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進擊的皇帝(十)
- 高考失利,我靠游戲走向成神之路
- 墨水倒茶缸
- 2607字
- 2024-06-22 18:12:55
夕陽西下,夜暮降臨。
徐州城,這座中原第一雄關安靜的可怕。
已經到了傍晚,正是做飯的時候,竟無炊煙升起。
在城外千余步開外,一個沖鋒的距離,卻扎起浩浩蕩蕩一大片營帳。
營寨中,呼號之聲此起彼伏,旌旗林立,正是萬長春所率大軍駐扎的營寨。
在營盤正中高高豎著一面大纛,隨著暮間微風搖曳,大纛上寫著一個大大的萬字,分外醒目。
李俠盯住那面大纛看了又看,只留下一聲嘆息,喃喃道:“何至于此,何至于此。”
營寨安扎需得水源,林地稍近一些,方便遮陽與取水做飯。
此時他身處在徐州城與萬長春大營之間的一片樹林里,附近的幾株樹木,還有砍伐過的痕跡。
待到一隊巡邏的士兵走過,李俠暗暗運起輕功,雙腿猛彈,整個人就像捕獵的老鷹,一個前撲便來到了柵欄之下。
借前沖之勢,李俠身形似乎沒有停頓,一記旱地拔蔥,右手略扶,就翻進了營盤。
這系列翻墻干凈利索,都是他從小翻墻偷雞摸玉米鍛煉出的本領。
李俠落地后摸進了最近的帳篷里,敲暈了一名正在休息的士卒,把士卒腳下不知道多久沒洗的臭襪子塞到了他的嘴里,然后給他綁了個結結實實,拖到了四下無人的角落里。
李俠心中默念:“我等皆是世間的雜草,無冤無仇,為了徐州城中軍民,還多見諒。”
他自幼受到俠義思想影響上帝,盡力只傷奸佞之徒,此時出手傷無辜路人,心中很是愧疚。
李俠大大咧咧地走出去,低頭默不作聲,只是一路向著大纛而走。
一路上他都沒有被人發現,他心中不由得一陣喜悅。
不一會兒他便看到,在大旗下的白色營帳,比周圍帳篷大了一圈,門前兩名士兵執刀而立,面帶肅殺,想來便是萬長春的所在。
到了這個地方李俠自然不敢直直的闖門了,他繞到帳篷后面,取出懷里一柄匕首悄悄在篷布上劃了一條小口,湊近去看。
大帳里,里面擺滿地圖,盔甲,兵刃之類的東西。
一陣輕輕的鼾聲傳來,油燈照亮了躺在行軍床榻上酣睡的萬長春,俊朗的臉頰上扎滿了亂糟糟的胡子,仍是難掩疲憊。
這是李俠第一次見到這個傳聞中的大將軍,這個力挽狂瀾的中流砥柱,傳聞中他有三丈高,三頭六臂,可以呼風喚雨,簡直是在世神明,這一刻竟然化身為一個活生生的人,不由得讓他有些感慨世事的無常。
“欲解徐州城之圍,還是得殺了他。但是看在他為國家立下汗馬功勞,以及如果殺了他也難逃一死的份上,我盡量挾持他,不傷他命就是。”行隨念動,李俠腳下輕移,正欲準備潛入。
萬長春似是心生感應,從睡夢中睜開了眼睛,直直的對上了李俠的目光。
李俠一驚,好驚人的直覺。
萬長春隨手招了一個硯臺,朝著帳篷縫隙間的眼睛砸了過去。
李俠沒想到萬長春的反應如此之快,倉皇間,只好伸手去接。
明明只是一只硯臺,此刻倒像是投石車投來的巨石,輕松破開帳篷,打到了李俠手里。
李俠只覺得手里火辣辣的疼,但總歸還是握住了,這簡單一擲竟有風雷聲勢,這就是萬長春么,自己真能殺的了他?
一陣清冷的聲音打斷了李俠的思緒。
“來者何人?不如進帳一敘。”
李俠見已經沒有了偷襲的機會,索性一挺胸膛,豪氣大漲,若是痛快大戰一場,也不失為慷慨義氣的俠士。
他撕開篷布,邁步踏入帳篷之內,大聲道:“我乃游俠李俠,今見徐州城被圍,為城中三十萬百姓,特來拜見大將軍,將軍何故造反?”
萬長春已經坐了起來,那滿臉的疲憊煙消云散,雖不著兵甲,但在李俠感覺里,好似出鞘的寶劍時刻對準著自己的喉嚨。
“造反?是誰派你來的?賴金順?”
賴金順是徐州城太守的名字。
李俠搖搖頭道:“我只為城中百姓而來,大將軍為朝廷中流砥柱,挽狂瀾于既倒,扶大廈之將傾,忠孝之名不絕于耳,今不思為國效力,揮兵北上,驅除韃虜,復漢唐盛世,卻圍了這中原第一咽喉之地,嚇城中百姓飯都不敢做,戰戰兢兢,念在我等終為一族同胞的份上,放我等一條生路。”
軍營里的士卒也發現中軍大帳發生了一些事情,將大帳一圈圍了一個水泄不通,一個個手持長槍,只消得一個前刺,李俠便要身上多出幾十個透明窟窿。
萬長春聞言只是淡淡地道:“如你所說,我武朝危在旦夕,正該是全民戮力同心,討伐蠻族之時。皇帝陛下英明神武,卻連下幾道詭異的旨意,一在軍中下旨賜死我,二在天下斥責我為反賊?
我與陛下念茲在茲,心意相通,如此圣旨,豈不可笑?定是朝中有奸人作祟,徐州城明知這種情形卻不大開城門放我過去,而是聽任朝中奸佞之徒擺布,卻讓我顧忌城中百姓,難道這天下的百姓,不需要掛念么?
解救天下百姓,就得救陛下,若我大軍不至,如何能救?這怎么能說是謀反?”
萬長春聲音并不好聽,但詞鋒滔滔,攜帶著他多年上位的威勢,只說的李俠冷汗津津,無話可說,本來還覺得他是反賊,但聽了他所說的話后,內心有些動搖。
躊躇片刻后,他才道:“國事如何,的確在皇帝在天下忠臣,在下無心,也無這般能力解決。只是城內百姓無辜,在下不忍看他們橫遭兵禍而已。將軍有好生之德,這方百姓生死安危,皆在將軍一念之間。”
萬長春抽出長劍,見李俠一陣緊張,卻并未動彈后,才說道:“萬某行軍打仗十幾年了,可曾有一次放任手下兵卒襲掠百姓的消息?”
李俠搖頭道:“從未有過。”
萬長春步步緊逼道:“只要賴金順大開城門,放我軍入城駐關,自縛請罪,我自然就沒了出兵的道理,城中百姓自然無憂。”
李俠一臉苦笑道:“我今夜來此,只是憑自己一腔熱血,并未得城中太守的授權。而且我不過是一介白衣,實在無參與國家大事之能。”
萬長春冷笑一聲,目光如電,道:“陛下危在旦夕,我可沒有許多耐心在這里耗著,你若是想回去報信,就回去告訴賴金順,明日不開城,我軍便要動手,到時候難顧袍澤之情了。”
李俠嘆了口氣道:“倘若大將軍不肯退步,為了忠義之名,在下只有得罪了。”
他話音剛落,左掌猛然出招,右手握著淬毒的匕首伺機以待,迅疾如電。
這是他自幼一路打斗,結合各家所長,磨練出的一套自己武功。
招式天馬行空,如羚羊掛角,一般人根本無所招架。
此時猝然出手,他本想憑著詭異招式,一招定勝負,或一招占據優勢。
可是李俠沒有想到的是,他所在乎的勢,在他被萬長春發現時早已消失殆盡。
一個想偷襲暗殺的人被迫正面對敵,不能不說是一種失敗。
萬長春不閃不避,不論李俠招式何等詭譎,只持劍以劍尖破掌。
李俠面對這種以力破巧的對戰,只好硬生生扭轉了好幾次招式,畢竟血肉如何與金石抗爭,只覺得胸中一陣氣血涌動。
就在他有些支撐不住時,萬長春突然開口道:“都退下。”
李俠用余光掃了一圈四周,才發現自己四周的士兵已經逼了上來,這種圍攻與市井之徒群架并不一樣,平時那些人都是喊的一個比一個聲音大,卻一個比一個跑的快,所以他并沒有真正應對群攻的經驗,心中不由得升起一陣懼怕,隨后轉為敬意道:“多謝大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