓臺亭閣。池水清波蕩漾,園圃百花齊放,卻是個景色四時都新,幽情暢于懷的好地方。
至清朝末年,成都玉昆將軍把滿城的東南角劃出來,增設不少水榭樓臺,圈養一群虎豹鹿狐,設有幾處茶房酒肆,置備棋弈射場彈子房,一個公園的雛形而形成。因公園在少城,后稱“少城公園”,這是成都有史以來第一座公園。
可當時這個公園是滿族“老爺”們權貴專屬,普通百姓想入內一睹是不可能的。后因清朝財政窘迫,廢除供給制的權貴們生活困惑。玉昆將軍便同意在公園開業謀生,并允許漢人入園經商,收取門票(銅元五枚),卻打破限制為百姓同樂之處。
自1911年5月清政府頒布“鐵路國有”政策,宣布把民辦粵漢、川漢鐵路主權收歸國有出賣給英法德美等國。為此湖南、廣東、湖北、四川等省民眾奮起反抗,組織保路同志軍展開斗爭,尤以四川保路運動最為激烈。王纘緒率部參加了保路運動,與蒲殿俊結盟好友投身辛亥革命,曾于9月7日四川總督趙爾豐在成都,誘捕保路運動負責人蒲殿俊、羅倫等人,并槍殺請愿民眾數百人,這是全省發動武裝起義的辛亥革命前奏。在保路之戰中,原川督趙爾豐發動叛亂,川軍將領王纘緒曾率部跟隨尹昌衡逮捕趙爾豐,取得勝利成果。尹昌衡大都督原為川軍新軍棚目,是參加起義元老。后成立的強國會是以尹昌衡為首,楊興是尹昌衡親信,楊興提出發展會員,宣傳強國理念。在模范團黨務領導機構建立起來后,決定各營建立黨支部,在各連建立黨小組。最后,通過各小組決意通過各支部、各小組黨務負責人。如此,模范團正式組織機構建后,要求黨員發動全體官兵,發展預備會員。特別是那些中下級軍官表現優良的戰士,如此保證整軍隊完整性與革命性。當時楊興在速成學堂比王纘緒晚一屆,在軍校相好,作為學長王曾當選為強國會團務委員。于1913年王纘緒授予陸軍炮兵少校任第一師軍官傳習所所長,為紀念“保路運動”犧牲的愛國人士,在成都少城公園,建造了“辛亥秋保路死事紀念碑”,以記載成都民眾反對帝國主義歷史。其中,蒲殿俊是四川保路運動發起人,與王纘緒都是新文化運動斗士。
但不幸的是,1934年10月28日凌晨蒲殿俊逝世。王纘緒無比悲痛,在重慶為蒲伯英舉行追悼大會現場一揮而就,為結盟好友蒲殿俊寫下這幅挽聯:“名重儒林黨錮幾成三字獄,誰傳筆髓書法自成一家風?!币源思耐邪迹瑓s對他戮力國家,貢獻社會,以及文化天才作了高度評價。(注:尋自1935年5月16日《商務日報》)
話說成都少城公園,早在民國1916年改由警察廳管轄,園內荒萎。直到1924年,時任成都督辦王纘緒提出:建設新四川,并推出城市規劃“新政”:一、修建馬路;二、開辟公共體育場;三、成立通俗教育館;四、提倡“朝會”等措施。
原少城公園凌亂不堪,乃江湖武師賣打藥、耍猴戲者不少,市民稱此地為“扯謊壩”??赏醵睫k雷厲風行的讓少城公園得到改造,并擴建“CD市立通俗教育館”及所屬博物館等,使成都這座文化名城在近代史上增添了光輝一頁。本文以真實史料再現這段塵封歷史。成都少城公園(今成都人民公園),它不僅是四川最早建立的公園,它蘊藏著近代成都極為深厚的歷史。開業前,王督辦與全體人員合影。
摘錄1928年CD市市政公所編纂《CD市政年鑒》中,《通俗教育館大事記》敘述:“民國十三年,即1924年初王纘緒任成都督辦后,少城公園迎來了“黃金發展期”。因王纘緒是川軍唯一儒將,一上任向所屬人員報告稱:“要在少城公園建立通俗教育館,是以普及提高大眾知識,促進社會文化為宗旨。既強調市政為今日不可緩之事,但在戰事甫畢后舉辦設施,既較平日為難,而經費又非常支絀,總望諸位多出人力,多節財力,使大眾知道我們是實心任事,不避勞怨,不是口是心非,只圖名利,庶幾對得起地方,也不負我們初心?!逼湓斒觯骸巴醵睫k纘緒創辦通俗教育館,先是拆除園南之永濟倉庫,又自通順橋鑿渠引金河水入園,繞鶴鳴茶社、荷花亭(今湖心島)東流入半邊橋。把原通俗教育館外之廢場改為公共體育場,入館正中之四式房屋一間,及環境于此房屋以南之房屋四向,共有陳列室八間,改為博物館。而就所圍曠地之正中筑一花壇,就入館東偏之房屋改為體育室,環池塘設椅杌。并筑路增樹,植荷池中,以供游憩。改池東房屋為講演室及游藝室,改池西房屋為事務所。事務所北部之房屋租作電影室。改動物園外南北兩偏之房屋為飲食店。動物園原有地點太狹,乃就公園所有菜圃擴充二十七丈余之地面改建房屋,并于其東端辟后門以利游人出入。不適用之房屋,或拆或移,以住工役,或儲藏器物。此最初布置之大概情形也。計劃定后,即著手各項工程。其最要者,為改修博物館之各處房屋,添制并培修陳列器具。新建一兒童圖書室。翻修館內原有道路,并應游覽之需,擇要添筑各處道路橋梁,添置竹樹,以補風景。館外地面,則全辟為運動場。保路紀念碑以東,劃跑道圈,筑跑道,以內為足球場。紀念碑西南辟為籃球場一,網球場二。紀念碑西辟器械場一,北辟兒童運動場一。兒童運動場西辟成草坪一,并于其中央筑為花壇以供游賞。館之內部,則分為博物、圖書、體育、音樂、講演、出版、游藝、事務八部。博物部除選擇商品陳列館原有之陳列品外,仍多方征集農工業品及教育成績品、史地美術品等分別陳列。圖書部則分為成人圖書館及兒童圖書室兩處,添購各種書籍,改良各種設備,以供閱覽。體育部則除布置運動場外,各種運動所需器械亦配置設備供人運用。音樂部則陸續購置中西樂器后,開辦了音樂補習班,已在開館前的兩月開始授課。”
同年3月王督辦將少城公園商品陳列館大興改造,而創建一所通俗教育館和教育試驗場所,以促進全市民眾開展教育。其負責籌備藏書擁有隋唐時代的手寫經卷、宋元明清著名文人重要詩詞集、歷代四川珍貴地方志書、中國古代醫學典籍、近代文化名人手稿等。他又將館內分博物、圖書、體育、音樂、講演、出版、游藝、事務八部。
其中圖書部分為成人圖書館和兒童圖書室兩處,成人館有圖書4千余冊,兒童館有圖書1600冊。王督辦設置通俗教育館充分考慮到綠色和自然,不使其成為干枯建筑,他將這些設備穿插在一些花園中?;▓@各處地段卻布置為草坪、花壇、池塘、山丘及溪流小橋各一座,金河橋欄采用橋形式,讓金河貫穿園中,河北面有荷池,另造小船供人游駛金河之上。其金河蜿蜒、樓臺倒影,茂林參天、桃柳護岸,群山起伏、漁艇待渡。每當春夏之際,游人云集,競賞芳華,流連美景?!?
《通俗教育館全館大事記》介紹:“CD市立通俗教育館分為八部:一、事務部。二、博物部。三、圖書部。四、講演部。五、出版部。六、體育部。七、音樂部。八、游藝部。博物部下有博物館和動物館(即動物園)設主任一人;另設服務生、館丁、園丁若干人,擔任清潔及器物整理、看守等事宜。
博物館分為:1、工業館;2、農業館;3、模型館;4、教育館;5、美術館;6、史地館;7、金石館;8、武器館;9、衛生館。每室設助理一人,負責陳列保管每室物品,并導引游人(即導游)。
博物部陳列各品向以下各處征集:1、向工廠、商店、農場及各界人士征集。2、向各級學校征集。3、向各種展覽會征集。4、向省外及國外征集。
據史介紹1924年開辦通俗教育館前,督辦王纘緒把CD市區內寺廟或衙署內之古物,蒐集在博物館內陳列。因他打造的陳列館大樓為一樓一底,陳列品也相當豐富。如:出土的古陶、鐵、銅器皿;明代所鑄之江瀆太子及其二妃的三座大銅像;一幢大鐘、兩幢小鐘(原在文廟西街江瀆廟內)。還有刀槍戈戟,據說是關云長用過的一柄大刀,有清代將軍穿過的甲胄,有明清鐵大炮等繡跡斑駁的各種舊兵器等,甚至有趙爾豐被斬首后照片,照片上趙爾豐人頭平放地上,白色八字胡分外顯眼,側邊站著行刑人頭扎青布套頭,身著短掛手執馬刀。此外,陳列品還包括漢畫磚、宋代乾道年間古石碑、“大西皇帝”張獻忠的“七殺碑”,太平天國石達開的“翼王之印”。當年,石達開兵敗大渡河獲得成都遺物“翼王之印”為一方烏金印。20世紀30年代,在成都飛揚跋扈的軍閥石肇武,硬說石達開是他祖宗,卻把這方印強索去了……。其中館內還有何紹基、鄭板橋、八大山人等真跡;也有張大千、徐悲鴻、張善孖等人近作。博物館前,有四丈余高生鐵鑄像,有一支臥式鐵水牛。還有石鼓石磬,另有一根一二丈長中段空心的梆,以卵石或木杖擊之錚然發聲……?!?
“通俗敎育館于1924年8月8日,舉行開館儀式。以后凡遇紀慶日,如元旦、春節、夏節、秋節、國慶等日期,均特請名人講演,并表演新劇、武術、游藝、電影等,招待來賓,以助游人興趣。平時每月之中,亦定期舉行講演及各種展覽會,如音樂會、美術展覽會等,以啟迪市民智識,而涵養其性靈。
博物館陳列各品具體用以下方法征集:1、通函征集;2、請省署通令征集;3、請托人征集;4、特派專員征;5、以現金購買。
博物館通常于午前8點鐘開門,至午后8點鐘始閉,任人入內游覽。游人多寡因季候及時間而異,以全月統計最多在8萬人以上。全年游館者達七十余萬人,其影響不可謂不巨也,乃地方政府都認識到通俗敎育館(博物館)的社會公益性?!?
《CD市市政府十七年十月份政務紀要》明文規定:“通俗敎育館免售門票。本市立通俗教育館,原系推廣社會敎育機關,前曾發售門票,凡未著軍服及學服者,入館均須購票,每票取制錢五十文,本府現以此種手續,不免有礙宣傳,待令該館于舉辦雙十節國慶日起,停售門票,聽市民入內游覽,以宏社會數育,并布吿市民知照?!敝两褚恍┕⒉┪镳^仍有高額賣票收費現象,以上這則史料堪稱珍貴。
通俗敎育館有嚴格安保和衛生措施,CD市政府定有《駐館巡查服務細則》:一、特派市警衛隊常駐館以資鎮懾。二、駐館衛兵之職責:(1)保護建筑物及陳列品勿任游人損污;(2)保護動物園動物勿任游人拋擲石頭,保護花草竹樹勿任游人踐踏或攀折;(3)禁人非地涕唾便溺,禁人隨地傾倒茶水拋擲饍食紙包等;(4)維持秩序禁止遊人喧嘩、匆任遊人塞于緊要路口或移坐凳于路上;(5)留意防止發生糾葛之事,立往勸解雙方;(6)防止盜賊事項;(7)消防事項。
在成都通俗教育館正式成立后,由王纘緒督辦再次聘任盧作孚為館長。在招聘館員及服務生,明定三年訓練時間,然后升為職員,初次錄取十余名,資格在高小畢業以上,年齡在十四以上、十八以下。至1925年7月盧作孚辭去一年的成都通俗教育館館長后。又于8月6日該館由穆耀樞(系浙江寧波人私人接辦)。
(附:民國檔案收藏通俗教育館及民眾教育試驗場所舊址照片)
于1924年初,成都督辦王纘緒將陸續把少城公園內,修建起各類陳列館、博物館、圖書館、運動場、音樂演奏室、游藝場、動物園等配套設施。并從小南街引金河水經后荷花池、君平街、繞芙蓉清溪轉北匯合于半邊橋,鑿渠之土均堆于東南隅成為假山。假山東邊建有省國術館,館門兩側刻有“仁者必有勇、君子無所爭”對聯,這里與青羊宮一樣,因王纘緒作為將領,他經常在此搭臺比武,館內不時傳出“強國必先強種,強身必先習武”的雄壯吼聲。王纘緒很早就有自己組建的強大軍隊,其更多是他長年搭臺比武所聚集的武林高手,他治軍嚴厲,軍人素質極強。人稱川軍兩桿槍的說法,可在他的軍中卻找不到有煙槍的軍人。
但有所不知的是,別看劉湘和楊森等將領后來與王纘緒同在陸軍速成學堂同窗,可王的起點高,他是川軍將領中唯一取得功名利祿的清末秀才。其兵法能倒背如流不說,乃作戰謀略更勝人一籌。因此在四川20年軍閥混戰時,包括劉湘在內也無一人膽敢與他較量。這就促其埋頭苦干的發展城區建設,以及開創落后地區教育事業發展。
經王督辦不懈努力擴建城市與打造少城公園,園內不僅湖光山色,鳥語花香;在紀念碑以東建有體育場,碑的西側建有射場,乃前清狀元駱成驤,常在古意盎然之地“雕弓較射”。園內荷花池與假山之間為動物園,養有熊、豹、猴等奇禽異獸。出公園后門即是半邊橋與荷花池,池上“聚豐園”船形餐廳就橫臥湖面,則夏日荷香撲鼻。
特別是東園新開了諸多茶社,各行業人士大都按各自職業和地位在某茶園內聚會。如枕流多為學生、綠蔭閣多為士紳、永聚多為富商、射德會多為體育界人士。尤其是鶴鳴茶社為教師聚集地,是成都招聘教師之處,每年寒暑假期,如巴蜀私立學校董事長王纘緒(時任SC省主席)除校長及教務主管是從江蘇聘來外,其余在鶴鳴茶館雅間先后招聘名教有40多位,可算是被仰望的招聘大戶。當然也有其它各中小學在此招聘,乃諸多教師們都將在此等候聘書,各?!皟灦Y延聘”,此為競爭相當激烈。則少城公園各茶館就如同小社會,堪稱是成都政治、科學、教育、文化藝術的游樂中心。
尤其是抗戰初期,全國成千上萬的教授、專家學者從戰火淪陷區,輾轉而來四川,以南京國立中央大學內遷肇始,即開始我國教育史上最大規模高校遷徙四川著名高校達31所,也逐漸靠本省主席安置落成。但一時僧多粥少,無論資深學者都應聘任教競爭激烈。在茶舍拉關系、托人情、送包袱等候聘書,其幕后明爭暗斗,甚至揮拳踢腳之事也時有發生在寒暑假期的六月、臘月間,因此被稱作“六臘之戰”。
自淞滬會戰前,葉圣陶、黃炎培從上海逃往四川,投奔在王纘緒所創辦的《重慶巴蜀私立學校》,王校董聘葉圣陶任國文教師。今《巴蜀校歌》還依然回蕩在校園歌詞曲調,便出自葉圣陶之作。曾黃炎培一家與他后辦中華職業教育社也都被校董王纘緒安置在巴蜀學校內。
后來,葉圣陶協一家七口回歸上海,因懷念與巴蜀學校董事長王纘緒在少城公園之情景,而作《望江南》詞中之三闋。此倆人已超出顧傭關系,曾在少城公園,一青瓷蓋碗、一老式暖水壺、一方桌、一竹椅,舒舒服服喝著茶,這是葉圣陶先生當初無比向往的成都生活。
在抗戰爆發時,王纘緒率部出川抗戰,也曾是在少城公園匯集千萬民眾歡送他和軍隊出征抗敵,作為巴蜀學校的葉圣陶先生曾在王校董出征時寫出《頌抗戰將士》一首詞:
最前線炮聲含怒。
赳赳桓桓,如潮奔赴。
此役光榮,尋常征戰豈其伍?
眾心無二,拼血淹東方虜。
義膽與忠肝,保每寸中華疆土。
艱苦,盡忍饑耐渴,況復彈飛如雨。
傷殘死滅,盡都替國人擔負。
可見抗戰時期的少城公園,它不僅是日常成都民眾聚集喝茶會,那便是談論著國際形勢的聚會場所,與其說成召開全省,不如更確切的是召開全國大會、募捐、求職等一體的綜合場所。如下是巴蜀校董王纘緒聘用葉圣陶先生在巴蜀私立學校任國文教師,任期內創作校歌。巴蜀學校在2005年制成該校明信片內容之一。
根據王纘緒城市規劃,成都少城公園增添圖書館,與體育場融為了一體。他把原荒地改建體育場,地點為紀念碑東側,豎有“公共體育場”木牌一面;又陸續修建了一個三百公尺的跑圈和一個足球場。卻在紀念碑南面連續修建兩個網球場、一個籃球場、一個排球場供人使用。次年,王督辦又在紀念碑西側建有平臺、木馬、浪橋、單杠等,還設有室內乒乓臺兩張。另在新建“民眾教育館”增設體育部,他聘請成都高等師范學校體育主任陸佩聾為體育部主任。
此后每到周末,成都各界人士都絡繹不絕來少城公園,進行單杠、木馬、跑步、足球、網球、排球、籃球、圍棋、象棋等各種活動比賽。如不少全國運動籃球、足球、網球、國術等選拔賽也都是在少城公園內舉行,曾舉行過CD市第一屆春季公開運動會、CD市第二屆秋季公開運動會、西川運動會、CD市民運動會等賽事。總之是全省比較正規賽事卻都在少城公園舉行,觀眾高達萬人之上。
據《民視日報五周年紀念匯刊·演講》第一卷、第一期:“王督辦將少城公園及商品陳列所門口大壩修作公共運動場。他聘請體育教授張鼎興及童子軍部教授謝森,在此舉辦全省各校首次運動會。
當時民眾特推舉市政督辦王纘緒為全省運動會會長,他在百忙中授邀出席本會即興演講:“今日是第一次開全省學校運動會,纘緒得躬逢其盛,心中之愉快已非言語可以形容;并承諸君推舉為本會會長,尤覺榮幸之至。本人自來認為體育運動十分重要,至于能運動的人非常羨慕。今天逢這樣機會,我心中發生好幾種感想,特提出和大家商討。第一點就是教育這件事的重要,不單說和我們個人求學做事種種方面有密切的關系,就是和我們國家民族的存亡,其關系也深得很。我常常以為目前我們中國的政治學術,以及工商各業,許多地方不及別國人,都還不足為大憂。只要我們人人都能有強健的身體,政治學術以及工商各業,都有講求得好的日子;若我們全體國民的身體再像以前不振的樣子,這才真正可怕。因為我們的身體照現實說來,實在不及別人,別人正是殫精竭慮,有作有為的時候;我們就現精疲力倦,奄奄一息的樣子,這種民族,怎能可以長久生存在世界上呢?我還記得一位朋友告訴我一件事說:三年前美國大教育家杜威先生來我國講學時,有人曾問他軍國民主義的教育,應該不應該提倡?杜威先生答得很妙,他說軍國民主義的教育該不該提倡,我們姑且不談;但是我看中國的學校從小學一直到大學,都要趕緊注重體育才對。如果體育真正求好了,無論你們要提倡軍國民主義教育,或是不提倡軍國民主義的教育,都才有說話的余地。因為體育不好的人,要講提倡軍國民主義,說白了這就是句空話,一點沒有用處。翻過來說,體育不好的人,不講軍國民主義,甚至有種種高論反對,別人也不過說你是籍口敷衍的,就像不能吃葡萄說葡萄酸的故事一樣。這種話真令我們佩服,所以我敢鄭重切實的說,我們大家自今以后還要對于體育這件事,格外認真才好。第二點就是我們提倡體育,不要只成了少數人的事。我們大家想一想,運動場選來運動的學生,能占我們所有學校全體學生總數的幾分之幾呢?相比一下,我們更知道提倡體育的責任,真正大得很。我們應該極力求體育之事十分普及才對。我希望一個學校里面,不要只有少數的學生會運動,會講求體育。要全體學生都會運動,都會講求體育才行。并且不僅要學生們會運動,會講求體育,而且要全體教職人員都要會運動,都會講體育才行。再進一步,不要只有學校里的學生和少數職員會運動,會講求體育,我們要求無論什么人,都要會運動,會講求體育才行。必須做到這步田地,我們才算盡了責任。第三點就是我們提倡體育,還不要只成了一時的事。這話是什么意思呢?我常常見許多注重體育的人,都是一時的運動,一時的體育;過了那個時候,便不講運動,不講體育了。譬如說:我們當學生,每每就只曉得在學校講運動講體育,出了學校便不講了;甚至在學校的時候,也只有上體育課的時候講體育,下了課又不講了。這個樣子那里會把體育搞好呢?我們想把體育搞好,須得使體育這類的事,養成一定的習慣,養成終身的習慣。一個人每天要把運動這類的事,就看成吃飯穿衣一樣,無論如何都少不了,這才算得是注重體育。第四點就是講求體育,不是會做種種運動,就算對了。請諸位不要誤會,以為我不贊成這種種運動,或是把種種運動看成不是講求體育。我自己心中,實在認定這種種運動都有價值,都是講求體育的要事。我并且以為自己不能做這種種運動,是很羞愧的事。我的意思,以為運動原是為謀身體之強健,但不要又除了運動,把別的事來戕賊身體。隨便舉幾種情形來說:我常??匆娨恍┳悦\動很好的人,雖則跑八百八十碼,可以得第一;跳高可以跳過好幾尺,甚至五項運動,十項運動,他都可以稱得能手。但是他平常時時吃香煙,飲烈酒,整日整夜的搓麻將牌。試問這些事,是不是有害體育呢?這種樣子運動雖好,實是無益的。所以我們大家要勉勵,一面講求種種運動,以謀身體的健全,一面又要革除,種種有害身體的習慣,使運動所得的效果,必不終斷及消失才好。總之注重運動,講求體育的目的和方法,不是一時說得完的。并且今日到會諸君所知者總還要比我多些,所見者總還要比我遠些,我也不必多說了。我只希望大家再加幾分注意,再加幾分努力,使中華民國國民的體育,一天比一天好;不僅可以及別國人,還要勝過別國人,中華民國也才有雄立世界的日子。市政督辦、本會會長:王纘緒。”以史為證,時任督辦王纘緒把少城公園建造成四川科學、文化、藝術的游覽中心。為提高國民素質與體質,積極動員民眾參與體育鍛煉,既建立起成都最大的體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及諸多場所。歷年來,少城公園博物館展覽的“影響力不可小覷,對提高市民素質,更新傳統觀念,提倡健康生活,改良社會風氣都發揮了巨大作用。該建筑坐東朝西,系中西結合青磚平房,建筑占地面積約為576平方米。建筑精巧別致,西式風格明顯,具有較高的建筑藝術價值,為研究民國時期社會教育發展提供了實物資料?!?
通俗教育館算是民間社會教育機構,書本教材僅收取紙張成本,以普及常識為目標。王纘緒建成的成都通俗教育館是四川近代歷史上是第一個通俗教育館,也是全國為數不多的通俗教育館之一。
今成都民眾教育館舊址始建于1924年,時任CD市政督辦王纘緒,為提高人民常識,促進社會文化發展繁榮,修建通俗教育館,次年更名為“CD市市立通俗教育館”;1932年改名為“民眾教育館”。
又于1933年CD市立圖書館合并成都通俗教育館內;直到1935年成都通俗教育館又更名為CD市立民眾教育館,民教館第三部即為圖書館;1935年8月,中央軍開辦峨嵋軍官訓練團,蔣任團長;而王纘緒長子王澤濬以戰功,早已升任為少將旅長職,被蔣調到軍官訓練團帶職學習,并擔任訓練團中隊長。而王纘緒已被蔣拉入復興社,其軍隊也非同旁系“雜牌軍”系列,按中央軍規定凡是國軍都必須輪流進入軍校培訓。而被蔣看重的川軍將領王纘緒要比李宗仁、白崇禧、閻錫山等人,歸屬到中央軍正式體系都早上幾年。況且,被川民稱之文武將領的王纘緒,他從小得到名師訓練,具備超級武功不說,自幼酷愛兵法,能倒背入流。既是劉湘這樣的軍閥都難已憾動,其部隊眾多武林高手,則一夜端掉他人的老窩事件不是沒有。
此時,王纘緒擔任四川政府委員兼川康軍事整理委員會委員整治川軍;以及擔任SC省戰時民從教育推行委員會主任及四川保安總司令。由蔣中正特任王纘緒擔任中央黨政訓練團軍事訓練處處長,讓他長期抽空訓練軍官學員,其培養出長子王澤濬的槍法準度無人可比。
(注:抗戰爆發,王纘緒將博物部剿赤陳列館改為抗戰陳列室;在日機多次轟炸下,博物館雖中彈被毀。但少城公園博物館的展覽,隨時事而“常展常新”。1936年10月,為慶賀蔣中正五十大壽,將少城公園更名中正公園、圖書館更名中正圖書館。1938年7月7日戰時陪都各界民眾,在少城公園舉行《紀念抗戰一周年》大會,由省主席王纘緒向全國人民講話,并發表了《抗戰一年來之建設概況》載于:1938年7月7日《西南日報》第一版。參會人員上百萬人。會前省主席王纘緒為獻金運動捐資1千元,大會共捐得2萬元。而時任抗戰初期的SC省主席王纘緒在1939年,日軍對成都空襲時。他曾下令讓博物館部又增設防空展覽館,陳列飛機模型和常識掛圖,以普及防空常識減少傷亡……除常設展覽外,博物部還配合重大節慶活動舉辦臨時展覽、流動展覽、聯合展覽。博物館除原有各館陳列品外,還曾經辦理各種展覽會,征集各收藏家所藏珍品臚列數日,以供眾覽。
曾在1939年,成都通俗教育館就開始普及地球常識,在CD市檔案局“蓉城檔案”中介紹:“1939年成都通俗教育館使用的民眾教育高級常識課本相關文字。“講演太陽和人類關系”、“做一篇《月食的原因》”……這不是《自然科學》大眾版,而是1939年編印的《民眾教育高級常識課本》練習題。含“地球”、“月球”、“太陽”、“風”、“雨”等自然常識就是課本中的第26課到第30課,講述這五種自然常識概況,為了保證學生學到東西,還專門設立課后討論題和練習題?!斑@個課本可以理解為高級‘掃盲班’,文化水平相當于小學五六年級。”
原CD市檔案局專家姬勇曾說,“原本就是普及常識之用的課本自然以實用為主,除了自然常識外,還有養豬、養羊等農事,愚公移山等寓言,何為商業、開會要點等社會常識等。
這和王纘緒從事軍政40年的一生兼顧“以教救國”行動極其吻合,曾傾注他全部家產于1928年購置私人張家花園百頃,在1929年開建五年之久創建成《重慶私立巴蜀學?!返慕逃谥家恢?,其巴蜀宣言倡導教育學生要“手腦并用”等基本原則。曾在巴蜀校內也設有試驗田等,專門讓學到的知識與實踐生活結合一起。王纘緒先于創建的通俗教育館及主張開展民眾教育試驗場之舉措,為他后來創辦《重慶私立巴蜀學校》積累諸多經驗,再現教育,得以升華?!保?
也正是因為成都督辦王纘緒建設與開發成都業績昭著,曾激發起四川廣大民眾的自發性,特為王纘緒將軍在少城公園樹起一座石碑,碑文記載著王纘緒督辦諸多川中善舉。原碑高200公分、寬80公分。最不幸的是,文革時期將王纘緒功德碑砸碎成三塊,打掉碑文,但碑頭還清晰看出刻有王公祠名宦碑文銘記字樣。
曾于1929年SC省國術館成立,館址設在少城公園。曾經,與王纘緒常在一起切磋武功的大師南懷瑾被王應邀,接任王纘緒一年一度的成都花會武術擂臺比賽主辦權,該師兄倆位,作為摯友曾創辦武術專業學校。后來國學大師兼武術教練的南懷瑾先生,無論到哪里授課,都會經常講起他認識的SC省主席王纘緒曾具極高文武之功,還特意向人們介紹說,王纘緒身上有特異之功及會天眼通等,是不可思議,極其少有的能人。王纘緒他叫居士來歷,就方知師門是諾那密宗、全真教、正一道,均對資助幫襯民間‘貴人’冠以修行稱呼為‘居士’。
于1936年王纘緒迎接中央入川后,以省國術館召集花會期間舉行國術比賽,首辟國術游藝會表演國術十分精彩。又于1938年抗戰初期,王纘緒自承擔起全國抗戰后方重擔后,他將是四川戰時陪都省份的軍政一把手,其號令省國術館以‘國術強身、復可衛國’,并規定每月舉行兩次竟賽活動,既保留本土文化獨特韻味,又和諧地融合抗戰文化積極力量,并達到戰時宣傳與動員民眾發揚長期抗戰精神。
當年少城公園是成都的社會縮影,它成為知識分子進行文學描繪重要窗口,這絕對是名副其實。如每年農歷2月25日,花潮節。成都青羊宮三清殿前,王纘緒令屬下熊教官必在花潮節搭建擂臺比武,是選拔民間武功高手,從而大力提高國民體質為目的。此時,王部教官卻與一個個挑戰者比武,臉上卻掛著不屑一顧的冷笑,一身軍裝整齊,馬靴锃亮,剛才比武教官連外套都沒脫,則足顯自信。可以說這教官自跟隨王纘緒從軍以來,而大小之戰還從未遇見敵手。僅不到半個時辰,又是幾個挑戰者都被他輕松地擊敗。這擂臺之下,人山人海。
而擂臺不遠一座古樸典雅的八卦亭上,卻坐著軍政首腦在欣賞擂臺比武。由王纘緒長官在比武空閑間傳令教官上前,卻笑著對一旁,陪他的青羊宮道長說:“熊教官在你這塊風水寶地已三年未遇敵手?!痹捯魟偮洌蹰L官身旁副官章撫君雙手遞過望遠鏡說:“長官您看臺下一青年躍身而起?!毙芙坦俦阆蛲蹰L官挺胸敬禮,便回到擂臺上向青年說:“打擂比武,生死由命。”青年回答道:“每年都搭臺比武,這誰都知道規則。”熊教官都懶得再問名字,便抬腿一套組合,如狂風般撲向青年。青年以退化解之力,熊教官又急攻轉身向青年回身一鶴沖天,這招勢大力沉鞭蹆旋風,掃向青年頭部。這青年稍作含胸,便掃過鼻尖,青年左手搭力,右手以手刀切向教官小腿徑骨,并借勢將熊教官拋出臺下。但不幸的是,熊教官慘叫一聲,腦袋正好撞在擂臺旁假山石上。這青年見大事不好,雙手抱拳向教官低頭視禮,便帶著一臉驚慌串入人海。
坐八卦亭上正中的王纘緒長官令副官說:“跟上去,帶回來?!敝灰娗嗄瓿銮嘌驅m后門,穿過琴臺路鉆入寬窄巷子沿寧夏街溜進小巷,可章副官緊隨而后。這青年已覺逃不掉便問:“是要逮我嗎?”章副官說:“先跟我走吧!”便帶他到成都文廟街一號,王纘緒治園公館。這是一座中西合壁式的四進園林大宅,位于錦江河畔老南門大橋旁,青磚白線黑瓦,縱深大小房舍六十余間。園中有中式樓閣、戲臺、假山、水池、碧湖,也有西方園林開闊大草坪。人在園中有山可望,有水可涉,有舟可蕩,乃充分體現主人智者樂山、仁者樂水情懷。
原成都這座公館本姓唐,與北門巴金家的李公館齊名,有“南唐北李”之稱,后來唐家衰落,由王纘緒買后取名“治園公館”,意為治川理蜀。這青年跟著副官來到一個寬大的辦公室,進門兩則擺著明朝時的金絲楠木博古架,紅木地毯中間有一圈牛皮沙發,墻上掛滿字畫,給人感覺不像辦公室,卻像是間高雅書房。左則是海上畫派后海領袖吳昌碩的歲朝清供圖軸,右則是明朝遺老朱耷的殘荷條幅;墻上另有兩幅被人尊為中國畫旗幟性大師作品,一幅是墨神黃賓虹雨中青城,另一幅則是齊白石紫藤。最吸引青年是正面掛著中國大寫意畫扛鼎級大師、明朝文學家、戲曲家、軍事家徐渭的《墨花圖》。
來到了此處,章副官已向青年互通情況。一時許,章副官輕聲說:“長官駕到?!眳s立正敬禮報告說:“長官他叫陳子莊,下里巴人,從小浪跡江湖,拜拳師彭水老六為師學武,靠廟供維生?!边@青年也連忙向長官鞠躬。陳對眼前這位長官抱有好感與敬佩,已知這位長官一直在民間社會聲譽相當不錯。王長官看他身世寒微,決定任陳子莊侍衛少校軍銜,陳喜出望外連忙鞠躬致謝。于是,一直在江湖漂泊多年的陳子莊卻在這位長官身邊安定下來,一干就是33年。但王長官把他當作親生孩子一樣,還特意培養他書畫成就。
民國31年,也正是因為陳子莊是王纘緒侍衛受人尊寵,而榮昌開金谷茶園,任其哥老會敘榮樂社社長及青幫進德社名譽社長。陳子莊在榮昌期間與中共榮昌中心縣高官何君輝甚密。不久,陳奉主之命到上海接黃賓虹游蜀,并長期都居住在王纘緒的治園公館,陳得機會向黃賓虹學習不說。又于1936年,王纘緒曾邀齊白石入川長住治園公館,卻命陳子莊侍候齊白石左右,特有意督促與提攜陳子莊要多向家中長住門客學習。也正是陳子莊守衛在王長官身邊,常與眾多名人聚集接受教導,陳的繪畫藝術卻總能見到三個前輩的綜合元素。陳不僅學到了吳昌碩筆墨渾淪蒼勁,更學到了黃賓虹的筆墨真諦,以及學到齊白石的真率簡勁。之所以陳子莊繪畫讓人接受,且不過是融會貫通著三個名師特點罷了,恰恰這三位大家卻都是王纘緒家中門客或長客而已。
(注:時任1938年抗戰初期SC省政府主席王纘緒,兼四川軍管區總司令及四川保安總司令時,曾接蔣中正電話通知軍統要準備謀殺張瀾行動。陳子莊作為王纘緒的侍衛,得到消息轉告了張瀾,使張得以脫險。同時國民黨特務要抓何君輝、趙營青等人,也是由陳子莊借王的名義保護脫險。)
自1924年至1950年少城公園博物館的往事,卻已成為漸行漸遠的歷史煙云……。因中華民國已過,原少城公園更名為人民公園。
1950年原教育館又再次改為CD市圖書館。原祠堂街久已,無往日繁華,卻只有破敗不堪的老建筑還曾訴說起往日輝煌歷史。如成都春熙路、祠堂街書店、少城公園之鶴鳴茶社、銀杏閣、辛亥秋保路死事紀念碑、川軍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以及中正圖書館舊址、通俗教育館舊址與民眾教育館舊址等,卻都留下深深的民眾文體歷史回憶。而這些別院遺留卻是原有少城公園不死魂魄。
作者:王宇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