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星星之火!
- 能殺人,會種地,這個崇禎很給力
- 飛天小趴菜
- 2131字
- 2024-06-01 23:07:27
看到崇禎贊賞的眼神,孫傳庭心下大定,穩穩了心神之后,他緩緩開口:
“其實不止近幾年,臣注意到,自天啟年間開始,每年的冬天就越來越冷。
就連之前從未有過降雪記錄的廣東、福建等地,近年來也頻繁遭遇雪災。
隨著天氣變冷,我大明各處便頻繁遭遇天災,其中尤以陜西最甚。
自崇禎元年以來,幾乎是年年絕收。
其他各地相較秦地,雖然略好一些,但也幾乎是年年大小災害不斷。
這不是臣要說的天災。”
孫傳庭說完,崇禎便臉色沉重的說道;
“孫卿說的沒錯,欽天監的記載也能證明,這天氣確實是一年比一年冷。
而且,根據欽天監的預計,這天氣還會繼續冷下去。
至少幾十年內,看不到任何緩解的希望。”
欽天監有每年氣溫的記錄是真的,但所謂的預測,卻是他自己說的。
說這些是為了讓這些自己未來一段時間里,將要依靠的幕僚們,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
果然,他的話一說完,一直端坐位置上的孫承宗直接站了起來。
“什么?
怎么會這樣?”
孫承宗雖然沒有專門研究過天氣,但也知道一個常識,如果冬天過冷的話,到了夏天就會過熱。
而天氣過熱意味著什么?
旱災!
或者水災!
他當然也注意到了近些年天災明顯比之前要多,但他并未多想,只當是這幾年運氣不好。
可如果這種寒冷的冬天還要持續幾十年的話,那豈不是意味著未來的幾十年里,大明都要天災不斷?
僅僅是幾年的災害,大明的局勢就已經危急到了這種程度。
如果持續幾十年的話......
一時間,孫承宗的心里全是冰冷,他已經不敢再想下去了。
能進入這個房間里的,全都是寒窗十幾年熬出來的,沒有一個是傻子。
孫承宗想到的問題,所有人也都在一瞬間想到了。
一下子,屋里的氣氛就直接降到了冰點。
一股絕望的情緒,瞬間彌漫在了整個御書房里。
感覺到了他們的情緒變化之后,崇禎心里略感欣慰。
只要他們有這種情緒,那大明就還有救。
眼見效果達到,崇禎臉色沉痛的說道:
“朕也不知道為什么,但這就是接下來幾十年里,我們要面對的事實。
朕知道你們心里在想什么!
但是,朕更相信,只要我們君臣同心,無論接下來的天氣怎么變化,我們都一定能度過這個難關。”
“臣等敢不為陛下效死!”
“都平身吧,朕信你們!”
說完了之后,他又看向孫傳庭:
“孫卿,說說你眼里的人禍是什么吧!“
“是,陛下!
隨著連年天災不斷,各地糧食持續減產。
很多百姓辛苦耕種一年,交了稅賦之后,剩余的口糧竟還不能裹腹。
如果僅是如此的話,百姓們采集一些野菜、樹根,還能勉強活著。
但除了正常的稅賦之外,朝廷還要征遼餉、剿餉。
再加上世家大族趁著天災不斷的兼并土地,很多百姓早已沒了活路。
這些沒了活路的百姓,就像一把把干柴,散落在大明的每一處。
而那些賊寇,就像是一顆又一顆的火星。
一旦這些火星碰上了干柴,馬上就是一場沖天大火。
賊寇為什么一次次被官軍打敗,卻總能快速的集聚起力量。
而且實力一次比一次強?
歸根結底,還是這天下活不下去的百姓太多......”
孫傳庭說到這里,孫承宗猛的一拍坐椅的扶手,手指如劍一般指向孫傳庭:
“豎子好膽,陛下面前竟敢如此妖言惑眾!”
說完之后,他起頭面向崇禎:
“陛下,無論遼餉,還是剿餉,都是為了快速平定天下。
朝廷并無過錯,你千萬不要信孫傳庭的胡言亂語。”
說完之后,他又面向孫傳庭怒聲說道:
“置疑朝廷征遼餉和剿餉的決策?
誰給你的膽子?
誰不知道加餉會增加百姓的負擔,可如果不加的話,軍餉從哪里來?
如果沒有軍餉的話,怎么維持軍隊?
沒有軍隊,怎么保境安民?
只要打贏了關外的建奴和關內的流賊,這兩餉馬上就可以停掉。
說到底,無論遼餉還是剿餉,最終的目的還是為了保護百姓。
既然是為了保護百姓,那讓百姓們暫時苦一苦,怎么了?
你孫傳庭張口就要置疑這兩項政策,那你倒是給朝廷想個來錢的法子啊?
想不出法子的話,你憑什么置疑?”
“孫大人此言差矣。
您口口聲聲征遼餉、剿餉是為了保護百姓。
可下官看到的,卻是無數百姓被遼餉、剿餉逼到賣兒賣女,甚至家破人亡。
而那些不愿意認命的,也都從了賊寇,成了我們的心腹大患。
只要停了遼餉、剿餉,使百姓們有個活命之機,流賊馬上就成了無源之水,想要剿滅易如反掌。”
孫傳庭的毫不退讓,讓孫承宗氣的臉色漲紅。
“你......”
眼見兩人要吵起來,崇禎趕緊上前說道:
“孫師勿惱!
你們兩人雖然立志不同,但朕知道你們都是為了國事。
其實,你們兩個人說的都是對的!
不征兩餉,則軍餉無所出。
征了兩餉,卻又是變相的逼著百姓從賊。
眼下的大明,就相當于一個患了重病的老人。
如果不用藥,或許能活得長一點兒,但終究是只能慢慢的等死。
但若是用藥太猛,很可能直接就一命嗚呼。
用藥或者不用藥,其實都有道理。
但到底該不該用藥,真是讓人很難抉擇啊!”
這一番話說完,崇禎的情緒也不由變得低落。
千瘡百孔的大明王朝,需要解決的問題實在是太多了。
任何一個解決不好,很可能都會功虧一簣。
縱然他有后世幾百年的知識做后盾,但最終能不能救活大明朝,他也真的沒有信心。
只能是盡人事,聽天命而已。
眼見皇帝心情低落,孫承宗和孫傳庭兩人內疚的同時出聲:
“陛下......”
但崇禎并未讓他倆二人開口,他一揮手打斷二人。
“兩餉的問題,對于大明來說,就相當于服下了一濟猛藥。
好處是我們有了軍餉來維持軍隊,但負作用也非常的明顯,逼的更多的百姓活不下去。
所以,我們現在要做的,不是爭論該不該征兩餉的問題。
而是趁著現在還有錢給將士們發餉,用最短的時間剿滅敵人。
然后,馬上停止征餉。
你們明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