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穿越火線計劃
- 重生朱雄英,引爆大明工業革命
- 狂飆的大鵝
- 2545字
- 2024-06-01 23:00:41
朱雄英見藍玉像頑童般的舉止,不由得覺得好笑。
“舅姥爺若是不忙,這神器的開發你也可以參與進來,你在軍中頗有聲望,到時候讓你去新成立的軍事研究所,擔任個所長也行啊。”
藍玉剛回京,還不明白朱雄英時常說的一些新式機構,于是好奇的問:“所長是幾品官?”
“沒有品,是學校里的職位,你愛干不干!”朱雄英很無語,“你都封侯了,你看我像是能給你更大官職或爵位的人嗎?”
“嘿嘿,我干,官多不壓身嘛。”
朱雄英搖搖頭就帶著馬三保等人先回宮了,明日要去九龍湖學院召開“火器研發專題會議”,他本想先考察一下,做做準備,沒想到調查了個寂寞,這樣就只能純靠自己記憶里那可憐的關于槍械的知識,去引導他們自己搞研發了。
回到宮里,朱雄英親自帶著馬三保去辦理了入宮的相關手續,并正式讓他擔任了自己的貼身太監,并讓他拜了云奇做師父。
馬三保雖然很疑惑為什么皇太孫對自己如此偏愛,但是對于剛剛經歷了戰爭苦難的他來說,這無疑是一次真正的改變命運的機會,因此他也在心中暗暗發誓,一定好好干,將來出人頭地。
次日一早,朱雄英照例去上了早朝,本想下了朝就直接去九龍湖學院的,但是沒想到竟然有人在朝堂上參他,這也是朱雄英第一次體驗被人當面diss的感覺。
“伏以皇太孫,國之儲貳,萬民所望,宜以德行天下,以仁義為先,以文武為輔,以經史為師。然近聞皇太孫殿下沉溺于奇技淫巧,不務正業,臣等憂心如焚,不敢不奏。”
說話的也不是外人,正是朱雄英和諸位小王叔在大本堂的老師,國子監祭酒宋訥。
“夫奇技淫巧,雖能悅耳目,卻非治國之道。皇太孫殿下為天下之表率,若沉迷于斯,何以示人?何以治國?臣聞古之圣王,皆以德配天,以道治民,未嘗以奇技淫巧為務。今皇太孫殿下若不速改,恐失天下之望,貽笑大方。”
這老登不愧是文人出身,罵起人來滔滔不絕,朱雄英越聽越氣,忍不住出言反擊,“宋夫子所言,一切都是建立在孤所做之事為奇技淫巧的假設之上,若孤所鉆研之物,確是利國利民之器,宋夫子又怎么說?”
“若真是利國利民,那自是老臣有眼無珠,到時但憑殿下發落。”宋訥梗著腦袋說。
“孤知道,你們不少人都上折子參了孤,但是一月之內,孤定讓諸公心甘情愿的閉嘴,這一個月,你們就不要再上折子說奇技淫巧的事了,可否?”
殿內群臣并沒有人主動答話,此時一道笑聲響起:“哈哈哈,你們都要準備給皇太孫殿下賠禮道歉了,我們今天就要去九龍湖學院研究“神器”了,到時候火銃可以連續發射,噠噠噠,多少北元騎兵都得死!”
藍玉的聲音突然在大殿內響起,所說的內容更是讓群臣感到莫名其妙,連發的火銃?這藍玉怕不是在癡人說夢吧。
“藍玉,你說的連發火銃是什么?”老朱也忍不住的追問。
于是藍玉便把昨日與朱雄英所說的話都向老朱說了一遍。
“沒譜的事你說個屁啊,咱還說要弄一個大炮,從應天府一發炮彈就把北元的朝廷全打死呢,可能嗎你覺得?!”朱元璋一聽說只是一個設想,便狠狠的罵了藍玉一頓。
朱雄英很努力克制才沒說出自己想說的話,“其實中程導彈就可以。”
這次朝堂風波被朱雄英被一月之期糊弄了過去,但終究不是長久之計,看來得趕快出點成果才行了。
下朝后,朱雄英帶著馬三保和親衛軍,伙同藍玉直奔九龍湖學院。
此時的學院一切都是新鮮的,所以學校內一片欣欣向榮,不時可以看到有人在路上走著走著就因為一個問題就爭論了起來。
“太孫殿下早就說過,我們的世界是一個大球,圍繞著太陽永不止息的旋轉,同時自身也在旋轉,自身旋轉造成了日夜交替,圍繞著太陽轉則造成了春夏秋冬!”一個少年模樣的人語氣激動的在說著朱雄英曾經給他們上課講的地理常識。
“太孫殿下就一定是對的嗎?且不說地球是不是圍繞太陽轉,就單說地球自轉,就很離譜啊,按照理學院徐云飛教授的理論,物體旋轉的時候是有離心力的,如果地球真的自轉,那我們豈不是應該被離心力甩出去?”另一個少年并不服氣,也很激動的在反駁。
“你竟敢質疑太孫殿下?太孫殿下學究天人,如果不是殿下提點牛頓會長,提出了力學三定律,理學院那群人現在除了《九章算術》,都沒什么可研究的。”牛頓此時已經是理學院的學生會會長。
“我質疑殿下正是奉行殿下的“懷疑一切”的科研精神,你如果只迷信于殿下,注定做不出創造性科研成果!”
藍玉聽到他們竟然敢公開質疑朱雄英,剛想去教訓一下他們,朱雄英此時卻開口了:“看到了吧,這就是九龍湖學院的特色,只有讓每一個人的思想都獲得充分的發揮,才能研發出真正的“神器”。”
藍玉聞言若有所思,但又好像啥也沒想明白。
很快,郎寧博帶著軍械局的匠人,藍玉的手下帶著善用火銃的士兵,以及朱雄英叫來的理學院和工學院的一些老師學生,都到了新建成的階梯教室,浩浩蕩蕩的足有上百人。
“來之前你們大概也都知道了,我們需要做一個“神器”,那就是更高效的,更便捷的,更實用的新式火銃!”
朱雄英對于槍械了解有限,但是最基本的槍械發展史還是略知一二的。
“咱們現在的火銃,需要從槍管先放火藥,再放彈丸,再點火發射,這要是遇到一個弓箭手,一箭就把他射死了。”
朱雄英的話引得教室里的人哈哈大笑。
“對于這個改進,我要提三點:一,彈丸的發射必須是瞬發,發現敵人,抬槍就打,對于這個要求,我的想法是將彈丸與火藥結合為一體,并設計固定的擊發裝置,安裝上彈藥,便可以直接擊發。”
臺下的很多人聽到了朱雄英的話,都在奮筆疾書的做筆記。
“第二,做到可以連續發射,打一槍費半天工夫換子彈,依然擺脫不了與弓箭區別不大的問題,你們可以和工學院研究蒸汽機的同學們交流一下,設計一些精巧的部件,比如弄個輪子樣式的彈夾,打一槍就自動轉一下,這樣不就能連著打好幾次才需要換彈藥了嗎?當然這只是一個思路,你們可以各自發揮。”
朱雄英邊說邊回憶他腦海中的老式槍支,心想能多提點一點算一點。
“第三,要能打準,弓箭手可以根據眼睛,箭頭箭尾,以及力度的控制,去控制箭的準頭,咱們的槍必須也要能打準,是不是可以在槍口加一個準星之類的,讓士兵即使用火銃也能精準的瞄著打!”
說完了自己關于火槍的設計構想,朱雄英也沒忘記給這個項目起了一個名字。
“此次火銃改進計劃,孤給取了一個名字,就叫“穿越火線計劃”,諸位有什么想法,都可以暢所欲言!”
“殿下取得這個計劃名字真是妙啊,火銃打出彈丸就像是一條火線,而穿越火線既形象的表達了火銃發射的樣子,又隱喻了穿越原有的火銃之線,達到新的神器境界,一語雙關,殿下真是天才啊!”