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你在外面有別的謀臣了
- 三國:丞相,公子真不是我帶歪的
- 喜歡吃牛蛙
- 2116字
- 2024-05-13 13:04:00
“不是剛交?!”曹真在旁登時就不樂意了,脫口而出。
“粗鄙!出去!!”許臻的臉一板,幾聲斷喝就把他驅逐了出去。
曹真被趕到門外的時候表情都還沒有什么變化,依舊是目瞪口呆的模樣。
我說了什么了?
的確是十日之前剛交的吧。
這位先生不會是想賴賬吧?忘了之前的學費,現在又來討要。
這小子的本名是特么叫貪婪嗎?
……
房間內。
曹昂笑道:“待我回鄄城后,自會取來,老師還請放心,學生定不會虧待。”
“我亦該回去一趟了,老師教導,仍需回去與父親深談,或許能夠讓他眼前一亮。”
“嗯嗯,”許臻滿意的點了點頭,如果是別的理由要回去,他可能還想再多留一段時日。
既然是去取錢,那就無妨了,他也的確該回去見曹老板一面了,把我這段時日的鞭策再美言幾句。
然后曹老板親自派牛車、馬車交替,接我到東郡衙署。
從此之后,走上人生巔峰,孤身行走于鄄城暗巷,拯救那些在孤苦無依的夜里,無人溫暖的女子。
許臻的志向,還是比較明確的,飽腹的問題解決了,能力也在不斷提升,日后再要一點功績傍身,同時教導曹昂。
當然,為了生活得更加安寧,還是要付出一點小小的努力。
譬如“知行合一”這類學說,還可以再多說幾個。
對不起了,王陽明老師。
“還有一事,我不太明白……”曹昂又頗為疑惑的問道,“先生為何,武藝也不錯呢?”
這個事情和你解釋不了……許臻心道,但表面上還是頗為沉穩的抿嘴而笑,道:“即便是有學識,也必須要佐以武藝,如果遇到刺殺、被圍、被埋伏這些狀況,再多的計謀也沒用,還是只能殺出去,對吧?”
“言之有理,”曹昂花費三日,手縛沙袋,反復練習,斬斷了那木樁,也就是那一日,許臻如約告訴了他農耕篇的后面部分。
讓曹昂頗為受教。
之后,日夜操練,只練拔劍這一斬,力求快準狠。
晝夜操訓,從不停歇,曹昂的性子逐漸沉穩了下來,他本身武藝就有不錯的底子,還在軍營行伍混跡過,而他現在也變得比以前更強了。
說明許臻的操訓,是有用的。
當然,之前曹昂也沒想到許臻會愿意教他這么多,還以為就和那些老師一樣,傳道、答疑而已。
“回去之后,也不要忘了繼續操訓武藝,最好快去快回,來回二十里,三日應當就夠了。”
許臻囑托著,好像在告誡即將出門的孩子似的,生怕路上出什么差錯,“接下來還有很多要學的本領,不光只是這些,千萬別逗留太久。”
“切記,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
“……”
曹昂本來并不在意,直到聽見這句話的時候,心里一怔,接著細細咀嚼,整個人都麻了。
這么有哲理嗎?
這位老師,難道真的是滄海遺珠,乃是隱居于此的圣賢大儒?
好總結……古往今來之人,盡在這一句中,他不光見地極高,而且這番話還頗有文采,他才多少歲。
“老師,學生還有最后一個問題。”
“嘖,”許臻還以為都結束了,才小小的給他一點進學解震撼,怎么又開始問了,“你問題好多。”
“老師你年歲幾何?”
“二十三啊,怎么了……”許臻無奈的耷拉下眼睛,無神的看著他。
“我二十二……”曹昂的眼神里忽然間失去了神采。
曹昂一直以為自己算是少有大才、生來早慧,今天遇到許臻,才覺得是小巫見大巫,而且他才比自己大一歲。
我已經喊了十二日老師了……嘖。
……
“路上小心,早點回來。”
許臻一直送到了山下才揮手告別,曹真在曹昂身旁走著,是滿臉的嫌棄。
如果沒記錯的話,上次你只送到了堂屋前,連門檻都不跨出來。
有錢是真的能使鬼推磨,還能把這位山隱之士,從山上推到山下來,甚至有跟著一起去的嫌疑,好在曹昂拱手回應了。
在曹昂走后,許臻剛回身,就收到了系統的提示聲。
【你教導“仁主曹昂”心學,獎勵“氣運+2”】
【當前氣運:2】
【你教導“仁主曹仁”拔劍斬擊,目前已初入門庭,獎勵“武力+1”】
【當前武力:68】
“舒服了。”
許臻滿意的舒了口氣,轉身回去,剛走一步,忽然覺得腳下硌了一下。
“嗯?”
他移開腳面一看,見到地上居然有一小袋錢,彎腰撿起來后,稍稍掂量一數,有十幾枚五銖錢。
“啊,舒服。”
雖然現在許臻已經擁有了不少財富,但是在地上撿到的,和自己掙來的還是不一樣。
哪怕以后很有錢了,他也不會拒絕這種白嫖的快感。
氣運,氣運可是個好東西啊……少的時候可以看作運氣,可一旦累積多了,那就不得了了。
……
東郡,鄄城。
曹操已經連續三日下地親自參與農耕了。
而且還不是做做樣子那么簡單,他每巡視到一處,便會和身旁宿衛一同幫助當地鄉民、屯民。
開墾時勞累不已,需膂力堅持,乃至手腳擦傷開裂,腰酸背痛。
幾乎處理完公務便去,日落歸來時已經是渾身酸痛,行路艱難。
即便如此,他依舊沒有自吹自擂太多,反倒是流出了一首,名為《蒿里行》的詩歌。
有不少聽得懂、識得字之士子、學生,自會傳誦四方,令人知曉。
短短數日,附近百姓的怨言就壓下去了很多,士人也不好出言譏諷,都只能在家中偷偷嚼舌根。
畢竟人家是真的在勞作,而且不辭辛苦,晚上還要處理公務,又剛剛平定青徐賊亂,避免了兗州生靈涂炭。
那些投降的百萬青徐眾,聽說了這件事也平息了鬧騰的心。
如果歸降的是這樣一位官吏治下,那贖罪又有何不可。
“明公,形勢大好,東郡、濟北之地,已開始流傳明公仁德謙厚、體恤百姓之情,鄉民、屯民盡皆體察,愿竭力開墾農耕。”
荀彧此刻來稟報,眼中不乏疑慮之色,一種敏銳的洞察力告訴他,不對勁……
原本的明公不是這樣的。
荀彧忽然有一種類似于“他在外面有別的心腹謀臣”的奇怪感覺。
而且,明公還言聽計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