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棋子的覺悟!
書名: 能殺人,會種地,這個崇禎很給力作者名: 飛天小趴菜本章字數: 2063字更新時間: 2024-06-05 22:00:00
質問完了之后,崇禎還嫌不過癮。
隨手從面前的大框里抓起一摞奏疏,就向著跪了一地的大臣們扔了出去。
“說啊!
怎么沒有一個說話,你們平時不是都很能說嗎?
告訴朕啊!
你們就是這樣心向著朕,向著朝廷的嗎?”
見一個個大臣雖然不說話,但都是面如土色,崇禎知道火候已經差不多了,再演下去容易過火。
于是帶著譏諷出聲:
“呵呵,滿朝諸公這會兒竟然都成啞巴了嗎?”
一邊嘲笑著一邊再次來到溫體仁面前。
“朕的首輔大人,你來說說吧!
面對這么多心向著朕、向著朝廷的大功臣,朕該怎么辦啊?”
崇禎特意在大字上面加了重音,溫體仁當然聽出了其中的諷刺之意,此時卻是故做不知。
“陛下,王道純、余應桂二人陷害前登萊巡撫孫元化,依律當斬。
朝廷也當議孫元化之功,為其平反。”
溫體仁說完之后,崇禎欣慰的說道:
“自當如此!“
見到崇禎的表情,大臣們不由自主的松了口氣。
就在這個時候,崇禎又冷不丁的說道:
“那愛卿以為,剩下的這一千多封奏疏,朕該怎么辦呢?”
崇禎只是淡淡的看著他,但溫體仁心里卻如炸雷一般炸開。
前一段與張鳳翼一起商議之時,他倆都一致認為這件事情是皇帝在背后做局。
雖然不能肯定做這個局的目的是什么,但他們就是能肯定這一點,因此也作好了配合的打算。
可隨后事情的發展,卻讓他們越來越疑惑。
尤其是他和其他四個內閣大臣全都被停職之后,他更加懷疑自己當初的判斷。
因為這個事件之中,皇帝并沒有趁機提拔任何一人,甚至連一點兒風向都沒有。
整體看下來,所有人都在受損,沒有一個人得利。
如果真是做局的話,他看不到這樣做局有任何的意義。
至于孫承宗的突然出現,他不是沒有考慮過。
但至今為止,孫承宗等人并沒有任何的任命,而且其他任何事他們都不參與,甚至連上朝都沒資格。
真的就只是在制定剿賊的方略而已。
所以,這個念頭很快就被他打消。
但有一點他始終堅持,就是這件事一定是有人在背后操縱。
只是,他真的猜不透背后之人到底是誰,也看不清他在圖謀什么。
但剛剛崇禎淡淡的問他剩下那些奏疏該怎么辦之時,他突然間全都明白了。
當初他的猜測是對的,這一切就是陛下在背后謀劃。
只是與他想像的不同,陛下這一次的謀劃并不是針對某一個人,而是針對朝中的所有人。
做這個局的目的,就是要讓大臣們回憶起來,到底誰是這大明的皇帝。
他現在敢拿著自己的腦袋擔保,這幾大框的奏疏里面,只有被他點出來的那兩份是已經查實的。
或者說,這兩份奏疏都是先查實了之后,然后再形成奏疏放進去的。
剩下的那些,壓根兒就沒有去查。
甚至,被壓在框子底下的那些奏疏,里面有沒有字都不一定。
順著這個思路倒回去稍微一想,所有的一切也都明白了。
先是挑動他和其他幾位內閣大臣對立,停了所有內閣大臣的職。
接著再把所有大臣都拉進來互相攻伐。
然后,自己再站出來坐收漁翁之利。
整個過程他現在差不多都已經理清,只是有一點還是想不明白。
陛下到底是什么時候有了這樣的心計?
又是什么時候有了這樣的演技?
雖然想不通,但他也知道自己別無選擇了。
陛下既然點了他,他就只能配合著把這出戲唱下去。
棋子,就要有棋子的覺悟。
要不然,就只能成為棄子!
“陛下,王道純、余應桂二人死不足惜,但大臣們確實都是心向陛下,心向朝廷的。
如此之多的彈劾奏疏,臣以為一定是有歹人在其中興風作浪,挑撥離間,試圖攪亂朝堂,好從中漁利。
如果一份一份核查的話,必然引起朝臣人人自危。
無論最后查出來什么結果,都已經上了那歹人的當。”
溫體仁說完這里,便停了下來,用眼角的余光偷偷的去看崇禎的反應。
見溫體仁停了下來,崇禎心里高興,面上不僅不顯,還做出一幅沉痛的表情。
“朕又何嘗愿意相信這些彈劾奏疏都是真的,但就算是有歹人在其中興風作浪,難道朕就不追查了嗎?
萬一其中有些彈劾是真的呢?”
說到這里,他像是下定子決心一般,冷冷的說道:
“哼,就算真是有人興風作浪又如何?
這些奏疏朕會讓錦衣衛一份一份查下去。
朕不會冤枉一個好人,但也休想讓朕放過一個壞人。”
崇禎的話說的殺氣騰騰,但溫體仁卻是一下子定了心。
“陛下不可!
如果真的查下去的話,朝堂必定大亂啊!”
“溫體仁!
你好大的膽子,你不讓朕調查到底是何居心?
是想包庇他人,還是你自己有什么見不得光的事怕朕知道?”
面對崇禎的疾聲厲斥,溫體仁像是受到了極大的委屈一般。
“陛下,臣溫體仁自認持身正大,無事不可對人言,也不怕陛下調查。
但陛下既然任命臣為首輔大臣,臣就不能眼睜睜的看著朝堂生亂。
臣斗膽懇請陛下將這些奏疏全部封存!
再令大臣們上書自陳已過!”
溫體仁說完便拜了下去,頭直接磕在了地板之上。
看著俯身在地的溫體仁,崇禎覺得自己還真是小瞧了天下英雄。
從始至終,自己都沒有和溫體仁溝通過,從一開始布局,他就是一枚棋子而已。
但溫體仁剛才的表現,非常明確的向自己傳達了一個訊息,他已經看透了自己的布局,也明確知道了自己在這個局里的作用。
所以,他兢兢業業的扮演著自己的角色。
甚至,他演的比自己想的還要好。
自己最初的設計,是狠狠敲打一番之后,再將這些奏疏燒掉。
而溫體仁勸自己全部封存,其實比燒掉更妙。
如果燒掉的話,只能示恩。
但封存起來,則不僅能示恩,還在大臣們頭頂上懸了一把利劍。
所以,這出戲是不是還能唱的更好一點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