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后記
- 風水寶地的毀滅
- 村野閑人
- 1089字
- 2024-09-18 20:34:56
感謝閱文平臺以及廣大讀者的大力支持,拙作已順利面世。有讀者希望我再寫幾句話,談點“創作甘苦”之類的話題。丑媳婦既已見了公婆,就應由“公婆”去評判,去批評指正,我是大可不必再去畫蛇添足寫所謂的后記了。既然讀者給我安排了這樣一項任務,我就略談談拙作的不理想處吧!
我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所生活的環境與“萬佛寺”好不了多少。早年做過鄉村醫生和鄉政府宣傳干事。曾在地方小報刊上發表過詩歌和雜感。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在建筑工地、礦山、工廠打工多年。干過瓦工、電工、焊工、車床操作工、施工技術員等。《風水寶地的毀滅》是在極度艱苦的環境中創作的。試圖描敘萬佛寺這個閉塞的,與世隔絕的自然村落,并非世外桃源!而是村民過著“時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帶葉燒”的幾近原始的艱苦生活:山大人稀,交通不便,貧窮落后。惡劣的生存環境使得他們勤勞、純樸善良,愚昧且又有幾分狡黠。在創作過程中,自覺或不自覺地涉及到一些“三農”問題,一個有良知有責任感的寫作者實在無法逃避躲開。還有如卞氏兄弟那樣的爆發戶,不僅用毫無人性的手段攫取了一方的自然資源,而且挖空心思收買并壟斷一方的社會資源,為所欲為,最后,不僅使自己走向滅亡,更給他人帶來毀滅性的災難。這些被人認為是社會敏感性的話題,作者在發表過程中,比寫作要麻煩得多。
小說是什么?竊以為,小說不應是嘩眾取寵,也不是粉飾太平!而是解剖某一具體事物:閃光的東西,能夠發揚光大的東西,都值得歌頌,都值得贊美;同樣也有些骯臟的東西,因為它是客觀存在的,即使把它藏的再深,它仍然客觀存在,我們不得不去正視它!品鑒一個人,無論是真實存在的還是作品中虛構的人物,不應以他掌握了多少社會資源來作為標準。余少剛幾近完美,但他始終是一個平民百姓,吳世權盡管有這樣那樣的缺點甚至是錯誤,他也仍然是一位革命烈士,而“炙手可熱勢絕倫”的白守禮難道不是一個罪人嗎?本書創作的初衷是想盡可能地用春秋筆法演繹一幕幕沉痛的悲劇,試圖探索根源,揭露人性的丑惡,贊美淳樸勤勞的底層小人物,對弱勢群體給予悲天憫人的同情,對大自然人為地不加節制地破壞充滿憂慮。由于作者寫作水平有限,力不從心,往往事與愿違。加之發表作品禁忌頗多,有些章節無法與讀者見面,致使原本就患有先天性貧血癥的人更是成了四肢和五官都不健全的殘疾兒。如原稿第九十八章,鎮干部去處理卞虎毀損強占肖明智林山問題;原稿第一百零九章,卞龍謀害文守成以達殺人滅口之目的,企圖破壞偵查炸死張興元一案的真相等。還有,文中多處在直敘某人物職稱時,被編輯老師改為某官,可能讀者在閱讀時感到別扭和不適。作者在此誠向讀者深表歉意!
2024年9月18日村野閑人于東山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