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紅衣官袍,為百姓血染!
- 我天天死諫,女帝人麻了
- 香菜炒韭菜
- 2015字
- 2024-05-14 23:46:07
刑部給事中的反應很快,指著秦慕白的鼻子罵:“獨你一人是忠臣、良臣、賢臣?奏疏上寫這些東西,你到底有什么居心?”
太后李氏和王世晉得罪不起,還怕一個小小的翰林院修撰?
今天秦慕白若是活著走出太極殿,那以后士紳階級的臉還往哪放?
殺雞儆猴!
秦慕白眼前一亮。
他等的差點沒睡著,好歹是輪到自己了!
隨即他進入“鍵仙”狀態,挺直身軀清了清嗓子,用憤怒至極的語氣質問:“居心?”
“國之隱晦微末,怎奈何,百官不說,群臣不做!”
秦慕白直視著吏部給事中點眼睛,咬牙切齒一字一句說道:“那便我來說,我來做!”
這份情緒其實五分真五分假。
因為他是黃粱一夢,覺醒了上輩子的記憶,算是兩個秦慕白相融合。
而原主對于大夏王朝官吏早有不滿,如今正好借助契機全部發泄出來。
至于另外五分假純屬是演技。
“國之隱晦微末...”
趙漓月細細品味著這句話,心情瞬間變得無比的苦澀。
她又何嘗不知道大夏弊端所在,可在多方勢力之間只能隱忍,等到時機成熟再做事。
秦慕白成為了推行新政的起始點,以后肯定會被士紳階級盯上。
危險萬分。
“雖然剛聯系到孝陵衛不久,但沒時間讓他們潛伏入京,必須加快奪回皇權的速度,強勢鎮壓那些士紳階級......否則慕白會有危險。”
趙漓月暗暗說道。
雖然孝陵衛編制只有三衛兩萬人,但曾創造過以一抵十的輝煌戰績。
總旗不僅要求達到七品境,還得有身經百戰的履歷。
在大夏國祚三百余年中,數次力挽狂瀾于既倒,可謂是天下一等一的軍隊。
只不過,孝陵衛始終守護著大夏皇陵,非滅國危機不會主動出世。
她也是通過先皇遺遺物,用了兩年半才將其勸出。
這就是她的最大籌碼。
正當趙漓月想辦法救下秦慕白時,太極殿中在上演一場激烈的罵戰。
謊言不會傷人,真相才是快刀。
他的這幾句話如同匕首,“噗噗噗”插進了百官體內。
百官們恨不得能用唾沫淹死秦慕白。
吏部侍郎也忍不住下場,厲聲質問道:“你口口聲聲說為國為民,實際上也就遞了封奏疏而已,至于是不是抱著沽名釣譽的心思,我想大家的眼睛是雪亮的。”
若是連秦慕白都解決不了的話,更何談去阻止丞相和太后變法?
“李大人說自己的眼睛雪亮,那請你低頭看看自己的衣服!”
秦慕白看向吏部侍郎怒斥道:“我大夏王朝的官服,一品至四品為紅袍、五到七品為青袍、八到九品為綠袍!”
“俗話說,紅衣官袍,為百姓血染!”
“若是都像諸位大人一般,臺上大談廉潔,臺下大肆斂財!”
“那我寧愿一輩子都只穿這青衫官服!”
說著說著,他指著吏部侍郎大罵:“當官、當官,當個狗屁的官!”
“你——膽敢侮辱吏部侍郎,眼里還有沒有尊卑?今天敢罵我,明天是不是就要罵丞相、罵陛下、罵太后?”
刑部侍郎氣得臉色通紅。
他沉浮官場二十余載,還沒被人那么罵過。
不過也養成了敏銳的政治反應,立刻把矛頭轉移到別人身上。
有種你連丞相和太后一起罵!
下一秒,他變得目瞪口呆。
因為秦慕白擼起袖子,朝著女帝欠身行禮,語氣緩和了些:“陛下,臣翰林院修撰,彈劾王丞相。”
“王相高居相位,身披紅袍,立于百官之首,卻日日一言不發。”
“食我君祿,不謀國事。”
“至朝臣與何地?至陛下與何地?至百姓與何地?”
一記三連問弄懵逼了百官,這狀元郎的進攻性有點強,他們暫時都找不到問題何在。
或者說......他們打心底認為秦慕白說的有道理。
秦慕白環視一圈,很想說句“就這”,但演戲就要演全套。
他對著百官前列,藤椅上的老人,嘲諷道:“既然如此,不如歸老還鄉,含飴弄孫?反而還落得一身清閑!”
聽著秦慕白的質問,王世晉眉頭微微挑起,表情中沒有惱怒,反而充斥著欣賞。
作為三朝元老,他權侵朝野,更是擁有御前賜座的特權。
太后都不敢輕易得罪,何況是那些文武百官。
王世晉不由回想起數十年前,就在秦慕白所站的位置上,也有一個心系天下蒼生的年輕儒生。
那個人就是他。
因為看不慣朝廷的政治腐敗和邊防廢弛,寫了一封《論大夏奏》。
結果卻被當朝宰相排擠出京城。
在后來的五年時間內,他開始游山玩水,游覽了名勝古跡。
也在旅途中發現大夏病癥所在。
所以他選擇回到朝堂,從翰林院修撰開始,一步一步往上爬。
只不過沒了原先的銳氣。
內抱不群,外欲渾跡,相機而動。
有時候仔細想想,缺乏破釜沉舟銳氣的他,永遠都沒法拯救病入膏肓的大夏。
未來是年輕人的。
王世晉思緒紛飛。
在他回憶從前的時候,丞相黨的人開始辯駁,太極殿上重新變得混亂。
至于刑部侍郎則是呆立在原地。
他現在腦袋里是一團亂麻,秦慕白難道不是丞相的人,要不然怎么會提起推行新政?
但怎么又轉頭彈劾丞相。
皇后黨的人也在嚴陣以待,開始思索若是秦慕白開罵,他們該用什么樣的理由反駁。
戶部尚書魏興山不停使眼色。
好不容易從死局逃脫,又要投身于虎口之中?
雖說秦慕白得罪了士紳階級,但也因此得到丞相和太后的庇護,只要不主動作死很難會死。
畢竟若是連秦慕白都保不住,還有誰會真心實意推行新政。
但看秦慕白這小子的態度,是想把三方勢力全得罪一遍......魏興山整個人都麻了。
“你有什么資格評價王相。”
“正順十三年夏,王相任用尤寧生平定北蠻入侵。”
“正順十八年春,王相推行兩稅法,大夏糧倉可支十年,周寺積金至四百余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