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己作者名: 蔡瀾本章字數: 1582字更新時間: 2024-05-11 19:06:55
和查先生吃飯
我們最尊敬的大師查良鏞先生八十歲了,胃口還是那么好,真不容易。但是對食物,有固定的那幾種,不像我那樣什么都嘗試。
“我和蔡瀾有很多同好,吃則完全相反。”查先生曾經那么說。
查先生大方,曾經邀請我歐游數次,有一回在倫敦,我建議到黎巴嫩菜館,吃了生羊肉,各類香料用得很重的菜。查先生微笑地陪伴著,坐在露天茶座,天氣熱,額上流汗,不舉筷也不作聲。當時我見到了真是不好意思,從此一塊吃飯,不敢造次,永遠是由他決定吃些什么。
查先生為江浙人,當然最愛吃江浙菜。廣東菜也能接受,但只點大路的,像蒸魚、炸子雞等。北方人的酸辣湯,也喜歡。
粵菜館來來去去是那幾家,港島香格里拉酒店的,或者國際金融中心的,吃慣了較為安逸。
至于日本料理,會來金槍魚腩,兩塊海膽壽司,一大碗牛肉稻庭面,鐵板燒也經常光顧。
說到牛肉,可是查先生的至愛,西餐店的一大塊牛扒,吃得不亦樂乎。
每回,都是查先生埋單,有時爭著付,總會給查太太罵。總過意不去,但有一次,倪匡兄說:“你比查先生有錢嗎?”
說得我啞口無言,只好接受他們的好意。
查太太一直照顧著查先生的飲食,年紀大了,醫生不讓吃太甜。這剛好是查先生最喜歡的,我每次和他們吃飯,買了數瓶意大利Moscato d'Asti甜葡萄汽酒孝敬,查先生喝了對味,查太太也允許,就不再喝我們從前都喜歡的單麥芽威士忌了。記得當年一起吃飯,都愛叫一杯,查先生只在中間加了一塊冰,白蘭地倒是少喝的。這點與倪匡兄又不一樣,他只喝白蘭地,不懂得威士忌的樂趣。
席上,倪匡兄總是坐在查先生一旁,他們兩位浙江人嘰里咕嚕,大家記性又好,三國水滸人物的家丁名字都叫得出來。
常客之中有張敏儀,她也最崇拜查先生,每次相見都上前擁抱他老人家一番,才得罷休。也知道查先生最吃得慣江浙菜,常在上海總會宴客。那里的菜已不用豬油,但火筒翅是這酒家創出的,又香又濃,查先生喜歡,查太太與我則注重環保,不嘗此味。
熏蛋也做得好,查先生喜愛的是飯后的八寶飯,煎過的最佳,一定多吞幾口。
也不是所有的上海菜都合老人家胃口,曾經到過一家老字號,做出來的都走了味,查先生發了脾氣,從此我們就不敢建議到那家老字號去吃了。
也有一回來了幾個內地的名廚,表演淮揚菜,大家吃過之后你看我我看你,最后查太太帶我們轉到那酒店的咖啡室,叫了幾客海南雞飯,查先生吃了才笑出來。
每到一處,總有酒店經理或聞風而至的書迷,帶著金庸小說來請查先生簽名,老人家也來者不拒。興之所至,還問來者之名,用來題上兩句詩,這種即興的智慧,更令大家佩服到極點。
“天香樓”還是最信得過的杭州菜館,查先生進餐地點大多數集中在他居住的港島,不太過海來吃。但“天香樓”是例外,每次去,都叫老伙計,外號“小寧波”過來點菜,查先生如數家珍:馬蘭頭、鴨舌、醬鴨為前菜,接著是煙熏黃魚,或熏田雞腿、炸鱔背、咸肉塌菜、龍井蝦仁、西湖醋魚、東坡肉、富貴雞、云吞鴨湯。
正在等上菜時來杯真正的龍井,啃白瓜子,食前上一碟醬蘿卜,也極為精彩。這里的紹興酒一流,查先生就不喝洋酒了。
吃得飽飽,最后上的酒釀丸子,里面還加了杭州少有的草莓,色澤誘人,酒糟味濃,可口之極,查先生愛的,都是甜。
到了夏天,查先生最喜歡吃西瓜,我也冒著被查太太責備的危險,從北海道捧了一個特大的,全黑色,打開了鮮紅,是西瓜之王,查先生也很乖,只吃幾小塊。
秋天的大閘蟹,當然也吃,常在家里舉行蟹宴,查太太一買就是幾大籮,她本人也極為喜歡,但為了給查先生增壽,戒食之,拼命勸人多來幾只,自己不動。查先生其實對大閘蟹也只是淺嘗,喝得多的,是那杯加糖的姜茶。
一次剛動過小手術,查先生在家休養,咸的當然是一點也不能碰,每天三餐,只吃不加鹽的蒸魚,有日夜三更的護士照顧,身體復原得很快。
差不多恢復健康時,照樣不準吃甜品,查先生偷偷地把一小條朱古力放進睡衣口袋,露出一小截來,給查太太發現了沒收。甫入睡房,查先生再從護士的皮包中取出一條,偷偷地笑著吃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