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陳奇瑜!
- 能殺人,會種地,這個崇禎很給力
- 飛天小趴菜
- 2041字
- 2024-06-02 22:11:12
其實不僅是孫傳庭,孫承宗其實也是一樣。
大量的史料都能證明,自崇禎四年致仕之后,他曾經多次向崇禎上書,提出剿賊以及針對建奴的建議。
無奈的是,迫于朝臣的壓力,孫承宗的建議,崇禎最終一條都沒能采納。
滿身力氣卻使不上的孫承宗,也只能在崇禎十一年,清關寇關時,帶領全家以赴死的態度堅守高陽縣城。
最終,全家二十二口全部殉國。
想到兩個人的堅定和無奈,崇禎暗暗在心里發誓。
這一次,這一切都絕對不會再上演。
只要你們還愿意為了大明盡心盡力,朕會站在你們的前面,為你們遮擋一切的風雨。
絕對不讓你們在為國盡忠之時,再受任何一點兒的委屈。
閉上眼睛穩了穩思緒,再睜開眼時,他眼里更多了一抹堅定。
“孫師剛才說的不錯,流賊勢力雖大,但其兵力來源,就是這四個部分。
你們認為這四個部分里面,誰是我們的敵人?
而誰又是我們可以爭取的對象?”
“陛下,您是指那些被流賊脅迫的百姓?”
孫承宗說完了之后,崇禎微微搖了搖頭。
“被流賊脅迫的百姓乃是匪患的受害者,是因為我們沒有守好城池,才讓他們被流賊裹脅。
這些人,本來就是我們要解救的對象。
而且這部分人雖然人數最多,但他們沒有任何的戰陣經驗。
就算我們想要爭取,他們也沒有能力單獨脫離流賊的控制。
我們真正要爭取的,是那一部分主動投賊的百姓。
雖然他們是主動投靠,手上大多也沾了鮮血。
但終究,還是因為朝廷沒能讓他們吃飽穿暖,他們無奈才走上了歧路。
所以,朕以為,對于這一部分流賊,朝廷可以發出明旨。
只要他們愿意脫離流賊的隊伍,朝廷不僅對于他們之前的罪孽既往不咎,還會對他們進行安置?!?
崇禎說到這里,孫承宗和孫傳庭都是眼前一亮。
“陛下圣明!“
說完之后,孫傳庭眼珠一轉,又開口說道:
“陛下,臣以為既然是要爭取這一部分,不妨再大膽一點。
如果這部分人在脫離流賊之前,能夠立下功勞,比如每割首一級,朝廷就給出相應的獎賞,或許效果會更好!”
“哈哈哈,孫卿此言有理!
這件事就交給你們來,你們擬出一個賞格,朕到時候批準執行。”
“臣遵旨!”
見兩人應下,崇禎又接著說道;
“其實,對于流賊身邊的核心人物,也并不是不能分化。”
“哦?
還請陛下示下!”
“據朕得到的情報,那賊酋張獻忠手下四大義子,李定國、孫可望、劉文秀、艾能奇。
李自成手下十一豪杰:劉宗敏、李過、李來享、田見秀、高一功、袁宗弟、劉芳亮、郝永忠、劉體純、馬世耀、張鼐等人,皆為赤膽忠心、義薄云天之輩。
如果這些人愿意懸崖靳馬的話,朕愿以游擊將軍許之。
若能立下大功,朕便是以爵位待之,又有何不可?”
崇禎一次性念出來這么多名字,屋里的人一個個都驚得張大了嘴巴。
能打聽到對方這么多高級將領的信息,這是把流賊滲透成篩子了嗎?
孫承宗甚至眼睛都紅了。
他真想厚著臉皮,從崇禎手里把這一支力量給拿過來。
但只是稍微一想,他就知道這根本不可能。
可惜的手都不停顫抖的孫承宗,強壓下心里的不甘,開口問道:
“陛下既然連賊酋手下的大將都愿意招安。
那對于這些賊酋本身,準備怎么處置?
也允許他們掃安嗎?”
這個問題,崇禎之前還真的想過,當下便直接說道:
“高迎祥、張獻忠、李自成這三人,朕定斬不饒。
其他人朕可以招安,也可以允許其陣前投降。
但是,無論招安還是投降,其原有部下必須打散安置,這一點沒有商量的余地。”
“臣遵旨!”
“那具體的細則,就有勞孫師帶著其他幾位愛卿,盡快拿出詳細的章程。”
眼見崇禎已經下了逐客令,孫承宗等人起身說道:
“臣告退!”
“嗯,你們去吧!”
看著眾人離開的背影,崇禎最終還是壓下了單獨見見孫傳庭的想法。
還是等他有了能拿出手的成績再說吧,要不然容易為他樹敵。
待孫承宗等人離開了之后,崇禎一邊靠在椅背上養神,一邊開口說道;
“大伴!“
“奴婢在!”
“傳陳奇瑜前來見朕!”
“奴婢遵旨!”
王承恩前去傳旨的空擋,崇禎一直在回憶前世史料中對陳奇瑜的記載。
不能否認的一點,陳奇瑜的能力非常強。
無論是在陜西剿匪,還是剛接任五省總督之時的表現,都能充分的證明這一點。
車箱峽之役,如果他正常的打,有非常高的概率能將高迎祥、李自成一伙全殲。
就算不能全殲,打到對方十不存一,完全沒有任何的問題。
但他便便要去招安。
史料證明,他其實非常清楚招安的風險,但他還是選擇了這么做。
原因說來可笑,朝中當時對于流賊的處置意見雖未達成一致。
但招安的聲音已經漸漸開始占據主流。
就是在這樣一個背景下,為了謀取更大的政治利益,他冒險選擇了招安。
結果,大好的優勢蕩然無存。
這就是陳奇瑜與孫傳庭等人最大的區別。
孫傳庭更像一個臣子。
而陳奇瑜,是一個個人能力極強的政客。
他行事的最終目的只有一個,獲取更大的政治利益。
穿越過來這么長時間了,正常來說,他早應該見見這個一切風暴的源頭。
但正是因為看透了陳奇瑜的本質,他才始終沒想好到底要怎么處置對方。
對于一個政客來說,與他談忠誠根本就毫無意義。
可陳奇瑜的能力,又是他想要的。
一時之間,他還真是拿不定主意。
正在他猶豫之時,王承恩已經去而復返。
“陛下,陳奇瑜帶到!”
“傳!”
不一會,御書房的門被打開,一個穿著囚衣,頭發蓬亂,胡子亂糟糟的中年男子在小太監的引領下入內。
“罪臣陳奇瑜,參見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