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暗線穿珠局
- 三十六局
- 破落戶叔叔
- 1637字
- 2024-07-15 16:57:46
暗線串珠局最早來源于陳勝和吳廣的大澤鄉起義。與其相關的幾句話,時至今日,大眾依然能夠耳熟能詳。比如: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茍富貴勿相忘。陳勝、吳廣等900多名戍卒,在趕路時突遇大雨阻斷行程,按照秦法應當全部被處死,因此才被迫造反。在暴動之前,陳勝、吳廣通過在魚肚子里藏寫有“陳勝王”的帛書,讓吳廣學狐貍聲說話等手段,在事前做足了輿論鋪墊。
在稱王之后,陳勝面對被架空的危險,對部屬變得越發神經質。“茍富貴勿相忘”的承諾已經徹底遺忘。追隨陳勝的部將葛嬰,在進攻定遠的時候,尋訪到楚王室的后裔襄疆。葛嬰自作主張,將其立為楚王。這個舉動徹底激怒了陳勝,很快葛嬰和襄疆便被陳勝誅殺。這一事件,使得嫡系將領與陳勝的關系變得越發疏遠。陳城破城之后,陳勝徹底成為孤家寡人,和他一起逃出來的只剩下馭手莊賈以及一輛軺車。兩人逃亡200多里以后,莊賈突然發現自己活命的機會。莊賈用馬鞭勒死了陳勝,然后割下他的首級向附近的秦軍投誠。
宋朝有個叫李有福的商人,原本生意做得不錯。但是由于當時的營商環境太差,朝廷的苛捐砸稅,競爭對手各種的明搶案件,以及土匪打劫等,他在中間艱難生存,茍延殘喘。有一天,他剛忙完回家,就收到土匪的綁票。從票上看,綁他兒子的是關中第一匪幫三虎幫。上面印著土匪頭子敖彪的戳,對方張嘴要100兩黃金。這日子本來已經過得捉襟見肘了,余糧都快吃完了,哪有錢去贖人。
李有福深知三虎幫的手段,如果不救,兒子必死無疑。他就這么一個兒子,非救不可,那能怎么辦呢?經過一夜的深思熟慮,他想到了破局之策。首先,他把全家所有的錢拿出來,置辦了一份聘禮,然后跑去知縣大人府上提親。知縣大人剛好有個女兒,年方十六,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知縣大人質問李有福說,你憑什么覺得我會把女兒嫁給兒子?李有福不緊不慢地說,您有所不知,犬子現在已經成為江南第一棉布商的大股東,而且認了三虎幫的幫主敖彪做義父。您要是認下這門親事,以后咱們縣的匪患,輕而易舉就能化解;而且有江南的棉布商帶頭通商,很快咱們縣就會富得流油。知縣大人思索再三,居然真的答應了。
于是,李有福拿著有知縣大人簽字的提親書,找到江南最大的一家棉布商。跟他說,我兒子是知縣的女婿,三虎幫老大的義子。如果你讓我們入股,以后你們的商隊沒有土匪來打劫,還有關稅減免等一系列好處。說白了,就是給你一個黑白通吃的機會。經過李有福的一番游說,一分錢不花,他兒子就成為江南棉布商的股東。
最后一步,李有福拿著提親的聘書,和還沒有焐熱的股權認證,只身來到三虎幫。土匪以為他是來交贖金的,結果他一分錢拿不出來, 40米的大刀都抬起來了。這個時候,李有福說,幫主,我兒子想認您做義父,他現在可是知縣大人的女婿,江南第一棉布商的股東。您要認下這個義子,也就是說咱們山寨以后,官商兩路都有人照著,您覺得這不比100兩黃金值錢嗎?三虎幫老大敖彪聽到李有福的話后,稍微思索,便馬上同意了。李有福的兒子做夢都沒有想到,自己從一個隨時被撕的票,轉身變成知縣的女婿,富商的股東,黑老大的義子。可能這個故事大家聽上去有些荒唐,但現實不就是這樣嗎?李有福雖然是被逼無奈,但是這種火中取栗的智慧和勇氣,很值得我們學習。
暗線串珠局,又名掛羊頭賣狗肉。就是假裝你什么都有,去和這個世界兌現博弈。利用無中生有,實現空手套白狼。馮倫曾經講過一句話說,做大生意就必須有錢。但是剛開始,大家都沒錢。你可以知道自己沒錢,但是不能別人知道。等大家都覺得你有錢,都想和你一起賺錢的時候,你就真的有錢了!
暗線串珠局,都可以看成一次計劃已久的行動。它的邏輯就是巧妙利用了各方需求的痛點,在各勢力之間周旋博弈,這不但需要超人的智慧,還需要過人的膽量。在歷史中,一直都存在做暗線串珠局的人物。在和平時代,他們依照常規模式生活,上升空間非常有限,甚至遠不如常人。然而在亂世中,他們卻可以如魚得水。那些平時被人視為“屠龍之技”的才智,在當時卻可以讓他們改變歷史。這種做暗線串珠局的人物,對于天下的變局,往往又具有過于常人的敏銳嗅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